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永辉 倪伟智
[摘 要]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关系着我国智能制造的发展与转变。主要分析工匠精神的内涵、高职院校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高职院校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的困境及融入工匠精神的措施,期望能为学生的工匠精神培育提供理论支撑。
[关 键 词] 工匠精神;高职院校;培育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1-0016-02
高职教育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和保障,办好高职教育可以提高技能型人才的水平,满足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及不同的群体对教育的需求。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关系着我国智能制造的发展与转变。工匠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表现在“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化于文”。在工匠精神倡导的大环境下,高职院校也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融入工匠精神。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是指掌握某种技艺或技能的手艺人,从职业角度来讲,工匠精神代表某种职业品格。当前全国倡导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从素养道德、思想态度、职业操守等方面来讲,工匠精神主要体现为“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化于文”。“精于工”主要是指在工作过程中精益求精,力求对产品进行精雕细琢,做到极致完美,比如,普通的钳工和电焊工他们几十年间潜心研究某项工艺,力求产品的日臻完善,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职业的归属感。“匠于心”主要是利用巧妙的心思和精湛的技艺对某项技术进行创新,从创新的角度对技艺进行传承与创造,利用勇攀高峰的勇气,将先进的技术与经验技艺结合在一起,推陈出新,不断进步。“品于行”主要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勤勤恳恳、吃苦耐劳,细节处见真章,用心钻研,反复改进某项工艺,促进产品的质量提升。“化于文”主要是形成工匠文化,提高工匠的社会地位,让精益求精的精神成为社会发展的准则,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高职院校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
(一)高职院校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需要,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及转型升级
当前我国制造业的技术相对于西方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在钢铁、电力、石油化工等方面技术落后于发达国家5至10年,有的技术甚至落后20年,因此,我国制造业大部分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改变这种现状的关键在于利用工匠精神实现自主创新,一些技术发达的国家如日本、德国等,产品的做工完美、工艺考究都要归功于从业人员追求卓越的工作态度,因此,高职院校也要遵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的相关指导,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职业技能、创造能力,培养高素质的一线职业技能工人,这样才能促使我国朝着制造业强国的方向发展。
(二)高职院校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利于“万众创新”的实现
工匠精神关键在于创新,只有高职院校培养更多的创新型的高职技能人才,在工作中为了精益求精而刻苦钻研,才能促使行业的创新,营造出创新的社会氛围。
(三)高职院校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及就业
随着社会的发展,从业人员除了具备基本的职业技能之外,还应该具有坚持不懈的工匠精神、高尚的品德、职业道德等,这些素质的养成需要长期的熏陶,如果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除了技能的培养外,还关注于工匠精神的灌输,将会培养更多的社会需求的人才,利于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和就业。同时,学生进入工作岗位之后,代表的是职业院校的形象,如果高职院校注重学生的工匠精神培养,可以摆脱社会中对高职教育的偏见。
(四)高职院校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利于我国企业的发展
当前我国的制造业企业的生命比较短暂,正是由于缺乏工匠精神的传承,因此,我国的企业在注重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应该加强企业的工匠精神的建设,依靠精益求精的运营理念创新产品,提高产品实用性,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保障制造业企业的生存、发展。
三、高职院校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的困境
(一)崇尚工匠精神的文化建设落后,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相符
我国长期以来的教育观念一直是知识优于技能,对工匠精神的内涵认识不够深刻,“唯有读书高”一直是主流思想,高职教育的教育目标主要是知识技能,而工匠精神的培育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相符。此外,技术型的人才收入和社会地位不高,工匠的职业晋升机会有限,影响了社会对工匠精神的价值认同,崇尚工匠精神的文化建设落后。再加之高职教育的办学时间短、经费投入有限,难以落实工匠精神的培育。
(二)企业对与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的意图不强烈,培育工匠精神缺乏合力
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而校企合作可以提供工匠精神培育的實践场所,但是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意愿不强,主要是由于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不通畅,企业自身利益不能有效保障,而学校和企业也没有形成办学合力,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过程中需要形成多方合力,积极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三)工匠精神培育缺乏实践经验
