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林奇遇记(夜探西双版热带雨林之一)

2021-08-27 18:24张海华
浙江林业 2021年6期
关键词:蛇类博物西双版纳

张海华

2014年夏天,即我女儿小学毕业的那个暑期,那年7月中旬,我们一家三口到云南西双版纳,这次长途旅行不是普通的旅游,而是一次“博物旅行”。我们很少游览各种常规景点,也没有去看当地特色演出,而是花更多时间去观察热带雨林中的蛙类、蛇类、鸟类、兰花等各种奇妙的物种,特别是夜探雨林,带给了我们非常难忘的体验。

说起来,这次事先并不曾经过周密计划的博物旅行,是一连串的巧遇加奇遇组成的。具体是怎么回事?且听我一一道来。

他乡偶遇故知

为了便于机动行事,我先在网上向租车公司预订了一辆车。当我们从宁波飞到西双版纳机场,马上就拿到了车,然后全程自驾,当日就赶到了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所在的勐仑镇。

刚到植物园,就遇到了一个人。可以说,这次邂逅成了这次旅行的一个最有趣乃至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如果没有这次遇见,就没有接下来的那么多故事,夜探雨林的成效也肯定会大打折扣。

那天中午,我们一家三口逛植物园,这个园子非常大,但我没想到,园内几乎没什么餐饮店。正当我们饥肠辘辘,彷徨无计的时候,一个小伙子飞快地骑车而过,我马上大声喊住了他,向他打听吃饭的地方。一聊起来,他听说我网名叫“大山雀”,居然马上说他曾经见过我。这让我大吃一惊。原来,几年前的国庆节,在江苏南通市的海边,这位名叫顾伯健的小伙子还是名大三学生,也喜欢观鸟。当时他在海边见到我,对我拍鸟的“大炮”(超长焦镜头)很好奇,曾经帮我扛过“大炮”。而当时,他已经是中国科学院植物所的研究生,在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做学问呢。顺便说一句,这位小顾,因为热切呼吁保护濒危的绿孔雀,到2017年已经成了国内生态保护圈子里的名人。

他乡遇故知,分外亲切。有了小顾带路,当天的中饭自然顺利解决了。而且,对于我来说,更重要的是找到了一个熟悉当地情况的向导。

夜拍国内最罕见竹叶青

当天晚上,我和女儿航航,小顾,还有来自香港大学的一位读生态学的女研究生小九,总共4人,驱车十几公里,来到一片热带雨林。

走过横跨溪流的已经有点破烂的吊桥,刚进入林中小路,航航就说:“看,有只鸟儿在睡觉!”大家都抬头,果见一只黑冠黄鹎停在很低的树枝上在歇息。我们的说话声惊动了它,一开始它还懵懵懂懂,搞不清楚状况,后来感觉不妙,立即飞走了。

接下去,我们在小路两旁接连见到了十几条竹叶青蛇,那密度简直可以用“三步一哨,五步一岗”来形容。这种毒蛇通体碧绿,相当漂亮。而且,它们性格温柔,都是非常安静地待在路边石头上,或缠绕在小树枝上,头朝下,守株待兔,等待捕食的机会。我问小顾,这是哪一种竹叶青蛇?按照蛇类的分布区域来看,会不会是冈氏竹叶青?但小顾表示不知确切答案。

国内分布的竹叶青蛇有多种,分布最广、也最常见的是福建竹叶青,我在宁波拍到过好多次,其他还有白唇竹叶青、冈氏竹叶青等。但直到2015年年底我才确认,在西双版纳雨林中拍到的那种竹叶青,名为坡普竹叶青,是2015年发表的中国蛇类新记录,也是国内分布最少的竹叶青。

女儿成了我的灯光助理,她帮我拿着一支被无线引闪的离机闪光灯,配合相机顶上那支主灯给拍摄对象补光。闪光灯打扰了竹叶青蛇,但它们没有任何攻击姿态,而是无奈地转身进入灌木丛躲了起来。

慢慢行走,具有极好伪装色的丽棘蜥、各种色彩艳丽的蛾子、溪流边的蛙类……都吸引了我们的目光。

临近午夜,我们开始返回,在退出雨林来到吊桥边的时候,大家特意关闭了头灯、手电等所有灯光,静静体会这犹如原始洪荒时代的黑夜。此时,星斗满天,山风阵阵,脚下是奔腾的潺潺溪流,水声、蛙鸣、虫鸣合奏出最纯朴的音乐。

