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原竹
摘要:谭盾的《纸乐》是具有创新性的艺术形式,将纸作为重要元素置于舞台演奏,配合交响乐队,这样的作品是否属于音乐存在一些争议,但值得肯定的是《纸乐》的诞生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人与自然共处观念的传播。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纸乐》进行思考,包括《纸乐》是否属于音乐、纸在创作中的特殊性以及人们对《纸乐》的审美差异等。
关键词:《纸乐》 音乐现象 综合经验 审美差异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3-0066-03
在谭盾《纸乐》的纪录片中,作曲家将纸作为演奏乐器,首先介绍了几种《纸乐》演奏方式,如撕纸、吹奏纸边、揉纸、挥舞纸等,由此而演奏出特定的音响效果;在音乐会中,演奏方式更加多样,包括了用马林巴槌敲击纸屏、有节奏的翻动《纸乐》谱、甩动纸屏模仿风声等,对纸的不同演奏方式在舞台上有着不同的效果,而这些效果有的似风声,有的似树叶摩擦之声,有的似水波荡漾之声,都在自然界中可觅得原型。《纸乐》中将纸作为演奏核心的同时又结合了交响乐队演奏,加强了音乐效果的渲染,多次用弦乐中具有空灵感的泛音与纸演奏时的不规则音高形成呼应,乐队的加入既没有喧宾夺主,同时又能与纸的演奏相得益彰。全曲共分为四个乐章:纸祭、谐谑曲、暴风雨、节日,①意在体现东方民间祭祀的神秘、文化传承的精神以及用纸联系人与自然的观念。音乐会选用不同材质的白纸演奏出不同的音响,演奏者大幅度夸张的表演搭配舞台光影,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以听觉为主的音乐形式,兼容了视觉、触觉等感觉,打造了一台多感官体验的音乐会,是一种更具创新性和实验性的音乐形式。
谭盾是先锋派代表人物,他的音乐跨越了古典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多媒体与表演艺术的众多界限。他的“有机音乐三部曲”——《水乐》《纸乐》《垚乐》和《武侠三部曲》经常上演于世界各大音乐厅。其多媒体代表作品《地图》,由马友友波士顿交响乐团作世界首演,作品手稿已被纽约卡内基音乐厅世界作曲大师手稿廊永久收藏并展出,他是第一位东方获此殊荣的音乐家。2003年,为庆祝洛杉矶迪士尼音乐厅的落成,洛杉矶交响乐团委约谭盾创作了《纸乐》。其创作灵感很大程度上源于从小在湖南乡间长大的生活经历,感受自然界的流水潺潺、用陶土瓦罐作为打击乐器、为乐器衬纸,加之具有广博的音乐知识与见识,结合了东方古老的造纸文化与西方的古典音乐,不仅造就了新颖而具有审美性的《纸乐》,也在其同类创作中打破传统以听觉为主的音乐形式,发掘了更多超越众多界限的音乐形式。
基于对《纸乐》纪录片的观看,笔者想从几个方面对《纸乐》进行思考:
一、《纸乐》是否为音乐
《纸乐》指的是纸乐器作为重要角色出现,结合了多种艺术形式的音乐活动,包括了舞台美术、形体表演、器乐演奏等方面;这区别于纸在日常生活使用中产生的噪声,这种无意识产生的噪声并非音乐,因而本文所讨论的是作为乐器、有可被演奏功能的纸,笔者想从对《纸乐》的体验以及音乐的定义两方面来分析《紙乐》是否为音乐。
从体验的角度来看,《纸乐》中对于纸的演奏并没有固定的音高,在对纸进行撕、敲、揉等动作演奏时,其声响频率也是复杂而不规律的,单独听起来似乎并不能称之为“悦耳”,但在与交响乐以及整体的舞台美术、乐手表演结合在一起时,却产生了并不违和的整体效果,因而《纸乐》虽被称为“乐”,却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听觉艺术,而是一门涉及多重体验与经验的整体艺术,需要交响乐、舞台光影的共同配合来完成,让观众通过观看表演、聆听声音、感受表演者的力量、气息等多方面的视角对《纸乐》所表达的民族文化内涵进行联想和想象。从整体的角度看《纸乐》应当属于一种具有创新性的综合音乐形式。《纸乐》创作者谭盾认为其作品是“由实而虚,由虚而幻,由幻而响”。②作品通过具体的音乐行为来传达带有历史、文字和艺术性的纸元素的人文性,奏纸是情感表达与文化传播的一种形式,其深意并不在于这种新颖独特的音乐行为,而是为了将大自然与人文精神相联系的观念在人脑中传响。创作者将具体的音乐现象在人脑中进行抽象,人们在接收的过程中伴随着自身综合经验的联想和想象,从而体会到《纸乐》传达给人的精神。
