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倩
摘要:社会学家布尔迪厄用著名的“场域”理论来解读社会资源分布等社会学问题。媒介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同样可以使用“场域”理论来概括其一般属性。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国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读书”成为一个热词,与读书相关的新事物层出不穷,读书类电视节目就是其中一种。通过对“场域”以及相关概念的分析,探究读书类电视节目生产制作和传播的特征,对我国当前读书类电视节目以及其他的媒介内容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读书类电视节目 场域理论 内容生产 《见字如面》
在“全民阅读”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的背景下,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种读书形式和活动不断出现。互联网领域出现了读书类APP,如微信读书、咪咕阅读等,传统媒体也出现诸如《朗读者》《见字如面》等电视节目。从场域理论看,电视节目的生产就是生产者结合所处社会空间,在可能性空间中为了最大程度地获取关键资源而实施的一系列占位行动。当前电视读书类节目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契合了社会空间与可能性空间的发展诉求,与各种外部力量产生了紧密关联。从“场域”理论的角度来分析这一现象的形成可以为我们看待读书类电视节目的发展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并为后续节目的生产优化提供重要依据。
一、读书类电视节目的场域要素
读书类电视节目的成功有着核心的场域要素支撑。就《见字如面》第三季来讲,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行动者。场域理论认为任何场域的存在,主要取决于在其中活动着的行动者,在其行动脉络和过程中所形构的各种相互关系网络。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行动者具有双重含义:第一就是具体的个体,即节目和节目背后的制作人和团队;第二是指依托于行动者而形成的关系网,具体到读书节目场域中就是不仅包括不同读书类节目之间的竞争关系,还包括节目与外部广告赞助商、国家监管机构的依存关系等。《见字如面》第三季的行动者可以概括为黑龙江卫视与实力文化团队,包括导演关正文、主持人翟毓红以及品读人陈晓楠等。同时,该节目由福特汽车独家冠名播出,所以福特也成为这个场域下的行动者之一。
2.资本。场域的形成与资本密切相关,资本和权力的占有量以及由此形成的一系列客观历史关系所构成的就是场域。布尔迪厄认为场域的斗争围绕着对于特定形式资本的争夺展开。读书类电视节目场域争夺的资本包括但不限于符号资本、经济资本以及国家政治资本等。同时,主持人、品读人、读信嘉宾等“电视知识分子”通过在电视上露面而获得知名度以及社会身份的认同,这也是珍贵的个人资本的表现。在《见字如面》第三季节目中,很多嘉宾因为在节目中的精彩表现实现了个人曝光度和影响力的提升,诸如#陈数知性女神#、#黄志忠泪奔#的话题不断登上热搜榜。在场域内,资本和权力竞争在所难免,场域内的结构也会随着该场域内行动者资本占有量的流动而变化。这一现象反映在读书类电视节目中就是收视率和口碑的竞争。
3.惯习。惯习的形成是感官、知觉、判断和实践行为的一系列身心图式,是内化于身体的经验、习俗以及社会的和历史的关系。正是这种惯习让场域中的行动者能够并愿意在特定场域中投资。《见字如面》第三季的主持人陈晓楠曾在凤凰卫视、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担任主持人,拥有丰富的现场主持经验。她曾多次参与直播国际大事,包括911事件、伊拉克战争。《见字如面》第三季的导演关正文,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热爱。同时,他曾与央视合作开发制作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两档收视、口碑俱佳的文化类节目,拥有丰富的文化类节目制作经验。此间行动者的惯习直接影响了场域。
二、场域理论下读书类电视节目的生产优化
从读书类电视节目场域构成要素来看,其始终处于政治场域、经济场域的相互制衡中,并借助两个场域的互动实现自身的再生产。为此,在后续节目生产中,必须要明确自身的场域定位,采取有效措施维持各自的融合共生状态,以达到最佳的场域效果。
1.维护专业场域的纯洁性。电视媒介的出现降低了进入某些专业场域的门槛,使场域之间的影响和渗透更加频繁和便利。读书类电视节目场域受到了很多其他场域的影响,这种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其中权力场域尤其是政治场域的影响最大。读书类电视节目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具有较强的政治色彩。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曾在其官方刊物《收听收看日报》中发表文章点评《见字如面》节目,称赞其用书信打开历史、启迪心灵,承担起了作为主流媒体的责任。这种鼓励让节目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倾向于主流化。此外,经济场域以及泛娱乐化的市场环境等对电视节目的干预也不容小觑。布尔迪厄主张维护公开推广专业场域成果的必要性,以及为争取到良好推广条件和手段进行斗争的必要性。他认为,为了使公众能够充分、广泛地接触到专业场域的成果,需要维护专业场域的纯洁性。这要求场域内的行动者在受到其他场域的制约时,仍然能够尽最大的努力保持自主性以维护专业场域的纯洁度。读书类电视节目的走红必然会带动更多资本流入该场域空间,但因市场配置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将会产生盲目跟风的问题,很容易导致同质化,造成资源的浪费。为此,《见字如面》要加强内容创新,维护自身专业场域的纯洁性与独立性,这是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
2.发挥惯习的主观能动性。惯习和实践是一对辩证统一的存在。一方面,教育和后天的学习以及社会历史环境构建了惯习;另一方面,建构起来的惯习又对人们的实践产生影响,从而建构客观世界。节目背后的制作人有着不同的成长经历和思维方式,这导致他们对文化的定义、理解以及呈现方式都是不同的。所以,读书类电视节目制作人的惯习引导至关重要,他们的立场、智慧以及创新风格直接影响了节目品质。关正文在一次讲座中提到:“很多家庭不看电视,很多人在网上从来不看综艺,是人家在嫌节目没文化,而不是节目在让人家有文化”。由此可见,电视节目制作人需要不断提升自我文化修养和更新惯习,使节目品质能够满足受众的文化需求。当然,自媒体时代想要通过读书类电视节目促使受众完成浅阅读向深阅读的习惯养成,显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见字如面》无疑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开端。
3.积极回归社会空间。为避免与政治场域出现冲突而导致经济场域的萎缩,电视节目生产必须要全面考量场域内的权力关系,依托可能性空间,积极回归社会空间,以确保其市场化良性发展。具体来讲,电视读书类节目的生产不能一味地追求收视率,而忽略了社会职责。尤其是具有较强公益性的读书类节目,其更多的是社会文化缩影的媒介形态表现,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要远超于其本身的经济价值。为此,《见字如面》在后续节目生产中,应通过对书信的深度解读呈现不同时代的生活状态和现实矛盾,唤起受众对当代社会相关问题的关注与思考。回归社会空间,在场域平衡中进行公益传播,正是《见字如面》最大的价值与魅力所在,也是其他电视综艺节目需要重点学习的地方。
三、结语
当前,以《见字如面》为代表的文化类电视节目被看作“一股清流”,传递着人类对情感以及人文精神的追求。有人对文化进入市场从而导致的文化低俗化、泛娱乐化感到担忧,但《见字如面》等读书类电视节目的成功恰恰证明市场需要优质内容,人类的精神文明需求才是主流,这也是文化自信的力量。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王静.基于布尔迪厄场域理论的我国读书类电视节目研究[D].长春:长春理工大学,2019.
[2]蔡艳丽.布尔迪厄“惯习”“资本”“场域”概念浅析[J].中国市场,2019(22).
[3]孙玮,王丽好.新聞场解密——读布尔迪厄《关于电视》[J].新闻记者,2006(05).
[4]卢美宇.场域理论下电视读书节目的文化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8.
【编辑:王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