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沽
一
闽地山高峰险,盘亘逶迤,浓雾祥云拥簇缭绕,那些湍急的河流与精致的盆地似乎仅为大山的装饰,为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信手点缀。巍巍武夷山自西北向东南斜行,如一把天造神笔画下省界,又如一位万世慈母在深情地召唤着远方迷茫的孩子。那些从中原一带进入闽地或避乱或讨吃的先民,成为这一块土地上种种姓氏的肇端。一条条古道,在无数先民反复的踩踏中脱胎、降生,指引着后来人入闽寻根的方向。
自古闽道难,有多难?从空中俯瞰,茫茫闽地全是由群山挤压而隆起的皱褶,而闽中、闽西两大块大山带骨架又凌驾于群山之上,形成无数道更近于蓝天的皱褶。一条条古道,宛如众仙女抛下的彩带穿河越谷蜿蜒起伏于群山之间,道上有孤寂的山风,有凄凉的细雨,有饥饿的猛兽,也有孑行的身影,无不沐浴着晨起的天光和夜升的月华。闽道难,从清初官员给凭、领凭、赴任的期限中,不难窥见行走闽蜀两地大致相当的期限,怪不得有“更难于蜀道难”之说。
“古道者,古来人世跨空移时、运往行来之途;贯朝穿代、纫忧缀乐之线。”古往今来,古道的最大功能莫过于“运往行来”,在近百年前的那一段烽火连天的岁月中,一条条古道又宛如一根根绷紧的琴弦,奏出一曲曲铿锵的红色旋律,为后来人的脚步留下无数可触摸的印记。
二
在上杭客家族谱博物馆,我从一部部厚重的谱牒中,触摸到客家先民入闽的足迹,循着老去的足迹,听到茕茕的足音。那一条条迂回曲折的入闽古道,俨然是堪舆家摆放在省界的一个大罗盘,指针的方向正是祖国东南方的八闽大地,指引出客家先民砌灶筑屋延续烟火的福地。客家先民与大自然抗争与命运博弈的背影,折射出的一幅幅铮铮铁骨无不鲜活于发黄的纸上。
汀江,这一条客家人的母亲河,从武夷山南段木马山北坡聚百泉而出,一路咆哮奔腾而踅入长汀,经闽、粤、赣三省地力杆秤的称量洗练,进入永定后一改桀骜不驯的秉性,流淌成一条静静的河,宛如一位性格内敛的淑女。“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那缓缓的流水承载着从学堂飞出的诗意。遥想当年,临江楼有一个商业化的名字叫“广福隆”货栈,栈前是一条质朴的古道。道边金黄色的野菊花灿烂怒放,似乎是迎来送往一批批行于水道上的商贾宾客。信步进栈,厅小梯陡,老迈的梯板已经被一双双脚板磨出深深的凹痕,楼上东厢房就是这位伟大的诗人、思想家、军事家、革命家的起居室。很难想象,“战地黄花分外香”的歌声就从这一陋室传唱大江南北,燃起革命者心中的热火。我一梯一梯地沿着咯吱咯吱的梯板上下楼,仿佛看到前方的水西渡、将军桥、瑞金、延安、西柏坡……这让我想起韶山冲那一座茕茕孑立的老屋,她那被岁月磨出凹痕的梯板,也該糅入一抹永不褪色的红吧。
沿水而上,不远处是一座始建于明代的石城门——阳明门,门前有花岗岩干砌的古码头。踱步古码头,很容易让人想起“致良知”的阳明心学,所谓“无善无恶”“有善有恶”“知善知恶”“为善去恶”云云,皆在脑海中沉浮。放眼渺渺汀江,昔日点点鱼帆尽在眼前。古码头上有一株古榕树,树下有棋台,摆棋对弈,上有榕树遮阳,下有流水乐章,近有红色小调,远有争鸣百舸。那小小的棋盘上,有难以越过的楚河汉界,又有可供大队车马飞驰的纵横古道,许多划时代的战略智慧就从这一博一弈的棋子下诞生。古榕树有多古?我无法臆想,仅知道那年刮台风,古榕树轰然倒下,满城妇孺老幼为之悲戚。一位老者将自家的一株古榕树捐献出来,承接起树下的故事,延续着代代人传唱的红色小调。
