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近辰
【摘要】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指挥调度系统运行多年,出现了设备老化、备件不足等各种问题,指挥调度能力开始下降。面对媒体融合发展的主流趋势,我国政府广电部门急需创新。为解决这一问题,广电总局监管中心在监管技术与监管方式上进行变革,建立新一代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指挥调度系统,有效弥补了监管不足。本文重点以高清可视通讯系统为例,浅析我国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指挥调度系统技术发展,以期对我国文化治理工作进行促进。
【关键词】安全播出;指挥调度;高清可视;媒体融合
中图分类号:TN9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011..027
随着广播电视事业蓬勃发展,我國政府广电安全播出工作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对广电媒体进行有效监管、实时指挥,这是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部署、推进我国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监管中心承担着全国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指挥调度的重要职能,为保障全国广播电视有序开展,让党的声音传进千家万户,在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指挥调度技术研发方面一直在不断开拓与创新。
1. 背景及意义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指挥调度已发展近20年,最早是为应对境外势力的技术攻击。早在2000年初期,境外传播有害信息,在境外设置大功率发射台,对我国广播电视频率、频道进行干扰,违法猖狂的播出有害视频,让国内百姓的身心健康受到损害。受限于当时我国广播电视传输技术,政府广电部门并没有相应技术手段来对抗干扰。在这种背景下,为有效抵御干扰,防止境外不法分子的入侵,我国政府广电部门成立安全播出指挥调度中心,在全国各地的卫星广播地球站建立大功率抗干扰系统,广电总局安全播出指挥调度中心作为核心主体进行全国统一指挥调度,成绩斐然,境外势力的广播电视入侵被有效阻止。我国广播电视技术发展至今,境外有害信息已无力再对我国广播电视频道、频率进行干扰,逐渐销声匿迹,而我国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指挥调度的重要意义已由对抗非法入侵转为保障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保障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不仅要保障广播电视节目播出安全,也要保障内容安全。由于历史背景、政治文化以及独特的国情,我国广电媒体在维护政治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则成为当代我国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指挥调度的重要意义。
2. 广电安全播出指挥调度系统技术发展现状及问题
2.1 发展现状
随着三网融合的推进,媒体融合深度发展,广播电视媒体传播技术在不断创新,广电媒体的业务形态层出不穷,面对融媒体的复杂环境,广电总局监管中心一直致力于提升安全播出指挥调度系统技术,有效提升了我国政府广电监管能力。我国广电安全播出指挥调度系统主要分为卫星广播电视监测系统、指挥调度平台、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监测系统、可视电话通信系统、预警发布系统、短信发布系统等。整个系统通过广电系统光缆专网覆盖全国,连接着中央27个重点播出单位、全国32个省级监管部门以及近200个省级播出单位(见图1,数据出自广电总局监管中心),实现了安全播出资源管理、应急联动指挥、应急信息统一发布等功能。在我国广播电视发生重大安全播出事故后,广电总局监管中心利用这些技术系统,可以第一时间指挥调度全国广电资源,尽快督促广播电视恢复播出,对我国政府广电监测监管工作起到重要保障作用。
2.2 主要问题
现有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指挥调度系统于2006年建立,发展运行十多年。由于国家对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高标准严要求,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指挥调度系统必须24小时连续在线运行,核心系统设备老化严重,出现各种故障,部分设备生产时间太久,面临无备件可换、备份严重不足的情况。随着广播电视业务的发展,监测监管及指挥调度能力要求的提高,现有安全播出指挥调度系统技术架构已落后于主流趋势,软件应用功能难以满足日益发展的业务需要,终端覆盖范围也需要扩展。技术系统能力不足,使得我国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指挥调度能力下降,导致我国政府广电监管能力失灵,对我国文化治理工作也产生不利的影响,现有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指挥调度系统急需升级创新。
3. 基于高清可视的广电安全播出指挥调度通讯系统