当前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的是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对工匠精神的培育缺乏整体的实践经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依然被动接受,缺乏主动实践、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环境,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不利,而工匠精神培育需要的意志品格、价值观念等在高职院校教学中也未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造成学生的工匠意识缺乏,对技能的探索热情不高。
(四)高职院校学生的整体素质较低,职业能力的培养需加强
工匠精神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高职院校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对未来从事的工作具有探究热情,需要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帮助他们明确未来的职业规划,但是当前的学生整体素质较低,他们对未来没有职业规划,他们的文化基础薄弱,學习困难,学习的主动性差,学习中缺乏探索、创新、独立精神,课堂的注意力不集中,时常缺课,这些都限制了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对学生加强引导,加强他们对工匠精神及职业能力的认识。
四、新课改下高职院校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的探索
(一)构建“四维一体”工匠精神的文化
“四维一体”技能型工匠精神的文化的构建包括四个方面:(1)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工匠精神的培育提供土壤。我国古代存在很多技艺精湛的匠人,他们为社会的进步发展作出了贡献,促进了中华文明的繁荣发展,比如古代的錾花、锤鍱、鎏金等很好地体现了工匠精神,因此,高职院校可以在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过程中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时代发展的需求为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的培育提供足够的文化支撑。(2)营造高职院校崇尚工匠精神的氛围;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深入体现工匠精神,校园文化的建设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主要是指高职院校的亭台楼阁等建设中体现出工匠精神,在师生的价值观念和文化观念等的培育中体现出工匠精神,在学校的制度设计中体现出工匠精神,在开展各类活动中融入工匠精神,为学生全面营造工匠精神氛围,打造蕴含工匠精神的校园特色文化。(3)推进思政教育与工匠精神的结合。在学校思政教育目标中纳入工匠精神,制订学生的工匠精神培养计划,利用校园广播、展板、微博、微信等宣传工匠精神,编制工匠精神的宣传书刊,打造“思想政治教育之工匠专题”课堂,讲述工匠故事、工匠文化等。(4)开展“工匠进校园”活动,聚焦工匠精神。大力宣传岗位技能及岗位创新的宝贵的工匠精神,邀请著名工匠在学校中进行演讲,让学生近距离接触从岗位技能型人才到成为具备工匠精神大国工匠的个人,激发学生学习工匠精神的主动性。
(二)建设“学校+企业+岗位”工匠精神培育路径
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形成“学校+企业+岗位”的工匠精神培育路径。(1)高职院校树立“学校+企业+岗位”培育工匠精神的教育理念。(2)政府在“学校+企业+岗位”工匠精神培育中要体现出主导作用,充分发挥政府的政策导向作用,为“学校+企业+岗位”的工匠精神培育模式构建对应的激励制度,设立专项资金,对参与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加强行业指导;(3)通过“学校+企业+岗位”的真实情境,强化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同度,通过参与具体的岗位实践工作,了解工匠在工作过程中精益求精的精神,以工匠精神为核心,从工作态度、产品质量、职业品德、创新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让工匠精神的价值内涵渗透其中,使其善于挑战和思考,树立良好的职业态度及不断钻研的工作作风,促成学生工匠精神的养成。
(三)加强学生工匠精神培养实践
为了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需要充实课堂内容,开展美国的CBE课程、德国的典型工作任务课程等,利用“双元制”的教学模式,将课程当成多个典型工作任务,让学生在不同的工作任务中掌握专业技能,培育工匠精神,校内课程实现与企业工作的无缝对接,模仿企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让学生在企业中了解职业规范、职业道德,培育工匠精神。此外,学校还可以开展实践拓展活动,根据产学研的要求,将实践活动与企业的生产等结合在一起,如参观一些大型企业的“工匠”工作现场,学习员工的技能操作规范、倾听“工匠”的职业故事,感受他们刻苦钻研、卓越创新的工匠精神,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
五、结语
我国在向制造强国转变的过程中,工匠精神必不可少,高职院校应该在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除了培养学生的技能之外,更需要培养学生创新、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完善的体系,如营造工匠精神的文化氛围、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等,高职院校在这些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需要不断进行探索,确保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效果,为我国的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黄君录.高职院校加强“工匠精神”培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6(8):50-54.
[2]尹秋花.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9(6):38-41.
[3]杜晓光.新时代高职院校工匠精神的培育[J].教育与职业,2019(7):78-83.
[4]张旭刚.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价值、困囿与掘进[J].教育与职业,2017(21):65-72.
编辑 郑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