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同“万丈高楼平地起”,语文学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中都至关重要。高中语文课程要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还要能够帮助学生发掘其自身潜能,以促进其更加深刻地了解自己,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并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更多的人才。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我们对有效教学的相关研究以及思考,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加有效率地在高中课堂上进行教学,从而降低在教学上所消耗的成本。所以我们现如今就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展开探讨具有深远的意义及影响,其次对高中课堂的有效教学展开探讨也有助于教师提高其自身的基础教学技能,使其在专业水平以及技能上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促进其在教学方式上进行改革以及创新。而对自身的教学行为以及课堂模式进行不断的思考,可以让教师自发地进行改变,进一步激发其主观能动性,自主地创新知识传授的方式。与此同时也能够激励教师不断地学习新的技能和知识,为教学奠定深厚的基础。
二、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概述
(一)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内涵
一方面来看,如果在课堂的教学中不能为学生带来任何有意义的提升以及影响,就可以认为课堂是无效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主要以学生的发展进步为基础进行,一切的目标以学生技能的提升以及相关发展空间的扩大为基础进行展开。另一方面我们应该以教学规律作为基础开展有效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帮助学生促进其自身技能的提高,以完成我们的教学目标。除此之外,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思维发展也是我们在教学发展中的重中之重,所以,我们还应当以注重其身体健康为前提开展相关的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以促进学生的长期发展目标,以肩负为国育才的使命来完成有效教学。
(二)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特征或表现
与外国学者对有效教学涵义的认识相对应,我国学者对有效教学的特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特质的有效性上。例如,肖川教授认为有效教学的特征是:教师的讲授具有鲜明的方法论意识,能够给学生以广博深厚的文化浸染,教学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的经验系统,重视教学过程应该具有探索性和交往性。魏红、申继亮教授采用特定的教学评价量表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对教学工作认真负责、教學表达清楚、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点、教学重点难点突出、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是对评价教师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的特征。还有学者将有效教学的特征推广到有效教师的能力结构或素质结构。例如,杨秀清教授认为,教师的积极倾听能力是有效教学的基本心理能力,教师的批判反思能力是有效教学的根本指标,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有效教学的动力保证。
三、当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不能够调动学生的有效思维
促进学生进行有效思维的方法和策略中,设计问题无疑是最重要的一种。而有效思维有是与特定实践活动相联系的。但是,经常会看到教师频繁地使用“为什么”“怎么”之类提问,学生在课堂根本来不及思考;又过多地使用“对不对”“是不是”等选择性问句,因为太容易,学生根本不用思考。这样的提问到头来启而不发,久而久之,会让学生没有主见,只答不思,只听不悟,难以发展、激活思维,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相反却窒息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事实上,提问过多不仅烦琐费时,而且会导致学生随大流,增大回答问题的盲目性,使课堂教学的重点不能突出,难点得不到解决,从而影响教学目标的完成。提问应尽量做到既科学又经济,努力达到“多一问嫌多,少一问不足”的绝妙境界,从而保证教师提问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有效思维发展。
(二)不能够明确教学目标
思维型教学的目标指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四个维度: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品质、文化传承与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
在创新型、思维型课堂的标准下有些教师完全将主体放在学生身上,将所有权利归于学生,教师不能够或者觉得不需要用恰当地列举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唤起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不能运用观察和实验展示有关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现象和过程;联系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进行教学。走向了一个极端,一切内容交给学生进行自主建构,甚至让学生自己创建教学目标,而教师则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使得学生在相关的教学目标上没有人进行监督以及把关。整个课堂呈现出一种教学目标模糊或者无目标的现状。而教师在此过程中也没有尽到相关的责任,如果任其发展,教学目标以及概念会越来越不明确,那么对其相关素养的养成也会造成一定的阻碍。除此之外,有些教师对于其相关的教学目标设定并不认真。不重视其相关目标的确立。对学生的相关基础以及兴趣并不了解,对知识的切入点存在模糊的问题,将所有知识以及知识点笼统概括,并不突出其相关难点和兴趣点。使得学生对其没有产生兴趣,以及不能够深入了解,由此直接促成了学生的课堂效率不高。
(三)不能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比如问题情境、探究情境、互动情境等,都可以促进课堂的有效教学。而课堂教学进行的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在课前会对教学实施细节进行具体安排和设计,甚至老师该说什么话,学生会怎么回答,要怎么回答等,这就是我们所讲的“预设”。但是,新的思维型课程理念更强调认知冲突后的课堂“生成”,即教学过程的建构与成长,是师生与具体的教学情境发生交互作用,是师生、生生在交往与对话中产生的超出教师预设之外的新情况、新问题。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死抠自己教案或课件的现象比较严重,“穿新鞋走老路”,固守传统,重预设而忽视生成;或一味地将学生往自己预先设计的程序里拉,往设计好的标准答案里套,导致课堂教学出现尴尬和失控的局面。这样的形式化的教学,不是有效教学,更没有真正地考虑学生的发展。
四、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建议
(一)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如何提高高中语文的课堂有效教学,我们应该在实际情况中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认知、思维特点以及具体教学内容的特征,将课程目标进行明确的分解细化,落实到每一节课上,让每一堂课都有重点,每一节课能完成一到两个教学目标,让每一节课能让学生有所得,有期待。设想一下,这样坚持下来,学生就可以扎实地掌握相关知识,提升品德修养、审美情趣,并且促进其自身人格的发展及个性的变化,整体实现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关注教学效益
学习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需要学生主体怀抱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明确的学习目标。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任何强迫或外力干涉下所进行的学习,那都是无效的、无益的,无法实现主观认识上的任何改变。我们应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注重教学的效益,真正让学生想学、乐学,沉浸在知识获取的愉悦之中,是我们始终追求的目标,也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任务之一。
(三)关注准备策略
在准备过程中把握教材特点,明确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我们要注重课前的准备过程,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的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对学生的发展角度看,有效教学能够极大地促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自身发展上有更大的空间,提升其学习兴趣以及对学习的渴望和对课堂的认可。从对教师的发展看,有效教学的要求和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师的技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教师的潜能。从思维型课堂和新课程改革的方面上来看,有效教学是我们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并且与课程改革相辅相成——如大浪淘沙,优胜劣汰,摒弃老旧的教学模式,促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促进基础教育早日达到新境界,开创新局面,为进一步提升国民的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刘瑜,硕士,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