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丽茹孜
【摘要】信息网络科技兴盛的时代,媒介作为最传统的信息传播阵地是受到影响的前沿生态,传统媒体必须通过发掘全新的竞争优势领域。广播在融媒体背景下如何发掘并扩大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决定了其能否保留当下的传播途径与形态,以此继续在信息传播时间和方式迥异于从前的环境之中继续生存。事实上,帮助广播自身所代表的独特信息传播方式与途径以新媒体的方式表达出来,是广播资源更好发展的前提。本文概述了当下广播资源与新媒体进行转化共生的情况、新媒体和广播的融合对内容传播的影响。
【关键词】新媒体;广播;发展形势;融合;内容传播;影响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12.069
1. 引言
受众对信息获取的偏好正在向高效、碎片化转变。媒体行业因此需要及时对自身信息传播方式进行巨大改变来适应当下的信息受众需求。新时期媒体行业对运营模式进行了改良,以此实现在日常向民众所提供信息时能够兼顾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和所承载内容的丰富性。近年来网络信息传递的不断提速,让新媒体在信息传递速度和互动性方面,对传统纸媒和广播等领域带来了挑战。广播电视作为传统媒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尽管其所提供的服务因为自身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仅在与新媒体的交锋之中并未受到核心市场的损失。但是长远来看,广播电视行业领域内的企业只有引入信息时代的经营思维并尽快向新媒体的信息传递方向发展,才能够将广播电视这一重要的国民信息来源进行多元化和现代性的改变。
2. 新媒体和广播电视融合的现状
“媒体融合”作为广义的信息传播方式改革概念,自身所体现的意味不仅指向对媒介要素进行调整,还要求对信息传递过程中采取的途径、声音图像等表达方式进行优化。
广播媒体行业当下已经通过将电台版权作品与旗下网站进行共享等方式初步形成了对新媒体领域的渗透。但是随着此后广播媒体领域诸多网站形成了对独立的网络电影创作方面资源的引入,自媒体产品领域实现了与电台母体的内容和体验区分。广播电台媒体作为信息输出者与听众无法形成有效互动,导致其单一的信息源角色很有可能被同质竞争者取代的问题。广播电台在“触网”的过程中逐步改善自己的服务质量并形成以用户满意度为标准的接地气思维。
微博微信将信息制作和搬运的权限下放到了参与互联网的个人手中。这种信息制作和传播领域的大众化让受众的评价成为了信息内容的重要影响因子。广播媒体如何在受众已经逐步具有了自主意识的信息制造和传播领域,发挥出自身在信息准确性权威性方面的优势,就必须尝试在微信微博等领域拓宽资讯发布渠道并形成更强的互动性。广播电台当下已经同微信等具有评论、信息回复等能够让主持人与受众直接进行联络的直接沟通功能。通过利用直接能够让主持人和听众进行语音互动的节目平台,听众便捷的语音方式可以帮助其直接高效的从主持人处得到信息反馈。微信平台利用主持人与听众之间一对一的信息传播方式,可以很好的营造信息接受与反馈范围;更是突破了传统情况下场外连线为以热线电话为主导致的受众范围狭窄的问题。微信这种让老百姓在信息接受方面同时具有了故事接收者和创作者两重身份的便捷渠道,可以很快实现广播一直所追求的流量黏性等的需要。
大数据、云计算则弥补了传统广播只负责播放而无法对传播效果进行统计的缺陷和难题。广播媒体利用大数据可以迅速整合储存自身以往形成的戏曲、音乐、评述等作品,以十分豐富的音频库和过往积累的大规模知识产权资源,通过无障碍地点播和内容搜索在新媒体时代形成以资源优势为核心的内容竞争。
近年来移动通信随着手机降价和不断的网络提速实现了在个人终端领域的信息全覆盖。广播行业在三十年前畅想的人手一台收音机已经被具有更丰富的图像、视频等功能的手机取代。
新媒体当下优秀的新闻短视频甚至可以将纸媒体的严肃与深度、电视自身的生动活泼感和广播对信息传达的及时性综合在一起。
但广播自身以“快”搭建的完整信息生产、转播体系当下仍然是其他领域媒体无法触及的优势。如何将信息技术对信息传达效率的提升,从与广播时效性的对抗转移到彼此之间的契合和共赢,是广播在下个阶段与微信等在声音信息传播领域的主要合作突破口。微信以语音聊天和及时沟通为卖点的主要功能完全契合了广播媒体在上述优势领域所具有的基本资源构架。微信平台对广播时效性的放大完全可以帮助广播媒体在新媒体时代发掘出独属自己的市场。
媒介融合环境下让不同的传统纸媒等在app和微信领域开设自己的网络流量端口;电视可以在网络上同步直播,播出后随时点播。传统广播也与互联网结合出现了网络广播,app等等。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维语广播节目2010年12月改版,增加到每天18个小时的广播节目,每年在节目上有所改版创新,有“早安中国”,“新闻在线”,“广播杂志”,“知书达理”,“社会纵横”,“新时代新征程”,“行进中国”,“声动民族风”等节目,与此同时通过媒体融合扩大了内容传播的空间和传播规模。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维吾尔语广播网www.uycnr.com2010年12月份正式上线,包含文字新闻和在线广播,深受新疆各族群众的喜爱。中国维吾尔语广播微信平台2013年11月29日上线以来,已有52万余粉丝。中国维吾尔语广播网也利用在微信上设置公众号的方式,尝试以图片和文字构成的短篇将广播内容以碎片化信息的方式高频推送给受众。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娱乐广播之前推出过可以听的记事本,记事本的几乎每一页都有二维码,一扫就可以听央广娱乐广播制作的精美音频,也给听众带来了喜悦同时扩大了内容传播规模。
