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运 骆孝元
摘 要
重视“延续与变迁”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是迎接新高考改革和促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有效落地的需要,也是提升学生历史意识、培养合格国民的重要手段。为了培养学生“延续与变迁”历史思维能力,我们主张从基于点式、线式、面式三类年代尺,借助历史年表和历史地图,以及引入概念史和组织学生研习史料等路径入手。
关键词
延续与变迁 历史思维能力 学科核心素养 培养路径
历史总在“延续与变迁”中变化、发展,“延续与变迁”不仅“指系列历史事件与变化的内在联系,而且也包括历史变迁中某些事物的持久存在”[1]。历史教育中,学生能以“延续与变迁”的视角理解历史发展,则表明具有了“延续与变迁”的历史思维能力。高中课标(2017版)提出学生应“理解不同时空条件下历史的延续、变迁与发展”[2]。时空观念核心素养要求学生“理解历史上的变迁、延续、发展进步等意义”[3]。不仅如此,近几年全国卷历史非常强调对“延续与变迁”思维的考察。题干一般将“延续”作为试题背景或语境,构成解题暗线,“变迁”通常作为试题考察点,诸如变化背景、原因、本质、意义等,此是解题明线。有学者认为历史教学有必要先建构“变迁”的观念,如此才能帮助学生建立恰当的历史认知[4]。那么,历史核心素养培育视域下,如何培养“延续与变迁”思维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用年代尺培养“延续与变迁”历史思维
年代尺是表达历史流变、转折的有效工具,它能清晰勾勒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直观、形象地反映历史重要节点的变化。年代尺有三类,即侧重分析变化的原因、意义、影响的“点”式年代尺;侧重分析变化的过程、本质的“线”式年代尺;侧重对历史现象的综合考察的“面”式年代尺。
1.“点”式年代尺——呈现历史变迁的转折
要理解历史发展的“延续与变迁”,找到发展过程的转折点是关键。历史的转折点以“点”状呈现于年代尺中,单独截选该“点”则形成“点”式年代尺,它能帮助学生理解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有何延续,又如何发生转折以及原因、意义。例如讲“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可用“点”式年代尺呈现(见图1)。
该年代尺清楚展示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前后的三个重要因素,揭示了这一历时性的转折点(“变迁”)对于中国的影响,赋予了“1978”这个时间节点深刻的历史意义。此外,年代尺在揭示1978年“变迁”意义的同时,也蕴含诸多“延续”的内容,如继续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等基本原则。如此,学生就能明白1978年以来中国取得举世瞩目成就,不仅源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改变,也得益于一些根本性原则被“延续”下来。
2.“线”式年代尺——厘清历史流变的脉络
由多个“点”式年代尺构成的“线”式年代尺,能形象、直观地展示相关史事或历史现象的“延续”或“变迁”的基本过程,进而看到历史从现象到本质的变化,有助于学生客观叙述史事、正确解释史实、认识历史本质。如讲“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就可用“线”式年代尺来呈现(见图2)。
在年代尺中,学生能清晰地看到近代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变迁”过程,并帮助学生描述一定时期的重要变化或在某一特定时期内的变化速度,从中找到1840-1842和1900-1901这两个历史变化的转折点。同样,在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变迁过程中,依然能看到“延续”——列强侵华的本质始终不变。
3.“面”式年代尺——勾勒整体历史的轮廓
历史变化的原因、过程、影响等从来都不是孤立或者单向的,而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多个“线”式年代尺构成了“面”式年代尺,它能勾勒出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的整体轮廓,既能帮助学生把握历史脉络,也能对历史追根溯源以帮助学生厘清历史现象中动机与效果、内因与外因、偶然与必然、局部与全局等之间的相互关系。
图3的年代尺展现了19世纪到20世纪90年代的世界发展概貌,有利于学生从自然进程和人文进程两个视角以及使用时间参照点去思考历史现象的共时性和历时性,把握整体的历史发展趋势,避免了对历史单一的因果解释。
二、用历史年表培养“延续与变迁”历史思维
历史年表把时间上并行或是相续发生的各种史事,按发生时间的顺序进行呈现,从而展现某一阶段历史发展的总体变化及特征,使人们易于了解事情的发展过程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帮助人们对事情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有所了解,并从中寻求其规律性。近五年全国卷运用历史年表考查“延续与变迁”思维的频率几近20次。因此,历史教学可借助历史年表来培养学生的“延续与变迁”思维。如探讨“中国地方行政制度”时,就可以采用年表[5](见表1)。
該年表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各时期中国地方层级的“变迁”,同时也看到“延续”,如汉承秦制等,尤其能清晰认识到“县”这一基层政区被历代“延续”,成为最稳定一级地方行政机构。由此,学生能得出中国历代行政层级变化“既受制于传统”而呈现“延续”特征,又“基于服务现实的需要”调整行政层级而呈现“变迁”特征。