连接古码头与江边公路的是一段长仅数十米的石砌古道,这段连接水陆古道的枢纽恰如一位诉说历史的老者,同行的作家们来来回回走了多趟,或许他们的脚掌已经触动古道跳动的脉搏,返回时个个都显示出一幅兴犹未阑的样子。
三
金砂古木督,田坎高过屋
丈二田坎,尺二田腹
牵牛唔过,手耙脚碌
唔崩就唔崩,一崩崩到督
……
地势险恶,田窄土瘠,一首客家民谣唱出古木督人讨吃艰难的心声。村口猎神殿把关守口,青石浮雕极为精致,殿内立神位石碑,碑文苍劲粗犷,曰“本境猎射公王”。将现实中的传奇人物尊为神祇,时时供奉,以慰籍心灵,是客家人重要的习俗信仰之一。显然,这位远去的王姓传奇猎射手,已经被村民尊为主宰这一方大山生灵的猎神。
上得一炷心香,希望就随着袅袅的香烟飘散开来,烟逝的方向就是进山讨吃的路标,经王公指出的山道成为猎人锁定目标前行的心路。村中的汉子有铳的使铳,无铳的开弓射箭,使刀耍枪,或干脆削竹为殳,结网安罟,照样能从大山中捕获猎物。每捕获一头大型猎物,纯朴的古木督人总是先砍下兽首、兽尾,以“全兽”来供奉猎神王公,余下的才作为自家的生活补给,纯朴的民风就像村前哗哗的流水一样清澈。古木督人或许没想到,这一谋生本领在日后的红色地下交通线上,能演绎出“绝地反击”“奇袭脱险”等许多惊心动魄的故事。范阳春,这位从古木督走出来的共和国开国少将,就是多次使用这种近乎原始的进山讨吃本领,从这条地下交通线及日后的战场上虎口脱险。有工作人员介绍说,范将军从小家贫如洗,因不堪忍受被奴役、受压迫的生活,而走上打土豪分粮分田的革命道路,还说将军的故居馀庆楼尚存,就位于村中的背头窠。
馀庆楼,光听这三个字,就很容易让人想起《易经》“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的卦象,可勾画出主人家宽厚仁慈急公好义的家政家风。范将军既出如此慷慨豪门,又怎能“从小家贫如洗”呢?我迈开大步向背头窠奔去。
清嘉庆十三年(1808),范家掌题和方题两兄弟继承父业有成,为了完成家父未了的遗愿,输重金建造起闻名一方的馀庆楼。兄弟俩的父亲范钟岑,号叠峰,由开采锰铁冶炼加工发家,而成为家喻户晓的“万金家门”。驻足庭前,那高大的门庭,石浮雕的门当户对,宽敞明亮的前庭后院,层次分明的主楼、副楼和横屋,以及足以让人迷失方向的58个房间,无不显示出主人家殷实的财力。厅堂正中悬挂清嘉庆年间兵部侍郎、福建巡抚汪志伊为楼主儒林郎、诠选直隶州司马范仰高题写的“司马”木制牌匾,昭示着昔日大楼浓厚的书香气息与主人家不凡的身份。那么,读书出仕上牌匾的范仰高与经商富甲一方的范钟岑究竟是什么关系呢?工作人员在我的盘问下一脸茫然。“许是同一人吧!”我心下琢磨。经一番盘查,证实了我的推测。
至此,我翻滚的思绪固执地认为,从大楼走出来的少年范阳春,并非“家贫如洗”,而该有一个与其地位相匹配的称呼叫“少爷”,是为了心中的梦想而参加革命。透过斑驳的土墙,我看到千里之外韶山冲的泥砖墙青瓦房里,同样走出一位衣食无忧却心怀鸿鹄远志的青年,为了人民的幸福而放弃富足优渥的生活,甚至舍尽家财投身到艰苦的革命事业中去。