3. 新媒体和广播的融合对内容传播的影响
第一,新媒體作为全新且效率更高的信息传播渠道,广播电视行业将自身丰富的文创成果借助新媒体的效率进行传播是产业融合的必经之路。第二,新媒体行业自身所搭建的信息传递平台作为当下传统广播信息内容的提供和展现方向,以数字化的广播和电视等方式逐渐实现了对原本单方面广播信息传递途径进行了扩容。第三,作为新媒体基础的移动终端迅速实现了对传统广播业在受众领域的无限扩大。第四,新媒体行业利用自身的互动特性和将受众纳入了对信息在创作之中的运作形式充实丰富了广播内容并缓和了广播的严肃性。
“央视频”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基于5G+4K/8K+AI等新技术推出的综合性视听新媒体旗舰平台,也是中国首个国家级5G新媒体平台。2019年11月20日正式上线。其中维语部在“亚克西视角”,“百科全说”等账号推送,每天都有更新,内容跟当天广播内容同步,通过创新,广播内容以新媒体的方式传递给用户,也给用户带来了全新视听体验。
媒体融合环境要求广播媒体自身在具有渠道优势的前提下,也要通过不断瞄定受众的信息需求,有针对性的在信息源采集和处理过程中,创新性的对信息资源进行重整与构造,以此搭建出能够让受众形成较好信息接受度的广播内容。
传统广播借助新媒体开拓的信息流通渠道和途径逐渐丰富了自己与民众的沟通和传播途径,获得了更多的广播素材与信息反馈,广播在内容传播上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媒介发展需要,因此进行了深度的持续扩展;第二,在我国新媒体和广播行业融合的过程中,对我国广播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要求节目在制作、传输等领域充分发挥技术创新;2020年3月30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维语账号“亚克西视角”入驻抖音。粉丝已超60万,除了每天更新的新闻资讯以外还有每周更新的原创节目。比如:主播观点,人生感悟,育儿百科等。
第三,我国当前通讯技术的发达给我国广播电视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依托超高清视音频制播呈现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大力推进超高清电视领域的科技创新。2021年春晚实现全球首次8K超高清电视直播。4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21家企事业单位共同制定的《8K超高清大屏幕系统视音频技术要求》成功发布。这一系列科技创新的成果,标志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技术的应用探索走在了世界第一方阵,对全球超高清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新媒体在运营模式上互动性、时效性的优势促使我国传统广播在经营模式上有了改变:第一,我国传统广播自身无法形成在信息传播领域互动性,因此新媒体时代广播行业利用多元平台实现了在传播领域信息传达与反馈;第二,我国传统的广播传播开始向网络传播模式的方向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了综合化的趋势;第三,广播从单一的电台传播转化为当下兼具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头条等以广播媒体生产的信息为基础,综合图片视频等形式,在微信等不同平台上建立了渠道、表达方式均具有综合性的传播优势。
4. 结语
新媒体行业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传统广播行业在家庭娱乐、信息获取领域的部分市场,对广播行业自身也带来了许多转化契机。因此以新媒体的方式对广播行业在信息表达和传递模式上进行改造创新,是广播行业利用当下成熟的市场和文化产品供给能力进行转型的最重要时机。
参考文献:
[1]林琦.新媒体与广播电视的融合及对内容传播的影响[J].西部广播电视,2020(10):65-66.
[2]刘柳.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新闻传播的新特点[J].科技传播,2019,11(17):74-75.
[3]侯英珊.新媒体时代广播节目的创新发展思考[J].传播力研究,2019,3(09):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