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2021-08-27 21:06穆兆勇
新湘评论·下半月 2021年8期
关键词: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党的领导

穆兆勇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也开启了党的政治建设的历史新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在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推动党的政治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积累了新的宝贵经验。

“解放思想是当前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重新恢复和确立党的思想路线

粉碎“四人帮”后,举国欢腾,百业待举,人心思变。但当时“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党和国家工作出现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针对这种状况,邓小平抓住决定性环节,从端正思想路线入手进行拨乱反正,提出要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率先批判“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1978年5月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引发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在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领导和支持下,这场深刻而广泛的思想解放运动成为正本清源、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在1978年底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邓小平作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鲜明提出:“解放思想是当前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随即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確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的十二大把党的思想路线写入党章,明确:“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思想路线正确与否决定着党的事业的成败。正如邓小平指出的:“思想路线不是小问题,这是确定政治路线的基础。正确的政治路线能不能贯彻实行,关键是思想路线对不对头。”

在邓小平的亲自主持下,我们党系统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新中国成立后32年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系统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经验,“解决了科学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根据新的实际和发展要求确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这样两个相互联系的重大历史课题,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实践和理论,坚决顶住否定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的错误思潮,为党和国家发展确定了正确方向。”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远见卓识和政治上的高度成熟。

“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坚定执行、坚决捍卫党的基本路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针对拨乱反正中出现的错误思潮,1979年3月,邓小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中,把我们党一贯坚持和强调的思想政治方面的原则概括为四项基本原则,强调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响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深刻回答了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走什么样的道路这一全党和全国人民最为关心的重大问题。深入总结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经验,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完整地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制定了“三步走”现代化发展战略。实践证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保证全党坚定执行、坚决捍卫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是新时期党的政治建设最重要最根本的任务。1989年政治风波发生后,邓小平明确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包括发展战略的“三步走”没有错;党的十三大概括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没有错,要“照样干下去,坚定不移地干下去”。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上,江泽民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和基本政策没有变,必须继续贯彻执行。在这个最基本的问题上,我要十分明确地讲两句话:一句是坚定不移,毫不动摇;一句是全面执行,一以贯之。”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的南方谈话,贯穿了一个鲜明的中心思想,即必须坚定不移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放开手脚,大胆试验,排除各种干扰,抓住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邓小平强调:“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重新恢复和确立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同时,决定健全民主集中制,健全党规党法,严肃党纪。经过这次全会,邓小平成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取得了组织路线拨乱反正的最重要成果。在领导推进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们党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深入思考“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的问题。1980年邓小平重申“党应该是一个战斗的队伍,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应该是统一的、有高度觉悟的、有纪律的队伍。”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了“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的目标,并把“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写入党章总纲。“坚强核心”的目标,坚持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和奋斗目标,集中体现了党的历史地位和政治使命,体现了围绕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建设党的要求,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指明了方向。

坚持党的领导,关键是要回答好怎样坚持党的领导问题。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强调:“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指出:“怎样改善党的领导,这个重大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不好好研究这个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坚持不了党的领导,提高不了党的威信。”为此,1980年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重新设立中央书记处,加强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同年8月,邓小平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讲话,明确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废除干部领导职务实际上存在的终身制;确立并贯彻干部队伍建设“四化”方针,加快选拔中青年干部的步伐。党的十二大通过的新党章,规定了加强党的建设的三项基本要求,明确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党中央下大气力聚精会神抓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邓小平反复强调和深刻阐明了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的重大意义,指出“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最关紧要的是有一个团结的领导核心”。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障,也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必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成立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明确其基本任务是维护党规党纪、切实搞好党风,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此后,党中央作出《关于高级干部生活待遇的若干规定》《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要求高级干部带头恢复和发扬党的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1980年11月,陈云提出了“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重要观点,强调党风问题必须抓紧搞,永远搞。同年12月,邓小平把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战争中形成的革命精神概括为“五种革命精神”,即:革命和拼命精神,遵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他强调,如果一个共产党员没有这些精神,就决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

为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从1983年10月开始,用三年半时间在全党分期分批开展了以统一思想、整顿作风、加强纪律、纯洁组织为基本任务的全面整党,对解决“文化大革命”遗留下来的党内思想、作风、组织不纯和纪律松弛等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近期做几件群众关心的事的决定》,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开展反腐倡廉建设,坚决同腐败现象、腐败分子作斗争,保持和发展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制定和贯彻执行《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为切实搞好党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增强党的團结和战斗力,1980年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党的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并向社会公布。《准则》提出了十二条党内政治生活的准则,强调坚持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是党内政治生活准则最根本的一条,必须坚持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反对思想僵化,反对一切从本本出发,反对和批判否定四项基本原则的错误观点;强调集体领导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之一,必须坚持集体领导,反对个人专断;强调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必须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强调要坚持党性,根绝派性;强调要讲真话,言行一致;强调要发扬民主,正确对待不同意见;强调要保障党员权利不受侵犯;强调选举要充分体现选举人的意志;强调要同错误倾向和坏人坏事作斗争;强调要正确对待犯错误的同志;强调要接受党和群众的监督,不准搞特权;强调要努力学习,做到又红又专。

《准则》深刻总结党内政治生活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突出党在政治上的要求,既对当时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又对党在长期实践中取得的宝贵经验进行了归纳,既重申了党的优良传统,又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增添了新内容,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准则》的公布和实施,对于恢复和健全党内民主、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严肃党的纪律、促进党的团结,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准则》总结了历史上党内政治生活的经验教训,把党章的有关规定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具体化,是从制度上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党的政治建设发展历程上一座里程碑,具有开创性意义。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三研究部副主任)

猜你喜欢
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党的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
学习百年党史 坚持党的领导
邓小平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径选择
履职尽责 主动作为 在坚持党的领导下发挥人大作用
试论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保证“十三五”规划的顺利实施
从建设“工农兵”文化到大众文化的崛起
红色读物
邓小平“怕”回老家
我国国防建设理论的重大发展(一)——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