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卫平
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学校办学的内涵与品质。作为一所有着60多年办学历史的学校,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天宁分校始终将学校体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在“和悦文化”(和而不同、悦已达人)的办学理念下,不断推进学校“和悦”体育课程建设,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基。
学校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基于校情、学情现状制订了适切本校学生发展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方案,并以学校育人目标建构与达成为实践宗旨,提出了“2+1+1+X”学校体育课程体系,即“2”为体育必修课程(国家课程+校本基础课程),第一个“1”为课堂教学中校本足球选修课程,第二个“1”为体育活动足球课程与体育社团课程综合,“X”为学校开设的各种体育大课间、课外活动课等课程。
在推进体育课程建设过程中,学校根据教师的特长与能力水平,结合教师个人意愿,合理安排授课内容及课时数,最大化地发挥教师个人业务能力与素养。此外,学校体育学科教研组积极以“精通技能、拓展专业、创新教学”为建设目标,采用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研训,不断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和学科课程建设的质量。
办有特色的学校体育,抓好体育课堂质量是重要环节。学校紧密结合学生需求,在基础性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实施中积极转变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设计,创设基于学生发展的情境,促进有深度的体育学习。选修性的社团课程则基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要,每学年开设武术、柔道、体育舞蹈、轮滑、足球社、篮球社、排球社等13门课程供学生選择,在践行“立德树人”的前提下,贯彻终身体育锻炼的理念。
保障课时是实施学校体育课程建设的重要保证。学校除保证每周2个课时的国家课程教学与1个课时的校本课程教学外,每周二、周四下午各安排1节体育社团选修课的学习。此外,在保证每周5个课时体育学习的情况下,确保每天上午25分钟的体育大课间活动。近年来,学校将体育活动纳入体育课程建设范畴,使其有目标、有内容、有组织、有评价。
学校虽占地77亩,但人均活动面积不足5m2,为更大限度开发与利用好学生的活动场地与器材,使体育课程建设高效开展,学校管理者积极谋划,在充分考虑安全的前提下,除高效利用现有体育场馆外,对教室外空地、走廊等区域进行合理的空间分割,为体育课程实施所用。此外,积极发挥教师智慧,充分开发体育器材的一物多用和废旧器材再利用,进一步提升场地器材的经济性与实效性。
近3年,学校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优秀率与良好率逐年提升。超过80%的学生参与每学期的“足球嘉年华”,校园吉尼斯的各单项比赛纪录屡被打破,多项成绩呈现较高的水平。真正做到了每名学生每学期都有自己喜欢的体育比赛。学校体育课程建设在真正意义上让学生实现了愉悦身心、健康发展、成全自我的良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