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朱正妍
摘要:本文对国内小儿止咳糖浆药品包装的现状进行调查,从用户需求分析及包装设计的主要问题入手,将人性化设计理念融入儿童药品包装设计。一方面,有效解决当前儿童药品包装设计形式大众化特征的问题;另一方面,增强儿童药品包装的亲和力及趣味性,减轻儿童抵触服药的心理,解决患病儿童用药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同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对葵花小儿止咳糖浆包装进行改良设计,探寻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儿童药品设计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人性化理念;儿童药品;包装设计
中图分类号:TS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3-0-02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需求的提升,设计活动得到不断进步和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逐渐被应用到各个领域。
药品在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药品包装是药品的组成部分,很多药品包装能够辅助药品进行使用。在医药产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情况下,除了药品的基本功能以外,药品包装也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儿童群体的药品一直备受关注和重视,目前市面上的儿童药品的用药大部分比较注重安全性和规范性,在包装方面与成人药品包装差异不大,仅仅多了“儿童”的字样和千篇一律的卡通人物形象。人性化理念下,儿童药品包装设计倾向于更多地关注儿童的需求。
1 人性化理念的概念及其应用范围
人性化理念是指在体现美观的同时又能根据消费者的生活习惯和操作习惯服务消费者,既能满足消费者的功能诉求,又能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也是“为人而设计”这一口号的应用。
人性化设计的出发点是人,设计师们通过尊重和满足人的心理生理需求和精神追求对产品进行优化,完成人与产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优秀设计,其中体现的是“以人为本”这一设计的核心,展现出的是一种人文精神。人性化设计不是个性化设计、功能设计、绿色设计等设计概念所能概括和定义的,其是在人类生存过程中所追求的一种最理想的设计,会让社会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和幸福。所以人性化设计就是通过实现人和产品之间的情感交流,让产品的各个方面都与人的生理和心理相契合,如产品需要有造型上的设计感、内容上的故事感、与使用者之间的交互感和意义感,这样的产品才会更有吸引力和趣味性,才能为消费者创造更大的价值[1]。
在现代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在追求产品功能的同时,也需要产品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不论在实物产品中还是虚拟产品中,人性化设计理念都越来越被设计师和消费者重视。如实物产品中人手必备的手机、耳机等,都有各种各样的尺寸和款式,甚至还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定制;虚拟产品中的电视剧、游戏、小说等品种丰富的娱乐产品,让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所喜欢的产品。人性化设计理念融入产品满足了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这也是“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现代社会的体现。
2 人性化理念下儿童药品包装设计原则
从人性化设计的角度出发,在设计儿童药品包装时,一方面,应该照顾到儿童区别于成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将儿童作为药品包装设计的设计对象和设计尺度。在满足儿童的生理需求的同时,还要满足儿童的心理需求。可以从安全性、趣味性等方面进行分析设计,在一些细节上让儿童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从而将关怀转化为心理上的感动[2]。另一方面,儿童药品的购买者是儿童的监护人,所以儿童药品在包装上还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家长的需求,如便于取药用量、储存、二次利用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关于儿童药品包装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原则主要分为安全性、趣味性、易用性和环保性这几点。
2.1 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是包装设计的首要原则,在儿童药品包装中,安全性原则体现在包装材料、结构造型和包装印刷处理上。儿童药品包装在能够保证药品的安全、增强药品稳定性以及延长药品保质期的基础上,还应考虑到儿童群体对事物的认知和判断能力及抵御能力,着重考虑包装结构与材料的设计融合对药品的安全保护以及包装材料对患病儿童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作用。
近年来,部分药品在包装样式上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如经常发生手指被铝箔纸所依附的塑料片割伤、吞药不慎吞服和药一起扣下来的铝箔纸等危险。在这一情况下,药品包装的安全性应该是设计的重中之重。
2.2 趣味性原则
趣味性就是能使人感到愉快,能引起兴趣的特性。儿童药品包装设计应通过有吸引力的造型结构、有意思的画面构图以及符合儿童审美的色彩与患病儿童产生一定的互动,增强儿童药品包装对患病儿童的慰藉作用,消除孩子的恐惧感,提高药品在儿童心目中的亲和力[3]。设计出契合儿童心理的趣味性药品包装设计也是人性化理念下儿童药品包装设计的重要内容。
