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空灵似水流年

2021-08-26 19:37钟小敏
风流一代·TOP青商 2021年8期
关键词:工坊金陵建国

钟小敏

杏花微雨时,傅建国与友人合奏一曲《半山听雨》。钢琴的清透和古琴的悠远,仿佛在书写着他们这大半生的故事。

古琴之美,犹如《诗经》,简单而意蕴深厚。“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妻子好合,如鼓瑟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一把古琴,如圣山之泉般铮淙泻下,满满的意境,又有着如文学、哲学般的隽永。

一曲《高山流水》传颂古今,世人皆知唯有樵夫钟子期方可领会琴师伯牙的“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断琴,知音难寻。

司马相如以一曲《凤求凰》打动卓文君,成就了一段千秋佳话。回望人生,即便浪漫如斯,也曾于漫漫人生中心生他念,好在过尽千帆,终是“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士无故不撤琴瑟”,古琴是乐器,却早已超越乐器本身。有人把《诗经》誉为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座里程碑,而传世久远的古琴,便是这长达数千年的中华历史文明中,一颗吟唱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

秋夜读易

初夏的雨后,江宁横溪,通往郭村的小路上,有一个隐藏在一片绿意中的院落,只露出安静的牌匾,告诉世人,此处便是“幽度工坊”。南京金陵琴派古琴大师、金陵琴派斫琴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傅建国,正居于此处。

夕阳西下,余晖透过宽敞的落地玻璃墙,照进挂于墙上的字画和旁边悬挂着的黑色古琴上。棕色琴桌上也静卧一张深红色古琴。傅建国端坐于琴前,双脚自然平踏,与肩齐宽,双臂下垂,双手虚掌置于琴面。只见他先调弦,亦调息,气定神闲。当第一个音符响起,门外的花犬欢快地吠了一声,继而世界一片安静。

琴曲由散板开始,十徽挑六勾四弦,加上缓吟,瞬间把我带入一个如秋夜般的意境。伴随旋律,时而舒缓,时而激越,时而沙沙微响……脑海里仿佛可见一幅有趣的画面:秋夜,凉风习习,一位古稀长者着一袭长衫,手捋长须,倚窗夜读。忽然一阵风吹来,翻动着书页,发出沙沙的响声,长者不禁戏谑:秋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好一曲《秋夜读易》,将孔子晚年读《周易》的故事娓娓道来。沉浸于琴音,院里的鸟鸣像嵌入了曲调,院外偶尔传来的汽车声也似无声。

学习古琴

琴棋书画,又称“四艺”,深得中国古代文人的推崇。“琴”为首,古人有“君子无故不撤琴瑟”之说,可见琴的地位。如钢琴之于西方音乐的“琴王”之尊,古琴被称为“国乐之父”。

与钢琴七个八度音相比,古琴的四个八度音赋予了其安静而悠长的独特音域。想要弹奏好古琴,必须通过复杂的指法,灵活掌握散音、按音和泛音,从而进行情感表达。按音,即左手按弦右手弹出之音,指法细腻,音色婉转圆润如诉衷情,共147个,被视为“表现力之最”;散音,即右手弹出之音,音色浑厚深沉,共7个,被视为琴曲的苍劲之根;泛音,即左手触弦右手弹出之音,音色缥缈而幽静如天籁,共91个,如韩愈诗云: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古琴有七弦、三音、十三徽,和吟猱绰注等五十几种指法,是世界上任何其他乐器所不具备的,正是这些不可替代的元素,绘制了一幅幅水墨烟云般的曲中画面。

古琴讲究意境。如高山的庄重、流水的灵动、梅花的高洁、樵歌的空旷……也似生命,“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生生不息。古琴又有琴趣、琴德,“琴之为器也,德在其中”。

正因如此,古琴界更推崇学琴者从成年后学起。因为有了一定的知识、阅历的沉淀,抚琴者对曲目的理解、对曲调的表达,才会更加稳重、丰满。

傅建国便是如此,而立之年第一次接触古琴,便瞬间被打动,从此爱上了这门修养身心的古老艺术。他说,这就是偏爱。正是这份偏爱,让傅建国的生活在那一年转了弯。1999年,傅建国有缘结识了古琴名家、金陵派代表人、广陵派第十一代宗师梅曰强先生。

