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域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实践探索与思考

2021-08-27 20:18王少俊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18期
关键词:校企职业院校实训

王少俊

[摘           要]  县(区)域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是新时代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是县(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迫切需要,是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职业院校应按照“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创新驱动,优化结构;标准引领,规范管理;强化特色,示范引领”的建设思路,建立“以政府为主导、行业为指导、企业为重要主体、院校为基础”四位一体的县(区)域公共实训基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支持,为行业企业创造新的效益增长点。

[关    键   词]  县(区)域;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思路;推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18-0036-02

公共实训基地作为职业学校技术技能培养和培训的一种新型组织形式,在提升劳动者职业素养和技术技能、促进社会充分就业、推进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仅就推进县(区)域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一、推进县(区)域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的背景

(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把职业教育摆在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要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充分调动各方面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积极性,带动各级政府、企业和职业院校建设一批资源共享,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中提出:重点面向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一批设备先进、技术超前、集产学研于一体的职业院校专业实习实训中心,建设一批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功能健全的区域性公共实习实训中心。因此,建设县(区)域公共实训基地,是顺应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提质培优的新要求,也是职业院校面临的新要求和新挑战,能够促使学校高质量发展。

(二)县(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新需要

随着县(区)域主导产业的不断壮大和高端产业的快速兴起,对技术技能人才的供需矛盾愈加突出,对技术技能水平要求越来越高,适应产业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培训成为县(区)域政府面临的两大艰巨任务,为顺应当前职业教育提质培优的要求,建成满足县(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培训的需要,满足职业技能教学研究、技能鉴定、技能大赛、技术研发和“双创”教育需要的公共实训基地,为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持,为行业企业培植新的效益增长点,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已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三)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新要求

当前我国现代制造业、现代农业和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导致技术技能人才紧缺,需要全力推动建设校企共建、共享开放的区域现代化、专业化、公益化、服务型实训基地,不断提升校企一体化育人水平和重点专业人才培养能力,快出人才,出好人才,这将成为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的新目标、内涵发展的新要求。机遇和挑战同在,职业院校只有科学规划建设,统筹优质资源,调整优化布局,创新运行管理模式,强化基地服务功能,提升基地服务水平,才能为企业员工、职业教育学生提升技术技能水平和企业提升人力资源素质提供有力支撑,实现职业院校可持续健康发展,更好地发挥引领、骨干和辐射作用。

二、推进县(区)域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路

(一)科学规划,分步实施

职业院校要充分调研论证县(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趋势,精准定位,科学制定基地建设发展规划、总体建设目标和分年度实施方案,形成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各方职责明晰、重点突出、梯次推进、成效日显的良性工作格局。通过分步驟计划实施,力争在对接产业发展、提升服务能力上取得突破。

(二)创新驱动,优化结构

坚持创新驱动,注重基地建设与管理模式探索和制度创新。在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优化基地建设与管理机制体制上求突破;在紧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优化基地资源配置上求提升;在持续推进兼职教师管理机制创新,优化基地教师队伍结构上求发展。以现代管理制度、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和优越的实验实训条件支撑人才培养和培训质量的不断提升。

(三)标准引领,规范管理

强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培训质量标准意识,以行业企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为依据,紧跟“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改革步伐,有效实施职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培训。将基地服务纳入地方公共服务体系,规范基地建设、运行、管理行为,有效运行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保障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培训安全、有序地正常开展。

(四)强化特色,示范辐射

遵循“一县一策、一地一案”的特色发展原则,形成基地优势和影响力。在建设发展中不断总结提炼,加强辐射推广和整体提升,加快推进新时代现代化公共实训基地建设,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劳动者培养培训提供有力保障。

三、推进县(区)域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的举措

(一)坚持政府统筹,精准定位,协调推进

县(区)域公共实训基地必须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将基地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融入产业转型升级各环节,统筹协调政府各部门齐抓共管、互动有力、高效运转。地方政府和发改委、经信委、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要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将基地建设与运行管理作为产业发展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基础,出台激励政策,建立社会、行业、企业等多元参与建设机制;加大基地建设政策优惠、资金投入、资源支持力度,协同建立产教融合信息服务平台,协调推进建设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的县(区)域公共实训基地。