从音乐的定义来看,《音乐百科辞典》中有:“音乐是以音为素材,通过各种表现手段,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以至观念的一种时间艺术,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组成部分。音乐由发音媒体传达,可使听者引起美的感受、情感体验、想象以至理性活动”。③由前文可知,《纸乐》是一种综合的音乐形式,音是其素材之一,虽然其记谱与表演方式不同于传统的记谱与表演,但其在节奏和节拍的约束下,本质上构成了一种时间艺术。纸作为演奏乐器,在特定的演奏手法下可以产生出一些没有固定音高,却有稳定音色的音响效果,与打击乐器类似,因而当纸乐器演奏与传统乐器相配合演奏时,可以认为是一种音乐活动或音乐现象。“现象”一词被人们用来概括一切音乐活动,一方面是受到 20 世纪西方现代哲学家胡塞尔提出的“现象学”的影响,认为现象是一种不同于任何心理经验的“纯粹意识内的存有”,即一种意识现象,并非外显的现象,也并非笔者所说的现象;二是受到人类学的影响,主要指文化人类学,将人类不同音乐活动视为不同的“音乐现象”,这也是音乐人类学、民族音乐学以文化为切入点的认知思维结果,指向了人的文化的多样性和音乐活动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是本文所指的现象含义。④所有音乐现象其本质都是观念性整体实在现象,其特征是复合型、交叉性、社会性、历史性和多样性,用以描述复杂多样的音乐活动是较为贴切的,《纸乐》亦可用“现象”一词来概括,其本质上是一种人参与的、涉及综合经验的音乐活动。
二、用纸创作音乐的特殊性
乐器一般是指可用各种演奏手法使其产生一定音律或节奏的器物。纸,从其物质属性上来看,是用植物纤维制成的薄片,有着多种多样的功能,写字、画画、作伞、作纸雕、作吸管、作折纸等等。其物质形态的功能具有开放性,在《纸乐》中作曲家展示了多种使之产生特定音响效果的演奏手法,因而用纸作为乐器也是现实的,但选择纸来作乐器更重要的是纸作为文化形态的文化特殊性。纸是中国古代的文房四宝之一,从东汉初最粗糙的纸到唐代的宣纸,再到如今规格多样的纸品,造纸技术在历经不同历史时期中不断改进,纸的普及加快了古代信息的传播,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因此,纸是连接了人与自然的一个纽带,造纸文化是人类文化传承的标志之一,凝结了中国古代人的智慧,也体现了国人文化观念的一种文化形态。
谭盾在《纸乐》的首映式说:“宇宙万物中的所有物质(包括人)都有一种相互依赖的生存之道。而我的有机音乐第一步去大自然中寻找自然之声,到第二步用心去排练、对话自然之灵,到第三步面对观众和大自然在人文、人性、人道层面上的沟通,都是对当今环境污染与心灵污染的疾呼。这些音乐是大自然的眼泪”。⑤纸取材于自然,用毕亦可回归于自然,这一过程与《纸乐》的创作过程相互呼应。纸的存在联系了人与自然,《纸乐》诞生的过程是在唤起人与自然的对话,对话即表明这一过程并非纯粹的主客二分、单向的认识自然,而是双向的过程,人们理解自然的同时也在理解自己,認识和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是在认识与改造自己,《纸乐》响起,便能引起人们对纸文化的共鸣。人是自然的一份子,人们的生活源于自然,自然应当与自然和谐共处。那么谭盾的有机音乐是否非《纸乐》《水乐》《垚乐》不可呢?笔者认为不然,这里的有机是联系自然的物质形态,而音乐是联系人的艺术,有机音乐是一种动态的文化现象,是人们在理解自然过程中的产物,是需要人的综合性思维认知活动来加以完成的,这种在综合性认知经验下所生成的认知结论,包括思维经验、认知经验、历史经验、感知经验、体验经验等。不同的联系了人与自然的有机元素都有可能用有机音乐这种艺术的形式去表达,《纸乐》是其中的一种形式,具有文化特殊性。《水乐》看似取的是自然之物,与人类文明并无关系,但《水乐》创作的灵感起于谭盾夫人怀孕时羊水与胎儿不可分割的关系,人类生命之初所闻即水声,生命的延续皆需要水源,人与自然不可分离,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不仅限于科学的视角,亦有哲学与艺术的视角,有机音乐用哲学视角洞察人与自然的关系,用艺术的眼光进行表达与创作,这一过程中的水并非纯粹的客观自然之物,而是赋予了人类精神的物,是动态的音乐现象。