幽度工坊

幽度工坊正中心的堂屋是一张张古琴诞生的地方,也是傅建国最爱的空间。

择一处雅院,亲手斫制一床古琴,撫一首琴曲,曾是傅建国的梦想。拜入梅大师门下的傅建国,起点已高于旁人,学琴自不必说,斫琴也要精益求精。斫琴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

古琴的外形优美、古朴,样式很多,仲尼式、伏羲式、蕉叶式、神农式……多达几十种。斫琴是一件漫长的事,从选择木料、造型,到用料的测量、加工、掏腔、上漆、雕琢,再到最后的上弦调音,近130道工序使得完成每一张古琴都需要两年多的时间。琴弦多用结实耐用的金属线,即缠上尼龙丝的细钢丝,也有用蚕丝做的传统丝弦,音色更加古朴,但价格昂贵且不易维护。如此复杂的工序,傅建国却醉心于此。

“当斫琴完成,拨动琴弦的一刹那,是我最满足的一刻。”傅建国说。

斫琴的木料选取十分讲究,上桐下梓,即桐木面板、梓木底板。现在大多用杉木。最好的木料是老房子的房梁。因为木材要经过泡水、剖开、风干,历时一两年才能做成房梁,再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自然风化,木材的性能已经稳定,琴音方可完美地穿透出来。加上岁月留下的自然纹路,老房梁是斫琴的首选。近些年木料少,傅建国就去云南、贵州、四川等地收集。在他眼里,亲手将一块块历经岁月、性质各异的古木打磨成动听的样子,是最有成就感的时刻。

谈及学习斫琴的经历,傅建国回忆起了恩师梅曰强。1929年出生于南京的梅曰强,15岁起学习古琴,其风格刚柔相济、音韵并茂,主张自然与修为兼具,入流派而不囿于流派。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古琴传承与发展的断档期。古琴少了,弹古琴的人也少了,修琴的地方更是找不到。梅曰强只得翻资料,自己一步一步尝试斫制、复原古琴。年复一年,梅曰强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体系,并传授给弟子。傅建国有幸,获得了恩师的一整套图纸,从此走上了传承斫琴技艺的道路。

数十年,傅建国沉浸在古琴的世界,磨练古琴之音,推广古琴文化,传授斫琴技艺。他将工作室从城里搬到郊外,从最初寄居朋友家,到眼前这一亩每一棵花草都是自己打造的幽度工坊,傅建国付出了很多。

匠心传承

傅建国自诩民间手艺人,爱好不多,钟爱习琴,醉心斫琴。如今的他不遗余力地推广古琴这门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身为金陵琴派代表性传承人、南京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傅建国每周抽出两天的时间进城教授学生,常常受邀参加各种文化活动,推广金陵派古琴艺术与斫琴技艺,参与策划南京非遗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等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项目。

傅建国这种半养老、慢生活的方式,吸引了众多非遗文化圈的朋友。“你看,古琴和茶道、香道一直就是并存的,”傅建国说时,也在分享他最爱的红茶,“就像我弹琴时,会泡一壶茶、焚一炷香,那种感觉是不一样的。”

在傅建国的影响下,各路文人齐聚于此,青山绿水间,十几个非遗传承项目落地此处。沿着幽度工坊向村里走去,茶道、花艺、香道、金陵拓印、书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郭村竟成了非遗文化村。

夜幕低垂,这群以非遗为名抱团养老的新村民相聚于此,品茶闻香、赏花识字,共话人生。杏花微雨时,傅建国与友人合奏一曲《半山听雨》。钢琴的清透和古琴的悠远,仿佛在书写着他们这大半生的故事。

(编辑 宦菁 huanjing0511@sohu.com)

猜你喜欢
工坊金陵建国
拖把
鲁班工坊中高本硕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
登金陵凤凰台(节选)
你是我最牵挂的人
蚂蚁工坊
海水为什么不能喝?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金陵十二美女瘦身茶
抗战雕塑
“坚苦卓绝的登陆”纪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