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巧琴
[摘 要] 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强调在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新时期背景下,加强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必然要求。基于此,围绕隐性教育视角下的高职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展开探讨,简要介绍了隐性教育的特点及应用的必要性,详细探讨了在思政教育中应用隐性教育的策略和途径。
[关 键 词] 隐性教育;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0-0166-02
随着新课改政策的深入实施,高职院校对人才的培养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传统应试教育理念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新时期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教育工作更加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在当前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情况之下,对高职院校学生而言,隐性教育显然能够得到更好的效果。
一、隐性教育的特点
(一)教学方式隐蔽
隐性教育主要是针对传统显性教育而提出的,与显性教育相比,隐性教育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弱化了教学方式和教学过程中的针对性,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融入实践活动,减少单纯的理论灌输。这种教学方式隐蔽性极强,能够使学生在活动或者实践的过程中亲身感受、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二)教学过程渗透
隐性教育主要是通过各种隐蔽的方式和途径实现对学生的教育,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实现教学的过程,实現对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引导和渗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感悟,从中领会一定的道理,整个教学过程就是思想道德观念逐步渗透的过程,因此隐性教育具有极强的渗透性。
(三)教学形式丰富
显性教育强调书本以及课堂的作用,因此,其主要教育的场所被局限在课堂当中,而隐性教育的教学形式相对较为丰富。此外,传统教学模式下,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通常是单向输出,由教师传输给学生,而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地位。隐性教育则将这种单向传递转变为双向互动,而且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聊天、实践活动等各种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参与感,进而实现隐性教育。
(四)教学效果持久
显性教育主要是教师将知识和道理强制性地灌输给学生,而隐性教育则是通过各种活动,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去感受和体验,并从自己的角度进行观点的总结,整个教学过程以及获得知识的过程学生始终占据一定的主动性,在此情况之下,学生对于自身获得的知识更加信赖,能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也就更加持久[1]。
二、在思政教育中应用隐性教育的必要性
(一)当前社会环境的要求
随着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行业得以蓬勃发展,当前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和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程度的改变,而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当前网民数量中占有较大比例,其受到互联网的影响不言而喻。在新媒体的支持下,国家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升,在提高我国与世界之间的交流合作频率的同时,也使各种文化和思想在媒体平台中泛滥呈现,对高职院校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产生了影响,在此情况下,就需要加强对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而传统显性教育难以获得相应的效果,需要不断开发新的教育模式,积极应用隐性教育。
(二)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目前,“00后”学生占主导,思想方面、生活方面个性明显,其对于独立和自由的追求是十分强烈的,因此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不仅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甚至可能还会适得其反,使高职学生产生一定逆反心理以及厌烦情绪,难以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的有效性。在此情况下,高职学校就需要结合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创新开发新的教学方法,积极应用隐性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参与度,并以此提高其积极性。
(三)弥补显性教育的不足
面对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情况,需要在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综合应用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方式。显性教育即课堂教学,是思政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的必要手段。但是,由于显性教育的特殊性,难以使思政教育工作全面有效地覆盖到每一位学生,在确保教学效果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疏漏,因此,需要科学合理地应用隐性教育方式来弥补显性教育的不足之处,将两种教育方式进行有机融合,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2]。
三、在思政教育中应用隐性教育的策略和途径
(一)积极应用新媒体信息技术
在当前信息时代背景之下,新媒体的发展充分发挥出了互联网的作用,不仅极大程度上改变了信息发布和传播的方式,而且新媒体以及互联网技术已然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此情况之下,大学生作为我国网民数量最多的群体之一,与互联网和新媒体之间的关系是十分紧密的。因此,想要在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落实隐性教育,就需要加强对新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学生熟悉的网络环境和新媒体平台实施思政隐性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高职学生。
例如,当前手机已然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不仅能够在各种社交软件中实现信息的沟通和交流,而且还能够通过各种新媒体平台接受大量的新闻信息,拓展视野。对此,思政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这一特点,主动观察近期学生关注的网络舆论和要点新闻,并将其引入思政教学中,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激发学生发表个人看法和观点的积极性,加强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建立微信公众号和官方微博账号等,实时向学生传递相关热点新闻,并以互动和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以新媒体社交平台为桥梁,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交流的渠道,建立师生之间的良性沟通机制,落实隐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