四
岽,《说文解字》曰,山脊也。闽西客家人曰,烧火龙之地。儿时,我见过村民舞烧火龙,那一根夹着一头肥肥的火龙猪的毛竹火龙夹指向天空,随着舞龙手的矫健身姿,划破苍穹,在夜空中成为一条火花四射飞天盘旋的烧火龙。山脊,茫茫大山高耸的部分,是龙的脊背,是山里人天然的山道,却又是陌生人的迷宫,在革命战争年代其隐蔽性的意义不言而喻。村民们认为,脚力若能穷尽苍茫的山脊,则可抵达传说中的龙宫,“烧火龙之地”是为孕育火龙升天的母体。
“天子岽下出天子,不知天子是何人?”一个“岽”字,带着神秘的面纱给人以神圣感,似乎应验着这句流传千百年的客家偈语。天子岽,这座永定金丰大山的千米主峰,恰如一位长眉髯须的先知,在若隐若现的祥云岚雾中,静待一块灵性房角石的闪现。
牛牯扑,是一座自然村的名字,光听村名即可让人联想到,即使是一头健壮的大牛牯,也会在这险峻大山的跋涉中力疲扑倒。这座位于天子岽腹地的小山村,小到在地图上找不到名字,其险恶的地势让人耳闻心惊。
历史的时光,在后来人追寻的目光中缓缓回溯。1929年9月17日,恰逢闽西人隆重的拜月节,敌人趁机调派精兵前来“围剿”。陈添裕,这位土生土长的赤卫队员,身背一位身材魁梧的疟疾重症者,冒着枪林弹雨,脚踩挂壁小道,疾步如飞,上演出一场闽西老幼皆知、荡气回肠的《倒穿草鞋》的故事。一个小小的计谋,却蕴含着三十六计第一计“瞒天过海”的大智慧。
华兴楼,这座牛牯扑村大户人家的楼房,是上演《倒穿草鞋》故事的起点,可惜于当天就被因“围剿”失败而恼羞成怒的敌人烧毁。1955年,政府拨款在遗址上兴建楼亭,取名曰“毛主席纪念亭”。亭边有一株柿子树,一树金色的柿子夹杂着零星点缀的熟透的红柿子格外惹人喜爱。一位年逾半百的作家童心大发,飞身上树,其轻盈敏捷的身姿,让人一颗浮躁的心瞬间跌入梦呓中的童年。我一边享用着甜甜的柿软,一边观赏着树、柿、人合一的唯美乡村画面,不禁感叹革命先烈用热血与生命夯筑成的静好岁月。
纪念亭保持着昔日的土木结构外形,二层抬梁式构架,楼上长廊通透回绕,象征着曲折与曙光,古朴中带着些典雅。亭内陈列着刀枪、军号、文件、信件、手札、老照片、老什物等大量革命文物。其中,最触动我心灵的是,那一堵挂着两排草鞋的老墙,足迹上墙,惊、险、难、危等字眼倏地从心中腾起,稍作凝视,即可聆听到《倒穿草鞋》的故事,看到昔日革命者穿着草鞋在悬崖绝壁上飞奔的情景。遥想当年,那冲天的烈火烧毁的仅是细雨中孑立的楼房,而助燃的却是革命者心中熊熊的圣火吧!
柿树下是一条陡峭狭窄的临崖山道,通往神圣的饶丰书房,路程约20分钟,同行的大部分作家皆止步于半途,后半程的山道几乎非得手脚并用不可,我拼尽全力紧紧地跟在两位青年作家的身后到达目的地,心中竟涌起一股莫名的自豪呢!书房前谷深壑幽,岚雾升腾,对面巍巍饶富峰频频在雾海中探出头来。一栅、一寮、一床、一哨所,饶丰书房的简陋让人难以想象,却是《古田会议草案》的诞生之地。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返回时,一位挎包在身的女作家俯身脱下高跟鞋,一手拎着鞋子,一手提着裙摆,小心翼翼地踩着猫步一巅一颤地下山。经过她身边的作家们无不询问是否得帮她一把?每次,她都轻轻地摇着头回答说:“我能行!”