2.3 易用性原则
易用性是指通过对患儿的习惯和认知性进行分析,设计出容易使用、操作方便的包装,让人一目了然、一开即用。儿童药品包装的易用性体现在针对儿童设计出每次服用的合适剂量的包装,结构上要方便家长取药和储存药品,避免用药过程烦琐和药品浪费。
2.4 环保性原则
环保性原则是指包装尽量做到少而优,从再使用、循环利用等方面考虑,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在包装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而不只是考虑成本与利润,要在满足需求的同时益于生态平衡[4]。对于经常购买的儿童药品,其再利用和循环使用性也是家长购买的考虑因素之一。因此,在儿童药品包装材料的选择上,要尽可能地使用绿色环保材料。
3 葵花小儿止咳糖浆儿童药品包装设计
3.1 市场调查
通过对市面上畅销的几大小儿止咳糖浆的调查分析,发现在外包装上,葵花小儿止咳糖浆、999小儿止咳糖浆等大部分小儿止咳糖浆,其外包装的图案和色彩大部分是纯色的背景加上品牌的卡通IP形象等比較直接的表现形式。材料上,最外层大部分是纸质盒装,内部是塑料瓶、玻璃或塑料袋等材质。结构上,市面上的小儿止咳糖浆依据药品的形式主要分为大小瓶装的液体止咳糖浆和需要冲泡的袋装止咳糖浆。如葵花小儿止咳糖浆是100ml的瓶装液体,能够直接打开服用,但是频繁开启会增加药品与空气接触次数,不利于药品的保存。糖浆的用药规格为2~5岁一次5ml,2岁以下酌情递减,5岁以上一次5~10ml,一日3~4次。根据小儿止咳糖浆的用药规格分析,儿童每次使用小儿止咳糖浆为5岁以上10ml、5岁以下5ml左右,大瓶包装在药品的估量取药上十分不方便。
结合分析,大瓶包装在药品的估量取药上十分不方便。因此,现有的包装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用药剂量不好控制、用药后的剩余药品不易存储、包装形象老旧无吸引力。
3.2 设计定位
笔者根据上文分析的儿童药品包装人性化设计的几个原则,对葵花小儿止咳糖浆的包装进行改良设计。包装外形上采用小动物的外形,材料选用硅胶和秸秆塑料这两种材料进行结合设计,色彩上整体使用较为明亮的颜色,结构上对小儿止咳糖浆进行分装,再加上一些趣味性的小互动,使小儿止咳糖浆整体更加符合儿童的心理需求,提高小儿止咳糖浆在患病儿童心目中的亲和力。分装设计也能便于家长根据儿童用药需求进行估量取药。同时,材料和外形上的创新提高了包装的循环利用率,环保的同时也能在不断使用过程中加深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印象。
安全性、易用性和环保性主要体现在包装的结构和材料上,趣味性体现在包装的色彩、形态、材质、结构等多方面。
3.3 设计要素
儿童喜欢接近一些具有亲和力、趣味性的事物,一些色彩明亮、可爱或炫酷的儿童产品通常更容易吸引儿童的注意力,能使他们获得精神上的愉悦[5]。如拟人化的动物诙谐有趣,深受儿童喜爱。因此,文章從趣味性的角度考虑选用儿童比较熟悉的小动物——老虎、兔子作为包装的外形。
包装材质上顶盖的动物头部选用柔软的硅胶材质,硅胶柔软有弹性,吃药的时候捏一捏,捏走坏心情,趣味性十足。动物的肚子也就是储存药品的外壳,使用的是环保性较强的秸秆塑料,当里面储存的药品用完之后,可以进行二次利用,如存钱罐、小物品收纳盒等。
葵花小儿止咳糖浆包装再设计的结构分为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从安全性角度考虑,减少了边角的出现,外部结构将球体与兔子、老虎这两种动物形态进行结合。内部结构上从易用性考虑,小药品液体选用10ml/支的软胶装,分为10只,总剂量是葵花小儿止咳糖浆在市面上常见的100ml的总剂量。10ml/支的结构分为上下两段,每段各5ml,5岁以下儿童每次用量5ml,服用一段即可;5岁以上儿童每次用量10ml,服用整支即可。10ml/支的软胶分装在患儿用药估量上相对方便准确,即开即用也保证了药品的干净卫生。10只分别放入软纸壳的10个卡槽里,卡住卷起装入动物肚子的置物空间内(图1)。内部结构上从趣味性考虑,参考儿童对于奖励制度的熟悉,每个软纸壳上放一张儿童贴画,喝完一支,即可得到贴画奖励。这一环节也是药品包装与生病儿童的互动环节,能满足儿童内心的认同感,分散儿童注意力,提高儿童对药品的接受度[6]。
包装整体的色彩上,从儿童的视觉方面、心理需求方面分析,使用简单明快的颜色和图形吸引儿童注意力[7]。两种款式的颜色采用柔和温暖的单色:粉色和黄色,整体更加和谐,以安抚患儿焦躁不安的情绪,让他们感觉温暖亲切,如图2、图3所示。
4 结语
儿童是我们关注的特殊群体之一,儿童药品包装的人性化设计有着很大的研究价值与实践空间。本文仅对儿童药品包装方面的人性化设计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做了一次初步尝试,主要从安全性、趣味性、易用性和环保性等角度出发,将人性化理念融入葵花小儿止咳糖浆的包装改良设计中,以求减轻患儿对于药品的抵触心理,对儿童的身心进行保护和呵护。
参考文献:
[1] 邱志诚,高娟,李惠萍.产品人性化设计与理性的关系[J].包装程,2005(02):188-189,198.
[2] 罗碧娟.儿童产品的人性化设计[J].包装工程,2006(01):213-214,217.
[3] 潘艳侠.基于儿童抵触心理的交互式药品包装设计方法研究[J].西部皮革,2020,42(21):101-102.
[4] 张杰.谈绿色包装艺术设计[J].包装工程,2003(06):69-71.
[5] 邱莉莉.多维趣味表达儿童休闲食品包装设计[J].食品与机械,2020,36(12):119-122,158.
[6] 钟纯,许安娇,蒋玉洁.基于情感层级的儿童药品包装移情设计策略[J/OL].包装工程,http://202.114.181.48:80/rwt/CNKI/http/NNYHGLUDN3WXTLUPMW4A/kcms/detail/50.1094.tb.20210526.1119.010.html,2021-07-20.
[7] 罗碧娟.探析儿童产品的色彩设计[J].包装工程,2008(01):177-178,186.
作者简介:王敏(1986—),女,湖北恩施人,博士,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设计管理与品牌传播。
朱正妍(1996—),女,湖北黄冈人,硕士在读,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包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