摘 要:互动新闻是多媒体技术和数据算法技术驱动下的新闻可视化呈现,为用户提供了多元互动、多样探索的路径。本文以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中的互动类作品为对象,结合视觉语法理论,对作品的再现意义进行分析解读,总结出互动新闻在叙事再现中,通过提升用户的主体性、运用视觉矢量、制造情景和非线性叙事的方式,让用户自己探索新闻故事;在概念再现中,通过分类过程、分析过程和象征过程编排信息,传递新闻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互动新闻;视觉语法;再现意义
中图分类号:H0-05;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1)08-0054-03
一、 视觉语法的理论基础
克瑞斯(Gunther Kress)和勒文(Van Leeuwen)以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中“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的相关理论为基础,构建以“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为体系的视觉语法理论框架。其中,图像的再现意义,指任何符号模态都可以再现客观事物及其与外部世界的关系[1]。再现意义根据图像的不同特征可分为叙事再现和概念再现。
叙事再现表现为动作的展开、过程的改变以及短暂的空间安排,“矢量”(Vector)是叙事图像的重要标志,它通常为强有力的对角线,在图像中充当着语言中动词的身份;概念再现表现为更为普遍、稳定、持久的事物的类别、结构或意义[2],分为分类过程、分析过程和象征过程三种类别。
二、互动新闻的再现意义分析
(一)叙事再现:用户作为“行动者”的数字体验
美国传播学者尼基·厄舍将互动新闻定义为:“一种通过代码来实现故事叙事的视觉化呈现,通过多层次的、触觉的用户控制,以便实现获取新闻和信息的目标”[3]。在“让用户自己进行沉浸式探索、自己讲故事、自主思考并得出结论”[4]的互动新闻中,很大程度上,用户不再是信息的接收客体,而被赋权为行动者,他们能够“穿越”屏幕,自主实施行动,以第一视角深度感知新闻故事。从再现意义的角度来看,叙事再现的核心是要有发出矢量的行动者及其目标,互动新闻的叙事中呈現出了这一要点。
1.行动者身份的构建
为了创造出激发用户自主性的环境,提升新闻的代入感,首先要让用户了解并接受自己作为行动者的身份,才能展开后续的沉浸式探索。以作品《我为港珠澳大桥完成了“深海穿针”》为例,其以构建情景的方式来为用户明晰“行动者”的身份。
该作品是一个模拟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最终接头出坞运输、放缆下水以及最终对接等过程的新闻游戏,通过游戏让受众可以直接体会最终接头安装的严苛。在游戏正式开始之前,作品先运用图像进行情景构建,在任务发布画面中,出现了一个指挥部工程师的人形图像,通过语言泡实施了一个“语言过程”,呼吁用户去完成“海底穿针”的游戏任务,在人形的右侧有一个矩形,上面写着“接受任务”四个字以及一个蓝色的小方块,方块上面还有一个手指图形,意味“点击按钮”。
随后,出现了指挥部对话,振驳28和指挥部两个人形通过语言泡再次进行了一个语言过程,内容表明游戏马上开始。图像将一部分图形通过降低透明度的方式后置为背景,包括桂山沉管预制厂的地图标识、最终接头的图形,它们再度营造行动情景。至此,游戏的背景和任务已经交代给用户,用户作为游戏参与者这个主体身份已经被构建起来,下一步便是自然、正式地进入游戏。
2.行动者动作的实施
在构建起行动者的主体身份之后,互动新闻赋予用户处理信息的权力,行为动作的实施促使用户积极地投身到游戏之中,进一步模糊了新闻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界限。在此过程中,“几何象征”被广泛运用,它们用以构建行动路径,引导用户进行动作的实施,这些几何图形通常通俗易懂、普遍常见,符合社会公认的表意规则,避免了用户因理解偏差而导致的误读,也降低了用户阅读的时间成本。例如,黄色虚线圆圈加上坐标图识,实现了“目的地”的意义表征;又如,手指图形提醒用户进行手指点按操作,并借助触摸屏幕的技术进行动作的实现,缆绳随用户的操作而动。通过对既定设计的动作实施,用户作为行动者主体的心理感受再次被强化。
