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
[摘 要] 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实施,职业院校的学生响应号召,积极学习多项技能、拓宽就业渠道。从福建泉州本地经济和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中职会计专业和食品专业协同育人的可行性,对如何进行协同育人提出了看法,为职业教育跨专业融合共建的教学改革做了初步的探索和实践,为中职会计专业的学生开辟多种就业渠道作出有益的尝试。
[关 键 词] 中职会计专业;食品专业;跨专业;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18-0040-02
一、中职会计专业和食品专业共建协同育人的可行性
(一)会计专业面临就业困境
目前,全国大部分职业学校都开设了会计专业,过度扩招导致每年的毕业生人数庞大,出现就业困难,且专业对口就业率不高。以笔者所在的福建省泉州华侨职业中专学校为例,该校虽然地处闽南经济强市泉州市,企业众多,人才需求旺盛,但会计初级人才已经严重饱和,2019届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率不足50%。在泉州,大多数企业是小微企业,岗位分工不明确,需要的是既会财务知识,又会企业经营和产品制作或销售的复合型多面能手,所以,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会计人才更符合社会需求。
(二)会计专业为什么能选择和食品专业协同共建
1.会计专业作为一个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在建立之初就定位在为各行业培养能处理会计业务和财务管理的人才
了解主体的所有经济活动,才能做好核算和监督,才能管好家、理好财,可以说,从属性上看,会计具有和其他学科融合的特点和理由。
行业有千千万万种,学生在校期间,老师不可能将所有行业的会计做法全部讲授,但如果能提前将当地某个熟悉的常见的行业引入课堂,引导学生结合会计知识进行认识和实践,能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与社会接轨的能力。
2.这是服务本土经济的需要
在泉州,相当比例的年轻人毕业后自主创业,把目光投向奶茶店或面包店等这类投资成本少、技术简单易学的行业。这些自主创业的“小老板们”兼投资人和伙计的双重身份。如果同时具备食品和会计知识,他们就能实现从“原材料进货—食品制作—账务结算”的自我经营一条龙的经营服务,通过在校的学科交叉融合学习,复合型知识能够成为他们创业的助力。
纵观泉州经济,食品行业占据半壁江山,晋江市就有“中国休闲食品之都”的美称,我们认为,无论是自主创业,或是企业应聘,大量的本地中职会计毕业生都将进入食品行业,如果他们能在学好本职会计知识的同时,适当增加食品专业知识的融入,比如:食品经营与管理、食品制作、食品卫生等,甚至跨专业取得证书,无疑是促进就业的一种有益尝试。
因此,既然市场有需求,就必然有动力去尝试。特别是“职教20条”出台之后,职业教育领域面临跨界、整合和重构的趋势。而当今社会上不同行业之间的坚固壁垒也正在逐渐被打破,各个学科之间交叉学习、彼此渗透正在形成一种趋势,新形势对青年人提出了更高的职业要求,因此,能否在中职学校的会计教学中加入“X学科”进行融合教学,缩短毕业生从校园到就业的零距离进入确实是一种有益探索。
二、中职会计专业和食品专业协同共建的途径
(一)运用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进行理论渗透
1.合理设置和选择植入的课程
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习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课程以后,基本掌握了会计基础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可以在二年级下学期或者三年级上学期的时候,植入食品专业的基础课程:食品经营与管理、食品制作等,让学生开始接触行业的知识,为进入食品行业做好理论的铺垫。刚开始的时候,可以以参加兴趣小组的形式让学生自愿报名进行组班,然后利用第二课堂的时间,请食品专业的老师进行理论课程知识讲授,同时安排实训课让学生学习蛋糕和奶茶等食品的制作,让学生通过学习理论和操作对食品行业的经营有直观的了解。在时机成熟和取得效果的情况下再扩展到所有学生,完成对所有会计学生的教授。当然,协同共建育人也不是简单地多上几门课,或者说简单将几门课混搭杂融,而是基于就业需要,有选择、有针对性地伴随着会计课程行业会计的授课进展自然地融入结合在一起。
2.会计实训课程有效地采用行业的案例教学
会计专业的关键是实操,案例教学是会计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学校的会计核心课程有第二年的下学期开设的成本会计、商品流通企业会计以及三年级的上学期开设的会计模拟实习等,这些课程除了教材有列出各种行业企业的案例以外,会计教师可以有选择性地引入食品经营企业的模拟案例,再结合泉州本土小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讲解和模拟实训,让学生融会贯通。例如:在学习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这门课程时,讲完了基本理论和账务处理,老师可以设计一份某咖啡厅的实训案例:从购进原材料咖啡豆,到领用咖啡豆进行产品制作,到销售成品咖啡出去并收回货款,整个咖啡厅运作成本和收入,學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行业熟悉和账务处理,最后得出成本和利润。这样的学习能使学生更直观,会计知识自然融入食品行业,实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3.利用认知实习、跟岗实践和顶岗实习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