三、用历史地图培养“延续与变迁”历史思维
历史不仅通过时间来呈现“延续与变迁”,也可通过地理空间来呈现。因此,适当运用地图也能有效培养“延续与变迁”的思维。如讲“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就可展示汉唐两幅地方行政制度变迁地图,让学生直观感受历史的延续与变迁。
通过图4两幅地图对比,可明显看到东汉-唐地方行政区划的“变迁”,如南方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造成南方行政区域不断细化。此外,在“变迁”中也蕴含“延续”,如从东汉到唐“延续”了基本疆域,像中央政府对南海诸岛管辖就能从历史角度论证这是中国的神圣领土,有助于增强学生国家领土主权意识。
四、引入概念史培养“延续与变迁”历史思维
概念史通过对政治、社会等领域中的“主导概念”或基本概念的形成、演变、运用及社会文化影响的分析,来揭示历史变迁的特征[6]。历史教学适当引入概念史,梳理一些重要历史概念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历史发展变化,以此习得“延续与变迁”思维。
如对“资本”概念史的梳理。东汉经学家刘熙《释名》对资本一词释为:“姿,资也。资,取也。形貌之禀取为资本也。”可见资本取“形貌之禀”的含义。宋朝开始“资本”有了“金钱”“财物”含义。近代西方“Capital”一词进入后,“资本”成为“Capital”的对译词,但当时语境中“资本”只是一个与“母财(材)”“本钱”等含义基本相同、用来表示金钱的普通词汇。19世纪90年代后,随着相关社会主义译介著作和书刊在日本出版,“资本”在日语中获得现代专业术语和政治术语的地位。随后,它又借助“生产”“消费”“投资”“增值”等词汇经由日本传入中国,得到广泛的接受和传播[7]。
梳理“资本”概念的变迁史,学生既能看到书写层面的“资本”一词一直在延续,同时又能理解随着历史发展,“资本”一词的意义又不断发生变化,并逐渐赋予了现代的意义。学生既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以及博大精深,又理解到近代西方社会经济的变化影响了中国,也从更深层次去体会历史的“延续与变迁”。
五、利用研习史料培养“延续与变迁”历史思维
史料研习是历史教学最常见的教学方式,若是选用的史料及设计的问题着眼于“延续与变迁”思维培养,那么学生也自然被引导到辨别、判断史料所含信息的延续与变迁,同时比较变化的信息,识别其变化的速度。
例如讲“英国代议制的形成”[8],第一步出示四则史料:1530S对国王权力和议会权力的阐述、1649年对国王审判处决的阐述、1770年对首相权力的闡述。问题设计为:“这些陈述告诉了哪些信息:1.发生了哪些变化?2.哪些保持不变?3.哪些变化发生最快?4.哪些变化发生最慢?”基于四则材料的研习,学生可以看到16世纪30年代至18世纪70时代有这样一些“变迁”:一是国王权力变小,从有权更换宗教信仰到受议会和法律制约;二是议会权力变大,国王必须通过议会解决重大问题;三是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国王被处死;四是国家政权出现首相,首相权力有时比国王还大。同时,也能看到这样一些史实一直在“延续”:一是国王基本上都存在;二是国王一直保持着一定的权力。通过对史料的研习和比较,学生得出国家政权与权力变化最快,国王权力的变化最慢。第二步,进一步理解“延续与变化”中的“转折点”。出示两则史料,问题设计为:“1.两则史料,哪一则描述了一个转折点?2.本课还有哪些转折点的例子?”
通过第一步史料研习,学生对“变迁”“延续”如何体现有了了解,第二阶段的史料研习着眼点发生变化,即研习从“分析哪些因素发生了变化及变化快慢程度”转变成“分析史事发生巨大变化的关键因素”,既深化了对“延续与变化”的认识,又理解到史事变化程度各异与变化的动因不同密切相关。
重视“延续与变迁”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是迎接新高考改革和促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有效落地的需要,也是提升学生历史意识、培养合格国民的重要手段。学生将历史置于特定时空,“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形成健全的时空观念这一核心素养,以此为基础,对过去和现在之间的各种联系进行正确的分析评价,比较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社会文化因素,分析与历史变化相关的“发展”与“退步”的不同观点等,进而形成唯物史观、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斯特凡·约尔丹.历史科学基本概念辞典[M].孟钟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60-16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2.
[3] 徐蓝,朱汉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57-60.
[4] 林淑慈.历史,要教什么[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2010:337.
[5]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81.
[6] 孙江.亚洲概念史研究(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5.
[7] 曹龙虎.中国革命语境中的“资本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70-91.
[8] Cuplin,C.&Edwards,B.SHP HISTORY YEAR 8[M].London:Hodder Education,2008:174-175.
【责任编辑 郑雪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