可视电话通信系统是广电安全播出指挥调度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子系统,部署在从中央至地方的各级广电重点播出单位。原有系统采用华为ViewPoint 8630 MCU作为视讯交换核心设备,视频会议终端采用的是Viewpoint 8220。在该套系统中,依托指挥调度专网延伸到32个省分中心和总局10个直属单位共42个通信节点,达到中心、各省分中心以及直属单位之间进行语音通信的目的,主要为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指挥调度进行辅助决策。而随着广播电视监管要求的提高,保障广播电视播出安全已被中央提升到非常重要的程度,现有可视电话通信系统由于建设时间早,技术落后,在运行十年后,又面临着无备件可换、画面模糊不清等情况,远远无法满足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指挥调度的需求。所以急需建设一套基于高清可视的广电安全播出指挥调度通讯系统,以弥补指挥调度能力缺失。2017年为迎接党的十九大顺利召开,保障全国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广电总局监管中心建设了高清可视通讯系统,随后在2018年又对其进行了系统升级与扩容,这一系统的建立弥补了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指挥调度的短板,有效提升了政府广电监管能力。
3.1 技术框架
广电总局监管中心在建设高清可视通讯系统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系统的必要性和实用性,覆盖广电总局重点直属单位和各省广电安播管理部门、监测监管部门及重要播出单位。具备多方视频通话调度和综合调度功能,实现专网覆盖范围内的视频通话、语音会议、视频会议、电子会商、融合会议控制等灵活多媒体会议功能,达到即时通信、稳定可靠的要求,并能够将终端的图像输出到大屏上,提升指挥调度效果,高清可视通讯系统支持200路高清1080P30全编全解端口(见图2)。
高清可视通讯系统基于IP网络部署,实现会议和多媒体综合调度两项主要功能。系统将语音调度、视频调度、语音会议、视频会议、电子会商、融合会控等融于一体,既实现了多业务融合指挥调度,又能够让全国200个以上节点在不同地点,通过网络同时进行可视化的多层级指挥调度和远程商讨、远程会议。系统可与第三方数据业务、安防报警、应急预案等进行结合,从而构成功能强大的融合通信调度平台。高清可视通讯系统在日常安全播出业务沟通及突发事件应急指挥调度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2 重要意义
高清可视通讯系统的建立能够切实地提高广电总局监管中心安全播出管理和突发事件应急指挥调度技术保障能力,全面地提高总局安全播出指挥部的指挥调度能力、應急响应水平,为保障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做好技术准备。在发生重大事故后,通过高清可视通讯系统,广电总局监管中心能够第一时间连接到相应单位的播出机房,直接客观的实时了解播出现状,对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保障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意义。在全国广播电视重要保障期、全国广电安全播出大检查以及党中央重要活动期间,高清可视通讯系统对我国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保障做出了重大贡献,先后获得中宣部黄坤明、孙春兰等中央领导的高度赞扬与肯定。
3.3 不足与优化
广电总局监管中心高清可视通讯系统已覆盖广电总局直属单位和各省广电安播管理部门、监测监管部门、重要播出单位以及省有线前端,会场数量已达280个,最多可同时容纳350个会场同时开会,而双核心备份MCU设备可以保障系统的实时在线能力,对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指挥调度起到有力的支撑作用。但随着媒体融合的深度发展,广电媒体呈现出高度融合发展态势,广电媒体形态进一步演变,产生了IPTV等新型广电媒体,面对这种主流发展趋势,广电总局监管中心现有的监管水平和监管能力力有不逮。高清可视通讯系统需进一步发展,实现对广电融媒体的有效指挥调度。纵横相合,在纵向上进一步覆盖全国各级广电安全播出单位,形成中央-省-市-县四级广电监管格局,在横向上与各大通讯运营商进行联接,将监管技术系统布置在播出一线部门,进行有效监管。如此才能实现我国政府广电监管全面覆盖“最后一公里”,对我国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指挥调度工作起到有力促进。
4. 发展趋势
媒体融合是我国乃至世界传媒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且这一趋势不可逆转。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广电媒体行业势必会迎来高速发展与变革,广播电视在业务、形态、内容等方面都会发生重大转变。广电媒体在高速发展,政府广电监管必须努力跟上,否则两者之间必定会爆发冲突与矛盾。为有效解决媒体融合背景下的广电监管问题,我国政府广电部门必须从监管技术方面进行创新,对现有的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指挥调度系统进行全面升级与改造,运用大数据、云计算、AI检测等先进技术手段,结合现有广电监管技术系统,开发创新智慧广电监管模式,以提升我国政府广电监管能力,为实现我国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而做出努力。
5. 结束语
总的来说,现有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指挥调度系统技术发展在稳步向前,能够实现全方位的指挥调度功能,对保障我国广播电视安全播出起到积极作用。但是在媒体融合发展的主流趋势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边界在逐步消融,传统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指挥调度手段渐渐失灵,为弥补这一状况,我国政府广电监管部门必须从技术和方式两方面进行创新,运用现代化手段来补充短板,对技术系统进行不断开发,努力打造智慧监管模式,为推动我国文化繁荣发展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张东,李韬.论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指挥调度系统功能与优势[J].电子测试,2020,15:63-65.
[2]张东,李董梅.广播电视监测系统体系架构[J].电子制作,2016(17):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