县(区)域公共实训基地的职能是公共服务,核心功能是公共实训,只有通过政校行企紧密合作、产教研深度融合,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优质高效的运行机制,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按照整体规划、技术先进、资源共享、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特色发展的建设目标,才能成为县(区)域职业院校、社区学院、培训机构、行业企业、事业单位等城乡各类劳动者提供职业素养提升、技术技能训练、技能鉴定和竞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创新等服务的公共性、服务性、公益性、综合性技术技能实训中心。

(二)坚持行业指导,合理规划,科学推进

县(区)域公共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管理要建立完善的行业指导机制,不断提升行业指导能力。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组织应当根据行业特点要求和发展需要,指导基地规划建设,参与基地绩效评价。职业院校要吸收行业专家进入基地建设指导委员会,积极搭建行业指导平台,主动接受行业对基地建设与运行管理指导,推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培训与产业转型升级有机衔接。

县(区)域公共实训基地发展方向应该是充分利用“互联网+”,科学实施基地建设和运行管理信息化,通过建设涵盖模拟生产环境、模拟产品工艺、模拟实训操作等虚拟仿真实训环境和数字化资源库,创设基地信息化管理平台和网络化实训考核平台,最大限度地实现实训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广泛共享,利用大数据采集分析,为政府、部门提供人力资源建设决策服务,使基地成为绿色、开放、便捷、共享的现代化实训基地。

(三)坚持企业参与,产教融合,协同推进

全面落实江苏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充分调动企业参与县(区)域公共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企业重要的主体作用,不断提升企业价值。创新企业参与基地建设与运行管理的途径和方法,建立基地建设多元化、多渠道融资机制,鼓励企业以资金投入、设备捐赠等途径,合作、合资、独资等方式依法参与基地建设,重点面向地方主导产业、特色产业、高新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打造设备先进、技术超前、产教融合型实训中心。县(区)域规模以上企业要设立专门机构或安排专门人员定期到基地组织员工培训和对接人才培养,构建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全面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見,研究制定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激励措施,吸引区域优势企业参与协同育人和合作共建共享公共实训基地。全面推行面向行业企业真实生产环境下的行动导向培养模式,做精、做实现代学徒制或企业新型学徒制,推进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和培训全过程,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与培训全过程。

(四)坚持学校主体,创新发展,聚力推进

职业院校是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的基础,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一要根据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产业结构升级和行业发展趋势,编制体现规范化、信息化、集约化、特色化的区域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规划。二要创新校企合作方式,建立政行企校合作共建、职责明确的建设发展机制,共育人才、共同管理的运行管理机制,产教融合、资源共享的创新服务机制。三要建立以地方支柱产业和学校优势专业(群)为纽带,广泛吸纳地方骨干企业、科研院所、普通高校参与,覆盖学校所有专业、辐射地方产业发展的职业教育集团,吸纳合作关系紧密、稳定的企业代表加入理事会,参与基地重大事项的审议。四要建立适应开展校企共建基地的教学组织方式和管理制度,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健全质量评价制度,为合作企业的人力资源转化和技术改造升级提供支持与服务,增强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技术和产品研发的能力。

职业学校应把公共实训基地建设作为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方面,以基地建设为抓手,集聚优质办学资源,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专兼教师队伍建设,积极争取政府政策支持,依托产业园区、骨干企业,建设特色鲜明、功能健全、开放共享的公共实训基地,不断提升学校办学的核心竞争力和吸引力。

总之,建立“以政府为主导、行业为指导、企业为重要主体、院校为基础”四位一体的县(区)域公共实训基地,是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培训的需要,是技能教学研究、技能鉴定、技术创新和创业教育的需要,是县(区)域全体劳动者终身学习的平台,将有力促进职业教育培养和培训更好地为提升县(区)域全体劳动者职业能力和发展区域经济服务。

编辑 张 慧

猜你喜欢
校企职业院校实训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浅析职业院校实训中心管理机构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