中职学生是三年学制,为培养学生的校企实践能力,目前大部分学校在第一年会安排企业认知,第二年安排企业跟岗实践,第三年的下学期有半年的顶岗实习期。那么我们可以选择一些食品的相关行业,可以是食品制造企业,或者是食品经营的服务企业,让学生去认知、去跟岗和顶岗实践。学生通过接触企业,感受企业文化,将学习内容融入实践的业务中,把经营运作和账务处理一条龙地进行实战演练,提高了动手能力,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
(二)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实践探索与创新
在会计专业与食品专业协同育人的研究中,在学生已经具备相应的理论基础之后,会计学生可以借助学校的学生模拟经营实训场地来进行该项实践活动。以泉州华侨职业中专学校为例,学校的食品专业实训基地——校内“水吧”,自建成后一直以来都是食品专业的老师带领学生在进行模拟经营实训,完全可以利用这个基地进行专业共建协同育人的尝试,教师可以按以下的安排进行实践教学。
1.将一个班级的学生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10人左右,每一个小组成员任务分工,负责一周的“水吧”经营。老师在实训之前要先让学生了解开店的各种手续,交代各种安全注意事项。
2.每个小组独立完成一系列从原材料的采购,到各种奶茶、果汁等的制作,到现场的销售,以及每天的记账工作,进行“做中学”。食品专业的老师和财会专业老师及时对学生进行“做中教”,以便学生熟知流程。
3.会计专业的学生通过经营实践的锻炼,了解企业的运营,以及小店成本支出和收入的来龙去脉。学生可以结合泉州本地的税收政策进行账务处理、登记账簿、核算成本收入和盘点存货等,每周计算出利润成果,进行总结。这样的全盘实训利于学生将来成为一个了解企业运营和财务状况的精明的“小老板”。
(三)“1+X证书”制度下,鼓励会计专业学生积极考取食品专业的技能等级证书
2019年,教育部启动“1+X证书”制度的试点工作,鼓励职校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争取获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以更好地促进就业。目前,因为财政部取消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中职会计专业的在校学生也不符合条件参加初级会计师的考证,所以,中职会计学生出现了考证难的问题。如何找到解决的方法?伴随着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跨学科合作教学和研究已经成为高职和中职的共同趋势。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趋势的影响下,中职学校可以利用现有的资源和条件,让会计专业学生经过培训,取得食品专业的相关技能等级证书,例如“营养师”“面点师”之类的。多一样技能多一条出路,相信擅长动手能力的中职会计学生一定会认真学习,努力成为既会食品生产经营,又会算账记账的实用型人才。
三、实施的效果与反思
在跨专业融合协同育人共建的过程中,对于学生来说受益匪浅,一是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在就业方面的竞争力或自主创业的一体化便利;二是培养了学生多方位持续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从教师的角度来看,两个学科的共建,促进了老师的相互学习和互相借鉴,也提升了自己的综合能力;从学校的角度看,为办学提供了新视野、新思路,提高了办学能力,为泉州本土经济输送优质的人才。
教师在这个探索实践中,一定要改变教学观念,精心设计教学方案,选择合适融合的教学内容,用科学的方法耐心引导学生去接受不同的学科知识,在教学中应将教学内容自然融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學习新知识。
中职会计专业和食品专业的协同育人,共建融合是基于福建泉州本地的产业特点、学生的就业倾向和学校的专业资源而选择的。它不是简单地将食品专业知识作为点缀,也不能喧宾夺主,让会计专业的学生放弃本专业该掌握的会计理论而转学食品。我们要的是在学习会计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结合行业对食品行业的经营全貌和资金的运作、账务处理和财务管理熟悉了解,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一种有效的链接。
职业教育应当服务国家需要、市场需要,应当去不断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对接科技发展的趋势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会计专业的就业目前遇到了“瓶颈”,但职业学校根据本地经济发展的特点将会计专业和食品专业进行专业融合共建应该是一种非常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朱宇梅,陈平.商务英语和会计融合共建模式的探索[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7,5(33):146-149.
[2]赵军,陆启威.学科融合不是简单的跨学科教育:学科融合教育的实践和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2017(6).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