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菊
【摘要】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如何阅读古人文章,并感受字里行间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并进一步感知古人思想魅力,社会哲思?文言文具有文辞优美、简约,内涵深厚,学生学习文言文存在一定的障碍,不过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文言选文内容,并认知作者及思想,进一步感受特定的社会现实,以及社会哲思,体会其文道结合的魅力。
【关键词】文言内容;作者;思想;社会现实; 文道结合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如何更好了解某个阶段的社会历史?或许读相关历史时段的作品,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文中指出:文学作为一个活动,总是由作品、作家、宇宙、读者等四个要素组成的,其核心是作品。因此,作品是连接读者与作者的桥梁,更是对那段社会、历史的间接反映。读者通过对作品文字的解读与诠释,实现和作者灵魂的亲密接触,借由作者的“眼睛”去亲历那段历史。曲天立老师编写的《读百书 志千载》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通过读不同的作家作品选文,来了解古代社会的更迭变迁。下面,就以《孟子》选文为例,来探讨如何通过作品读懂特定社会历史,以及如何实现文以载道、“文道结合”?
一、以生活悟文,增强生命体验
“五四”运动之前的古代文章,一般都是以文言写作,而文言表达一般比较凝练、深邃,不容易理解。同时,对六年级学生来说,一直接触到的都是以白话文为主,因刚接触到文言文,阅读学习存在着很大困难。所以,一方面因为年代久远,学生对作品缺乏时代既视感,另一方面也因自身的理解水平有限、缺乏足够的文言积累,对文言作品存在一定的理解障碍。如何让当代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人作品,认识古代社会,并进一步传播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复兴国学具有重要意义。正因为存在阅读、理解的重重障碍,杜威曾说过“生活即教育”,生活中存在著大量的新知,为了消除时代隔膜,也许让学生“以生活悟文,增强生命体验”,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浅出,更容易理解古人的文章及思想。
不同于现代白话文,文言具有自身的独特魅力:简洁美与音韵美。学习文言,以读悟情必不可少,而且有声语言优于无声语言,让学生反复吟咏、诵读文言,不仅可以让学生领略文言的独特魅力,更是在不自觉地培养文言语感,增进对文言内容的理解。在诵读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融入自身的生命体验,加深对每一句文言的理解,并引导学生对所选选文内容表达进行归类,做到纲举目张,进一步内化为自身的理解。
《孟子》选文
①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②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③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④孟子曰:“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
⑤孟子曰:“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⑥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⑦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孟子》选文共七句话,通过理解,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为人需自修德行,不断完善自我品格。①③④⑥句都在强调一个重点,那就是为人需要克制自己的欲望,约束自身行为,不断地实践人“性本善”,强调道德自我完善,修身为本,先己后人,推己及人。“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修身立德是为人之根本,也是其他一切事物的开端。另一类是处世需不断自省,求仁而使天下太平,使百姓和乐,各得其所,国家长治久安,不会称王称霸。②⑤⑦三句则强调在世处事需不断自我反省,及时改进,避免招致祸患,并求道于实际生活,身体力行孝道文化,传播道义,为人师,做真实有意义的人,使社会祥和安定。
反观当代社会,社会价值导向在于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是否有利于社会作为一切行为的出发点与归宿,而孟子不同的是认为:人的自身道德修养是出发点,并进而对社会有所贡献。虽然今人与古人对做“有用的人”的出发点有所不同,但终点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对社会有所裨益。所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情感态度迁移,进一步理解文言文思想会更容易。
二、知人论世,思接千载
作品、作者、世界是文学作品不可分割的三个因素,作品是对社会现实的间接反映,又是作者对社会现实进行主观能动性改造的衍生物,体现着作者对社会的整体观感。此时,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指导,由选文认识特定的作者,并由作者辐射开来,了解研究作者的思想,并进一步认识社会现实。
通过对《孟子》选文内容的理解,学生很容易了解到孟子的为人,孟子极其重视自我道德修养、道德自律,极大地突出个体生命的人格价值及其所担负的道德责任和历史使命。弗洛伊德认为,“本我”(完全潜意识)代表欲望,受意识遏抑;“自我”(大部分有意识)负责处理现实世界的事情;“超我”(部分有意识)是良知或内在的道德判断,超我遵循道德原则,它有三个作用:一是抑制本我的冲动,二是对自我进行监控,三是追求完善的境界。孟子极大程度地宣扬人的自我主体选择,遵从内心的道德尺度行事,这已经达到了“超我”境界,要求每个人都立于一种道德制高点,实现自我道德感的飞升,并进一步促进社会的稳定与长治久安。
为什么孟子会反复强调自我道德自律与修养呢?这其实也是和孟子所提出来的“仁政”思想分不开的。孟子在《梁惠王上》中指出:“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此文反映出了孟子的“仁政”思想:政治上,要求君王爱民如子,以民为本;经济上主张“民有恒产”,让百姓安居乐业;文化上宣扬孝悌礼仪,教导人们加强道德修养。值得注意的是,孟子的“仁政”思想始终都是与广大百姓的现实物质生活相关联,与“民众”的利害相连,忧乐相通,注重“得民心”,才能天下安定,实现“王道”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