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晨
[摘 要] 本文列举了问题式、范例式、建议式、图表式、活动式共五个习作支架,详细阐述了每个支架的使用策略,并结合教材设计了具体案例,帮助学生理清习作思路,克服构思阶段的习作困难。
[关键词] 构思阶段;习作支架
当前,我国中小学习作教学越来越重视过程性和功能性,加强习作过程中的指导,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和效率。习作支架是以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为理论基础,教师通过设计符合学生需求的适当的支架,帮助学生降低习作难度,为学生完成习作任务提供支持。
顾黄初先生将习作教学分为三种课型:“构思训练课”“起草训练课”“修改训练课”。构思阶段是习作的首要阶段,是指习作者从长时记忆、相关材料中寻找信息,并且运用信息来确立习作计划和框架。习作者要在这一阶段确定习作的话题,梳理习作的主要内容,组织习作结构顺序。笔者结合自身在小学习作构思课上运用教学支架方面取得的经验,对构思阶段习作教学支架的设计做如下探究。
一、问题式支架打开思路
(一)概念阐释
问题式支架在构思的最初阶段,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确定习作话题,打开思路。教师通过预设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从而获得问题预设的答案。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式支架是灵活的,它没有时间上的具体限制,可以是教师为了课前根据学情准备好的,也可以是为了解决学生在习作过程中的问题而设计的。
(二)设计策略
1.贴合学生生活。学生的习作困难大多源自生活经验有限,积累的相关知识不够丰富。问题式支架在使用时要贴近学生生活,只有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才能打开他们的思路,学生才有东西可写,学生的作文才有生活气息。
2.激发学生兴趣。教师所提的问题要能够引起学生的习作欲望,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想方设法地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发挥小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具体运用
三年级下册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一课教学中采用问题式支架设计,以小记者采访的形式向学生提出问题,每个问题的答案就是该篇习作的核心要素,将这些问题组合在一起,便能形成文章的完整思路。
小小记者来采访:听说你做了一项了不起的实验,你的实验名称叫什么?你都准备了哪些实验材料,一共进行了那几个实验步骤?实验的结果怎样?你有哪些感受和疑问?
二、范例式支架提供参考
(一)概念阐释
范例式支架是教师提前预设学生习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供例文或者例句作为范例,学生通过阅读鉴赏,直观感受老师的要求,不断积累有新鲜感的词语、句子,内化为自身的语言材料,填补缺少的语言经验,并在亲身实践中不断丰富语言表达经验。
(二)设计策略
1.选择熟知材料。熟悉的阅读材料给学生亲切感,使学生有主动积累的热情,并且降低了难度,学生更容易接受并模仿使用。教师可以将课文中与习作主题相关的例句找出,或是呈现孩子感兴趣的课外读物中的关键情节,在习作前带领孩子重新阅读,找出写得好在哪里,如何借鉴。
2.评估语言差距。老师可以自己写下水文作为范例。因为老师对自己学生的学情比较了解,能够清晰判断孩子习作中的不足,写水文能够更好地权衡例文和学生实际作文水平间的差距,降低梯度,更加符合学生对自己即将完成的语篇的设想,明确习作要领,不断趋近和学习。
(三)具体运用
四年级下册习作“我的动物朋友”一课教学中采用范例支架,将本单元描写动物的文章《猫》《白鹅》的相关片段进行整合,让学生选择其中的精彩片段进行模仿,在比较阅读中发现特点,为学生提供在习作语言风格上的思路。
三、建议式支架引导点拨
(一)概念阐释
建议式支架就是当学生在习作过程中遇到问题时给学生提出一些建议,帮助学生顺利渡过此次习作中所遇到的困难。构思阶段的支架需要预估学生在习作中遇到问题,是及时提供合理的习作指导的建议。
(二)设计策略
1.指向习作目标。习作目标体现最终的习作成果,构思阶段的建议式支架就是将本次习作的目标转变为具体化的指导。在转变过程中,教师要准确把握建议的方向,要与习作目标相一致,要逐级细化各目标要点,将其用建议的方式呈现出来,并且要关注每条建议之间的层级关系,与学生的习作过程和困难程度相匹配。
2.关注过程指导。教师要关注学生在构思过程中的指导,预设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在学生构思出现难点的时候再给予建议式支架,帮助学生调整习作方向,梳理习作思路,修改不合理的内容。
(三)具体运用
三年级上册“猜猜他是谁”一课教学中采用建议式教学支架,给予学生描写小贴士,帮助学生突出人物描写的重点,理清人物描写的顺序。
四、图表式支架启发思维
(一)概念阐释
图表式支架是指通过运用概念图、树形图、构思图表等形式,将学生习作内容的关键点清晰、简单地外显出来。图表的优势在于体现了关键层级结构之间的关系,将分散的隐性知识符合逻辑地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呈现文章的脉络和筋骨,锻炼学生的联想能力,从而理清习作思路。
(二)设计策略
1.突显关键要素。图表设计要体现习作内容中的关键要素。绘制思维导图时,一般将习作话题放在中间最显眼位置,并以此为中心点,指导学生利用关键词由内及外层层扩散。图表式支架在使用时,应指导学生思考各节点、各项之间的关系,并且在填写图的每个节点和表的每个项目时,都需提取并围绕习作的关键要素来进行。
2.拓展思维空间。图表在设计时不能够过于死板,要充分尊重个体在思维上的差异性,在支架的呈现上要多留空白和余地,给学生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引发学生朝多角度思考,实现多维度发散式的思考模式。
(三)具体运用
五年级下册“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一课教学中,使用构思图表,让学生在对世界文化遗产充分了解后,将表格中的相关内容填写清楚。
五、活动式支架合作探究
(一)概念阐释
活动式支架是帮助学生将“个体思维”转变成“集体思维”的重要方式。通过生生间的合作交流,相互探讨,可以弥补经历的不足,将大量的集体思维的成果内化为个人的习作经历,达成学生在构思阶段的相互借鉴,在互助中扫除思维障碍,明晰习作思路的目标。
(二)设计策略
1.交流重在借鉴。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可先安排个人的思考时间,深化个人的自主反省。再以四人小组合作的方式,围绕习作主题任务,逐一介绍习作内容和思路。组内可安排记录员,对每个人的发言内容进行整理,组内共享思考结果,大家相互学习和借鉴,形成集体的思维成果。
2.互評内化要点。在活动支架的使用中,教师要重视评价的作用,引导学生围绕习作主题,对同伴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思路进行评价。教师可和学生共同商定评价标准,开展形式多样的评价活动。
(三)具体运用
六年级上册习作《变形记》一课教学中,使用活动教学支架,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进行角色扮演,把自己当成一只小虫子,表演一段小故事。
故事小剧场:假如你们是一群蚂蚁,正在运粮的路上,突然下起了大雨。你们眼前是怎样的景象?你们遇到了谁?蚂蚁群中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大胆想象,合作表演一段蚂蚁的故事。
参考文献:
[1]周子房.习作学习支架的设计[J].语文教学通讯,2015(7-8).
[2]周子房.构思阶段学习支架的设计与使用[J].中学语文教学,2015(11).
(责任编辑:姜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