3.行动效果的反馈
在进行完一系列的游戏操作之后,无论成功还是失败,作品都会通过一个文字框进行“语言过程”,告知用户最终的游戏结果,甚至对作品主题进行升华,增强用户的心理满足感。至此,从行动者主体身份的构建,到动作的实施,再到最终结果的展示,用户作为行动者的数字体验画上了句号。对用户而言,运行新闻代替了接受新闻,体验新闻代替了阅读新闻,主观能动性、主体积极性得到极大的发挥,与此同时,新闻内容也更加有效地抵达用户,更好地实现了与用户的连接。
4.一气呵成的“矢量”:新闻叙事的动线
“矢量”是叙事再现的重要标志,它是叙事图像的视觉象征。互动新闻在视觉叙事中,矢量的运用十分显著,以作品《长幅互动连环画|天渠:遵义老村支书黄大发36年引水修渠记》(下文简称“《天渠》”)为例,该作品主要讲述了村支书黄大发带领老一代修渠脱贫、带动新一代致富的故事,通过“矢量”的运用使得视觉叙事的表现力十分突出。
作品中不光“矢量”的数量丰富,将故事线可视化呈现,而且还根据文本内容做了相呼应的设计,通过承上启下的连接方式,在动效技术、其它形式的媒体的相互配合下,一气呵成地完成了故事讲述。例如,该作品的第一屏为前言,展现了天渠的形象,它同时作为一个蜿蜒绵长的矢量,随着手指的滑动,顺势连接到下一屏;第二屏通过龟裂的土地讲述村庄干旱的历史,上一屏的矢量“天渠”,在此处化为土地龟裂破碎的线条,既完美契合文本内容,又实现了矢量在视觉上的延展,使得故事在视觉的推动下,娓娓道来。这样的手法贯穿了整个作品,单幅图像中的矢量交代了人物动作的实施或是环境变换,而当矢量在视觉上不断连接、重叠、交替,就推动了故事情节的更迭以及叙事空间的转换,通过矢量完美地融空间、时间、叙事为一体,为用户带来酣畅淋漓的阅读体验。
5.多重“情景”的制造:增添新闻叙事细节
新闻叙事要精彩,除了动作的呈现,对于情景的刻画也是不可或缺的,信息要在情景中才能获得确切的意义,情景能够在叙事过程中烘托故事氛围,增添细节,增强阅读者的情感共鸣。作品《天渠》整体上按照时间来叙述,在叙述中巧妙地运用了插叙的手法,讲述“有一次,黄大发在卡车和驾驶室间辗转睡了一晚”的艰苦故事,此处画面中的前景为杂草,背景为夜空,表征参与者为一辆大卡车和睡在车下面的渺小的黄大发。
车和人,作为两个独立的参与者,他们之间没有矢量的连接,构成了视觉语法中的陪伴情景;前景中的杂草和背景中的黑夜、一轮弯月构成了区域情景;黄大发头下枕着的枕头,作为他睡觉的工具,构成了手段情景。即便没有图中的文字注解,读者也可以通过视觉,解读为“夜黑风高的夜晚,黄大发在荒郊野外,枕在一个小枕头上,在大卡车下睡了一晚”,三种情景同时蕴含在这一幅画面中,为文字描述增添了可视、可感的生动性和细节感,渲染了人物所处的艰苦环境,增强了荒凉、惨淡的氛围,更加凸显了主人公黄大发的坚强意志和勇气,在大的故事叙述下,补充了生动的细节,使故事更能打动人心。
6.多种过程的非线性叙事
互联网的发展促进了非线性叙事的发展,文本成为了数字空间中的一个个节点,通過超链接被统合起来。叙事文本中的线性时间被解构、延缓、并置,故事不再按作者的叙述时间延续,而成为隐藏于屏幕之后的,需要由读者探索的空间链接形态,不存在确定的起点与终点,没有方向,过程大于结局,时间永远分岔[5]。在这样一种非线性叙事架构中,用户可以自己决定进入故事的入口和阅读故事的速度。
在互动新闻中,许多作品综合运用了行动、反应、语言和心理过程,它们为非线性叙事提供了多重线索和多样碎片,需要用户探索和拾起。例如,在作品《致敬!闪亮的名字 | “庆祝上海解放70周年群英展”邀你一起点亮星星!》中,设置了两个平行宇宙,可以自由切换观看。其中一个叙事空间里包含了“漫游星空”和“一镜到底”两条线路,“漫游星空”可供用户随机点亮星星,阅读英雄的故事。“一镜到底”穿梭线路中,任意点击一个入口,就可以进入相应的路线;另一个叙事空间里的时间轴被划分为四个部分,用户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阅读。在该作品中,充分体现了时间的并置和穿越,不同时空的影像被同时呈现,用户可以透过图像重溯历史,对于即将发生的故事充满期待。
(二)概念再现:列信息传递新闻意义
概念再现表现的事物更为概括、稳定,在呈现概念再现的作品中,3D、AR、VR 等多媒体制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新闻多维度的表达提供了基本技术支撑,互动新闻作品在某一主题下能够分类别、多层次地传递新闻信息。
