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多年来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及对策研究

2021-08-26 16:04牟瑛张贤明陈欢樊卫国
河南科技 2021年9期
关键词:二氧化碳气候变化应对策略

牟瑛 张贤明 陈欢 樊卫国

摘 要:随着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我国年均温度曲线一直保持上升趋势,而2019年全球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的水平高出约1.1 ℃。本文分析了我国多年来温室气体的总排放量、主要排放源和人均排放量,以期准确把握我国温室气体排放趋势,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策略。

关键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气候变化;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X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68(2021)09-0128-03

Abstract: With a large amount 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China's annual average temperature curve has maintained an upward trend, and the global average temperature in 2019 is about 1.1 ℃ higher than the pre-industrial level. This paper analyzed Chinas total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major sources of emissions, and per capita emissions over the years, with a view to accurately grasping the trend of Chinas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nd proposing positive strategies to address climate change.

Keywords: greenhouse gas;carbon dioxide;climate change;response strategy

水汽、二氧化碳(CO2)、氧化亚氮、氟利昂和甲烷等是地球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温室气体能吸收地面反射的长波辐射并重新发射辐射,使地球表面变得更加温暖[1-3]。本文结合有关数据,以二氧化碳为例,研究多年来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和气候变化情况,使人正确认识和应对气候变化,变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寻找应对之策,积极探索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

1 我国多年来二氧化碳排放情况

1.1 我国二氧化碳总体排放量

图1数据显示,1990年以来,我国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00—2010年10年间排放量呈现大幅上升趋势。2019年,我国二氧化碳年度排放总量达到98.092亿t。由表1可知,我国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从1990年的20.888 5亿t增长到2019年的98.092 0亿t,近30年时间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了近400%。

1.2 我国二氧化碳来源分布

由表2数据可知,1990—2018年,按二氧化碳排放来源类别,大多数时间排前三位的分别是电力及热能生产行业、交通领域、一般工业领域[4-6],其在总体上呈现正增长态势。近30年来,电力及热能领域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从6.39亿t增加到2018年的48.96亿t,年度占比从30%升至51%;一般工业领域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从7.45亿t增加到2018年的26.67亿t,年度占比从35%下降至27%;交通领域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从0.94亿t增加到2018年的9.17亿t,年度占比从4.5%上升至9.6%,三者之和占比从70.75%上升至89%。

注:表中数据单位均为“亿t”。

1.3 我国二氧化碳人均排放量

图2数据所示,1990—2018年,我国年度二氧化碳人均排放量总体上呈正增长态势,从1990年的1.84 t增长到2018年的6.84 t,近30年间人均排放量增长270%。从表3近30年来我国年度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数据来看,1995—2000年增幅较小,2000年只比1995年增长0.04 t,其他相邻5年时间的增幅介于0.2~1.7 t。

2 我国气候变化情况

2.1 我国温度变化情况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发布的《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0)》(以下简称蓝皮书)显示,1960年至今,我国温度曲线一直保持上升趋势,2019年全球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的水平高出约1.1 ℃,这是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第二暖年份;20世纪80年代以来,每个连续10年都比前一个10年更暖。2019年,亚洲陆地表面平均气温为20世纪初以来的第二高值。1951—2019年,中国年平均气温每10年升高0.24 ℃,升温速率明显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

2.2 海平面变化情况

蓝皮书显示,1870—2019年,全球平均海表温度显著升高;2019年,全球平均海表温度为1870年以来的第三高值。1958—2019年,全球海洋热含量(上层2 000 m)呈显著增加趋势,且海洋变暖在20世纪90年代后加速;2019年全球海洋热含量达有现代海洋观测以来的最高值。全球平均海平面呈加速上升趋势,中国沿海海平面变化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上升速率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

2.3 冰川变化情况

1960—2019年,全球山地冰川整体处于消融退缩状态,1985年以来加速消融。2019年是1960年以来全球冰川消融最为强烈的年份,中国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阿尔泰山区木斯岛冰川和长江源区小冬克玛底冰川物质亏损量均低于全球参照冰川平均水平。1981—2019年,青藏公路沿线多年冻土区活动层厚度呈显著的增加趋势,2019年平均活动层厚度为有观测记录以来的第二高值,多年冻土退化明显。

2018年,主要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的全球平均浓度均创下新高。1990—2018年,中国青海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二氧化碳浓度逐年稳定上升。2004—2014年,北京上甸子、浙江杭州和黑龙江龙凤山区域大气本底站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年平均值波动增加;2015—2019年,均呈明显降低趋势。

3 气候变化应对策略

针对我国历年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及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人们应该正视和面對现实,更加积极主动地应对问题。一是调整能源结构,“十四五”时期,要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和核电,提升能源领域绿色电力的占比,同时对现有煤电进行升级改造,降低煤炭消费量,提升能源转化效率,积极发展和利用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二是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绿色低碳行业;三是大力发展绿色交通和公共交通,推广新能源汽车(如纯电动、氢能源),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三是大力提倡绿色生活方式,个人要积极响应绿色生活方式,如少开车、多坐公交,减少碳排放。

4 结论

中国是碳排放大国,而人类生活在共同且唯一的家园地球上。当前,应对气候变化是有困难和压力的,但是我国已经在国际上承诺2030年碳达峰,力争2060年实现碳中和。人们应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强化节能减排,从调整能源结构、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俊卿.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水文与水资源的影响[J].中国高新科技,2019(23):44-46.

[2]方印,王彦凯.中国引领全球气候变化应对的逻辑进路[J].贵州省党校学报,2019(5):123-128.

[3]李慧明.全球气候治理与国际秩序转型[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7(3):62-84.

[4]何建坤.全球低碳化转型与中国的应对战略[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6(5):357-365.

[5]阮云志,涂丹丹.气候雄心峰会彰显全球雄心[J].生态经济,2021(37):1-4.

[6]田慧芳.国际碳中和的进展、趋势及启示[J].中国发展观察,2020(23):72-74.

猜你喜欢
二氧化碳气候变化应对策略
《气候变化》的披露要求与趋同分析
2007:绿色企业
“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知识归纳
科学家成功把二氧化碳变成石头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地球上的氧气能用得完吗?
WHO:每8例死亡中就有1例死于空气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