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亮程
一只八条腿的小虫,在我的手指上往前爬,爬得极慢,走走停停,八只小爪踩上去痒痒的。它停下的时候,就把针尖大的小头抬起往前望,然后再走。我看了觉得可笑。它望见前面没路了吗?竟然还走。再走一小会儿,就是指甲盖,指甲盖很光滑,到了尽头,它若悬崖勒不住马,肯定会一头栽下去。我正为这只小虫的短视和盲目好笑,它已过了我的指甲盖,到了指尖,头一低,没掉下去,竟从指头底部慢慢悠悠地向手心爬去了。
这下该我为自己的眼光羞愧了,我竟没看见指头底下还有路,走向手心的路。
人的自以为是使人只能走到这一步。
虫子能走到哪里?我除了知道小虫一辈子都走不了几百米、走不出这片草滩以外,我确实不知道虫子走到了哪里。
一次我看见一只蜣螂滚着一颗比它大好几倍的粪蛋,滚到一个半坡上。蜣螂头抵着地,用两只后腿使劲往上滚,费了很大劲才滚动了一点点,而且,只要蜣螂稍一松劲,粪蛋就有可能再滚下去。我看得着急,真想伸手帮它一把,却不知蜣螂要把它弄到哪儿。我朝四周看了一圈也没弄清哪儿是蜣螂的家,是左边的那棵草底下,还是右边那几块土坷垃中间。假如弄明白的话,我一伸手就会把这个对蜣螂来说沉重无比的粪蛋轻松拿起来,放到它的家里。我不清楚蜣螂在滚这个粪蛋前,是否先看好了路,我看了半天,也没看出朝这个方向滚去有什么好去处,上了这个小坡是一片平地,再过去是一个更大的坡,坡上都是草,除非从空中运,或者蜣螂先铲草开一条路,否则粪蛋根本无法过去。
或许我的想法天真,蜣螂根本不想把粪蛋滚到哪去。它只是做一个游戏,用后腿把粪蛋滚到坡顶上,然后它转过身,绕到另一边,用两只前爪猛一推,粪蛋骨碌碌滚下去,它要看看能滚多远,以此来断定是后腿劲大还是前腿劲大。谁知道呢?反正我没搞清楚,还是少管闲事。我已经有过教训。
那次是一只蚂蚁,背着一条至少比它大二十倍的干虫,被一个土块挡住了。蚂蚁先是自己爬上土块,用嘴咬住干虫往上拉,试了几下不行,又下来钻到干虫下面用头顶,竟然顶起来了,摇摇晃晃,眼看顶上去了,却掉了下来,正好把蚂蚁碰了个仰面朝天。蚂蚁一骨碌爬起来,想都没想,又换了种姿势,像那只蜣螂那样头顶着地,用后腿往上举。结果还是一样,但它一刻不停,动作越来越快,也越来越没效果。
我猜想这只蚂蚁一定是急于把干虫搬回洞去。洞里有多少孤老寡小在等着这条虫呢?我要能帮帮它多好,或者,要是再有一只蚂蚁帮忙,不就好办多了吗?正好附近有一只闲转的蚂蚁,我把它抓住,放在那个土块上,我想让它站在上面往上拉,下面的蚂蚁正拼命往上顶呢,一拉一顶,不就上去了吗?可是这只蚂蚁不愿帮忙,我一放下,它便跳下土块跑了。我又把它抓回来,这次是放在那只忙碌的蚂蚁的旁边。我想是我强迫它帮忙,它生气了。先让两只蚂蚁见见面,商量商量,那只或许会求这只帮忙。这只先说忙,没时间。那只说,不白帮,过后给你一条虫腿。这只说不行,给两条。一条半。那只还价。
我又想错了。那只忙碌的蚂蚁好像感到身后有动静,一回头看见这只,二话没说,扑上去就打。这只被打翻在地,爬起来仓皇出逃。也没看清咋打的,好像两只牵在一起,先是用口咬,接着那只腾出一只前爪,抡开向这只脸上扇去,这只便倒地了。
那只连口气都不喘,回过身又开始搬干虫。我真看急了,一伸手,连干虫带蚂蚁一起扔到土块那边。我想蚂蚁肯定会感激这个天降的帮忙。没想到它生气了,一口咬住干虫,拼命使着劲,硬要把它再搬到土块那边去。
我又搞错了。也许蚂蚁只是想试试自己能不能把一条干虫搬过土块,我却认为它要搬回家去。真是的,一条干虫,我会搬它回家吗?
也许都不是。我这颗大脑袋,压根不知道蚂蚁那只小脑袋里的事情。
(选自《小学生群文读本:六年级》,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17年版)
品读
这是一篇饱含哲理的散文。整篇文章由三个和虫子有关的小故事串联而成。文章一开头就直接切入故事,作者起先嘲笑小虫的短视和盲目,结果被“打脸”,也由此发出“人的自以为是使人只能走到这一步”的感叹,引出主题,直接点明了人自以为是的局限性。文中的三个小故事是采用倒叙的方式来讲述的,三个故事的叙述越来越详细,人自以为是的程度逐渐加重,对人的嘲讽和批判也是逐层加深,由此达到深化主题的目的。
整篇文章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叙述,使虫子们具有了人的思想和行为。文章的另一大特点就是作者丰富的想象力,比如作者想象两只蚂蚁讨价还价的场面—“这只先说……”“那只说……”,一方面生動有趣,让我们体会到作者当时的“代入感”,另一方面又极富讽刺意味,说明人在用自己功利世俗的想法去揣度蚂蚁。
本文的标题叫《走向虫子》,实际上是人通过靠近虫子来重新认识自己,文中流露出的更深层的意义值得我们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