1.分类过程:分层缕析展现新闻信息
在作品《ofo迷途》中,为了探究ofo在全国范围内的运营情况,记者于11个城市调查曾经风靡一时的共享单车“小黄车”在资金链危机后的“寒冬”,一条曲折的马路上标识着11个城市的名字,用户可以自己选择点击感兴趣的城市,跳转到集动画、视频、可视化数据图以及文字深度报道于一体的页面中进行阅读。分类的方式既以目录式的形式有效地整理了多样、丰富的信息,同时赋予了用户较大的自主选择权,让他们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选择子类别进行阅读。
2.分析过程:聚焦新闻看点
分析过程指当图像目的在于表征参与者与其拥有的特征,即该特征与参与者之间具有部分——整体的关系。作品《H5|改革开放40年·长沙有多“长”》在第一层次“历史之‘长”的视觉呈现中,用树下的房子体现千年学府——岳麓书院,以马王堆出土的帛画中的乌鸦化作马王堆汉墓的视觉符号,毛笔和竹简代表了三国孙吴简牍,以瓷器象征铜官窑,通过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历史文化遗产反映出的是整个历史的辉煌。如此一来,图像凝缩了文字的表意,通过视觉直观、生动地呈现信息,既体现了新闻的亮点,又能引发用户的联想,增强吸引力。
3.象征过程:提升新闻立意
象征过程指图像表意超越表面所示而另有寓意,受众可以在特定的社会背景和情境之中,通过联想感知到更深刻的意味。作品《国家公祭日新媒体互动H5项目》为祭奠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0周年,开展了在线点亮蜡烛的活动,画面中,一个蜡烛处于视觉中心,用户可以通过轻触屏幕点亮蜡烛。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蜡烛是祭奠行为的代表物品,图像中的蜡烛虽然简单,但点燃它就象征着点燃了一份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深切哀思与祭奠,作品通过点亮蜡烛这一形式传达了“不忘历史,祈祷和平”的理念,引发了人们强烈的情感共鸣,唤起了公众的爱国情怀,有助于推动国家公祭日主题在全球的有效传播。
三、结 语
在视觉语法理论对互动新闻作品的分析中可以看到,用户作为新闻叙事主体的特性越发凸显,互动新闻产品通过情景的营造,让用户构建起新闻叙事中“行动者”的身份,通过视觉矢量制造出新闻故事的叙事线条,刺激用户自发地进行新闻故事的探索,增强了用户的角色体验感,并且在探索过程中,通过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信息和服务,进一步增强了与用户心理的接近性以及阅读的趣味性。
参考文献:
[1]李德志.广告类超文本多模态的视觉语法分析[J].外语学刊,2013(2):7-11.
[2]李战子.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J].外语研究,2003(5):1-8+80.
[3](美)尼基·厄舍著.郭思强译.互动新闻 黑客、数据与代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
[4]陈昌凤,胡曙光.让用户自主讲故事的互动新闻——从尼基·厄舍《互动新闻:黑客、数据与代码》一书谈起[J].新闻记者,2018(10):37-42.
[5]孙为.新媒体语境下的非线性叙事时间初探[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123-126.
[6]Gunther Kress,Theo van Leeuwen. Reading Images:The Grammar of Visual Design[M].Taylor and Francis:2020.
[责任编辑:武典]
收稿日期:2020-09-29
作者简介:李娅,女,重庆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媒介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