五
山道是村民一脚一脚踩出来的,沿着脚踩出来的山道就进入了讨吃的大山,反之,复又回到了家。那些来来回回的脚掌就这样悄悄地更替着白昼,把朴实的日子写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
也不是所有反复的踩踏都能留痕成道,伯公凹就有一条这样的隐形山道。
伯公凹,虽仅是一座小小的自然村,却地跨闽粤两省,有上下凹之分,以村后山脊为界,上凹属广东大埔茶阳镇党坪村,下凹属福建永定区城郊镇桃坑村,村中始祖沿着韩江逆流而上,先在两山之间的“凹”字坡南拓土肇基,后又翻越村后的凹脊在北坡分灶立户,是为村名之由来。两村虽不同姓却同点一炷香供奉拓主伯公,任树枯树荣光阴远逝,至今,仍然保持着红白喜事的往来。
土墙青瓦,木构阳台,卵石天井,竹制窗栏。走进下凹,两座直角形老屋散发出一股浓浓的乡土味,让人有一种回家的温馨。下凹,这座不起眼的小山村,当年却是中央红色交通线入闽的第一村,全村人都参加了护送革命同志、输送往来密件、运送军需物品、苏区人民生活用品,甚至用生命与敌人玩起“捉迷藏”游戏。
战争的烽火给下凹村带来一股用岁月无法洗尽的沧桑,几乎每一堵黄土墙上都有重建过的痕迹,都布满了厚厚的焦黑块,不用說,那是经烈火焚烧浓烟熏烤出来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稍作端详,那一层一层累积起来的焦黑块,烙下敌人历次焚烧的罪恶印记,刻下伯公凹人投身革命的钢铁意志。
下凹,当年这座人口仅20多人的小山村,倒在敌人枪口下的竟有13人。皮鞭抽死、烈火烧死、挖心剖死、刺刀捅死、挂树吊死……面对亲人们遭受的各种超乎想象的残忍死法,下凹人毫不畏惧,反而越战越勇,那个埋藏在隐形道深处的小小秘密,成为敌人至死也解不开的谜,从而上演出《一盏油灯》《三块银元》《一门七烈士》《咸鱼干》等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
隐形道就位于下凹至后门山脊上的伯公庙之间,不论是护送南来北往的革命者,还是运送军需物品,前面执行任务的交通员刚刚通过,后面就有村民迅速将痕迹清除,以甩掉尾随而来的敌人。村后古树参天,层层叠叠,偶有阳光挤入浓郁的树冠,在林子间洒下一方方金色的光斑,有熟枣、苦椎、榛果、茶梨子偶尔遗落,有山鹊、朱鹮、黄雉、绿鹦、翠鸟争相鸣唱,有蜥蜴、山鼠、野兔跳跃奔跑,一条光洁的山道逶迤其间。很难想象,当年村民们是如何将这条光洁的山道隐藏起来,又如何让数千吨的物资通过后不留下一丝痕迹?作家们一哄而上去感受这一段神秘的红色之旅。
走在林间的山道上,煦阳点点,和风徐徐,一只机灵的小松鼠捧着一粒大酸枣摆弄了几下,扔了!见到我们这一帮不速之客,倏地蹿腾出两米开外,转而抱起一颗大松果朝我们乜嬉了一眼,尔后翘起高高的长尾巴扬长而去。我信手拾起一颗酸枣,用手搓了两下扔进嘴里,脆而不软,微酸中带着些甘甜,味道不知要比儿时偷拗的玉米梗强多少倍。噫!小小的松鼠尚且如此拣食,可谓自在富足。
村后山脊上的伯公庙十分精致,立于庙前有一种跨越两省的穿越感,其左右翘角暗指出通往上下两凹的山道。庙内有一盏老油灯,日夜长明,是伯公凹人的希望之灯。山高峰险,林海茫茫,这一盏长明灯不知引导多少位革命者从死亡线上脱险而融入革命队伍,走向光明大道。
六
泥土,是大地的本色;草木,是大地的衣裳;山道,是衣裳的拉链。走在山道上,犹如拉开草木衣裳的拉链走进了大地,那些黄的、黑的、灰的、褐的、红的、白的等五颜六色的泥土,给人以贴身的温暖,让人对泥土的肌肤有一种发心的亲近。闽西大地,因为那一段革命战争烽火的燃烧,而被烙下一抹永不褪色的红。
禾雀鸟,跳跳跳
猫儿走来喵喵叫
飞呀飞,跳啊跳
一飞飞到屋檐下
狗也来,凑热闹
禾雀鸟,唧唧笑
……
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搂着小孙女倚坐在老屋的门当上唱起了闽西儿歌,那一只悠闲的禾雀鸟唱唱,跳跳,还唧唧笑,笑什么?笑,嬉猫弄狗的真乐趣,那一阵阵爽朗的笑声皆糅入欢快的歌声中飞扬。
哎呀嘞哎
苏区干部好作风
自带干粮去办公
哎呀嘞哎
日着草鞋干革命
夜走山路打灯笼
……
老奶奶满脸的皱纹宛如汀江泛起一圈圈的暖阳波纹,让一江奔腾的流水也充盈着动人的笑声。小女孩扎着一把高高的马尾辫,随着甜甜的歌声扬起柳絮般的律动。一抹闽西红,已经糅入这一方人家的生活,成为闽西老少的共同记忆。老屋后面炊烟袅袅,定是主人家正在厨房准备着丰盛的佳肴。老屋,炊烟,老人,小女孩,组成一幅盛世下的乡村水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