飞蜥与大壁虎

次日晚,小顾又带着我夜探版纳植物园中的绿石林景区。刚进入景区栈道,小顾就说:“看,一条飞蜥!”手电一照,果然见到一条长十几厘米的绿色蜥蜴,它正沿着大树的主干从上往下慢慢走。起初,我觉得它与平常的蜥蜴并没有太大的不同。后来,估计是因为受到了我们闪光灯的惊扰,它跳到了地面,这时我看到,它的腹部仿佛一下子变宽了。原来,这变宽的部分,正是其翼膜的一部分。

飞蜥是一种形态较为奇特的蜥蜴,体侧具有多对由延长的肋骨支持的翼膜。飞蜥常在树上活动,比较少下到地面。在树上爬行觅食昆虫时,翼膜像扇子一样折向体侧,而在林间从高处往低处滑翔时,其翼膜就会向外展开,以增加空气的浮力。它在滑翔时可改变方向,但不能由低处飞向高处。

继续前行,忽然见到一只大壁虎。当时它正在栈道边缘活动,当手电光照过去的时候,它就机灵地躲到了林中栈道下。我们钻入栈道下,只见这只大壁虎身体粗大,比成人的手掌还长得多。仔细看它的头部,灰绿的底纹上面遍布橙黄的斑点,瞳孔跟一些蛇类一样是竖的,虹膜遍布细纹,看上去就像是外星生物。

后来才看清楚,这只大壁虎刚蜕过皮,身上还残留着老的皮,因此身體还比较娇弱,行动不是特别灵活,由此才给了我们近距离拍摄的机会。大壁虎俗称蛤蚧,由于是著名药用动物的一种,长期以来被大量捕捉,野生资源急剧减少,目前已成为濒危物种。

随后,在一棵大树的树干上,见到了一只正在捕食的凶猛的大蜘蛛,可惜我叫不出它的名字。它从头至尾长约5厘米,但如果在横向上测量其两侧的足伸展后的总宽度的话,显然会超过10厘米。而且,它的几对足都长满了毛,甚至还有几个尖刺,看上去令人不寒而栗。这样的大蜘蛛在前一个晚上我们刚见到过,当时它逮住了一只泽陆蛙,正在享用美餐。而眼前这只,则逮住了一只蟑螂,也在大快朵颐之中。跟普通结网捕食的蜘蛛不同,看样子这种蜘蛛是在自由移动中主动出击去捕猎的。(未完待续)

旅行的方式有很多种,而最近几年,博物旅行在国内正悄悄地流行开来。

大家知道,博物学在中西方都有很久远的传统。孔子云:读《诗经》,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诗经》里的很多歌谣来自民间,那些“草根诗人”对于身边的动植物的描述与吟唱,本身就是很好的博物观察内容。因此,后世之人学习《诗经》,可以从中学到不少有关动植物的知识。

19世纪,西方的博物学发展最为光彩夺目。无数博物学家来到世界各地进行探险,采集、描述了大量动植物标本,撰写了大量著作。

到了当代,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博物学逐渐衰落。但是,急剧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也催生了更多人对回归乡土、亲近自然的渴望,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能在业余时间离开钢筋水泥的都市森林,去乡野之间享受蓝天,欣赏野花,听听鸟鸣与蛙声。

无论是观鸟、赏野花、认识昆虫,还是夜探自然等,都是博物旅行的方式。通过这些方式,旅行者的面前仿佛打开了新的观察世界的窗户,大自然的呈现乃显得如此多样与别致,而旅行者的心灵也常常由此得到感动与净化,很多世俗的烦恼在不知不觉间烟消云散。

可见,博物旅行是一种结合了知性与“野性”的旅行方式,让人们在跋山涉水的同时,从博物学的角度、以孩子般的眼光和心性认识大自然,从中获得发现和体验的乐趣。

猜你喜欢
蛇类博物西双版纳
灭绝恐龙的灾星竟是蛇类繁盛的福星
灭绝恐龙的灾星 竟是蛇类的福星
基于YOLOv4的蛇类图像识别
西双版纳可直航柬埔寨暹粒
博物馆奇妙页
经济蛇类养殖与开发利用
Beijing Diabolo Museum
泼水咯
Forbidden Money
天津宝成博物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