三、《纸乐》的审美差异性
《纸乐》相比较于传统的听赏为主的音乐会形式具有明显的创新性,人们对于《纸乐》的审美有着主体间性,这不仅与人们不同的成长背景以及文化语境有关,也与人们的审美心理有关。第一,从文化人类学角度来看,有着不同生长背景的人对于纸的理解不同,如在大自然环境中成长的音乐家谭盾,从小细心观察自然,且与自然亲密接触,其能体会到树木给予人类造纸的材料、人类对于大自然馈赠的感恩之情;而成长于钢筋水泥建造的都市人,很少与大自然有直接接触,他们享受着工业化改造自然之后带来的便捷生活以及大自然提供的各种资源,却鲜少能与自然产生情感共鸣。人们对于纸文化的了解深浅不一,对待自然人文的情感也各不相同,人们的文化背景与经验不同,对于同一事物的理解便有差异。第二,人们的行为与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惯性,人们受传统的经验影响会对音乐会的形式产生一定的心理预期,即认为具有审美性的音乐是由有着悦耳音色的传统乐器演奏出来的,不应用没有固定音高和悦耳音色的纸作为主要乐器,音乐就是要以听觉为主,因此在第一次接触到这样的音乐形式时会产生怀疑,认为这不是音乐,但是人们从感觉判断走向知觉判断时,人们的综合经验和理性认知会参与其中,帮助理解这种新的事物,因而再次产生了人们对于《纸乐》审美认知的差异性。基于以上两点,人们由文化语境所决定的理解与综合经验的不同,导致对《纸乐》做出了不同的审美价值判断。
纸是一种文化形态,《纸乐》是一种音乐现象,其本身包含一定的审美性,但依靠纯粹的审美去欣赏这类作品是不完整的,它的欣赏方式不仅要把目光投向音乐,也要将目光投向人,投向音乐现象背后的文化观念,即我们欣赏《纸乐》是为了理解其背后的文化,我们学习文化是为了更好的地欣赏《纸乐》,其创作是基于自然、历史、文字的艺术,我们只有将自己代入作品的文化语境中,才能与作品产生互动,并更深入的理解创作者通过作品想要传达的文化精神和情感体验。此外,《纸乐》的综合性表演使得这部音乐作品更具有直观性,就像标题音乐比无标题音乐更能满足人们理解上的需求,比起完全抽象的音乐,多感官结合的欣赏方式使人们更容易感受到创作者向人们传达的人与自然共存的精神。因此,我们在理解它时也需要人们的综合经验参与理解,包括了感觉、知觉、思维、判断、经验、知识、阅历等方面,用单一的感觉或知识都只能片面的解读《纸乐》,我们在欣赏过程中既要站在局外人的角度,也要站在创作者局内人的角度理解作品,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其内涵。
四、结语
《纸乐》等有机音乐的创新性是值得肯定的,这种创作使音乐有了看得见的形,并不再是纯粹听觉审美的音乐;视听相依,多感官结合,每一种视角所感受到的都只是《纸乐》的一个面。纸取材于自然,其特殊性在于连接了人与自然,是一种文化形态,以纸作乐让每个人都能理解到大自然的孕育之美。有机音乐的创作形式弱化了音乐的边界,使更多的艺术形式有机会加入到音乐创作中,使人们的思维更加广阔,也推动了传统音乐向前迈进。
参考文献:
[1]曹野川.对谭盾《纸乐》的自我解读与分析[J].黄河之声,2019(24):135+137.
[2]李一川.音乐会中的声音与影像关系及其再现[D].上海: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3]范晓峰.面对音乐现象——音乐美学如何是?[J].人民音乐,2019(11):68-72.
[4]孙悦湄,范晓峰.生活现象·音乐现象·音乐观念——一种音乐美学观的重新解读[J].中国音乐学,2010(01):11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