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勇,李艳杰
(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学研究所,云南 景洪 666100)
绿孔雀(Pavomuticus),俗名孔雀、越鸟、爪哇孔雀,鸡形目、雉科、孔雀属。雄鸟全长约140 cm,雌鸟长约100 cm,体重7~8 kg。雄鸟头顶耸立一簇冠羽,约11 cm。冠羽中部辉蓝色而具翠绿羽缘;前部为鱼鳞状,呈辉亮的蓝绿色,有时具浅蓝紫色光泽。后颈、上背和胸呈金铜色,羽基暗紫蓝色,并具翠绿色狭缘,常部分显露于外,尤以下颈和胸为著。下背和胸呈金铜色,羽基暗紫色,并翠绿色狭缘;初级飞羽和初级覆羽肉桂色,具暗禢色羽端;次级飞羽暗褐色,间杂有棕色虫蟗状斑;其余翅上覆羽暗蓝绿色,并富有光泽。尾上覆羽多达100~150枚,并延长为尾屏。近羽端有椭圆形眼状斑。雌鸟似雄鸟,羽色与雄鸟同等鲜艳,但无尾屏[1]。
绿孔雀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物种,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物种[2],全世界共3个亚种, 其中P.muticusimperator主要分布于我国云南、西藏东南部[3],缅甸东部、泰国和印度等地也有绿孔雀的分布。三十多年前,在西双版纳的大部分地区均有该种的分布,是有名的“孔雀之乡”。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云南省绿孔雀的种群数量近十多年来急剧下降,分布区域骤减。西双版纳州的野生绿孔雀分布状况,只在一些鸟类区系调查报告有附带的描述,至今未见这方面的专题报道。1983年,由云南省林业厅主持的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出版了《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报告集》,对绿孔雀的分布进行了考察[4];1998年罗爱东等研究发现,西双版纳现存绿孔雀分布于大渡岗、景讷、巴达(西定)、布朗山、象明等乡镇,种群数量为19~25 只,仅占当时中国绿孔雀总数(800~1 100只)的2.3%~2.4%,已处于濒危状态, 亟待保护[5]。为查清野生绿孔雀种群数量及分布现状, 探究其野生种群受危原因及保护对策,2018年云南省林业厅决定在全省范围开展绿孔雀调查工作。西双版纳州按照省林业厅的统一安排部署,在全州开展绿孔雀调查监测工作,旨在调查西双版纳境内绿孔雀种群现状,探讨该物种的保护对策。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地处北纬21°08′~22°36′、东经99°56′~101°50′之间,国土面积1.91万km2,东南与老挝相连,西南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966.3 km。系澜沧江下游,北回归线以南,亚洲大陆向东南亚半岛过渡地带。总的地势北高南低,州内最高点为勐海县勐宋乡的桦竹梁子,海拔2 429.5 m,最低点是勐腊县南腊河与澜沧江交汇入口处,海拔477 m[6]。全州森林面积151.66万hm2,占国土总面积的79.29%。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40.39万hm2,占21.15%,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6.8万hm2,森林覆盖率80.79%,天然林覆盖率54.9%。州内动物群有10余门类,其中脊椎动物762种,无脊椎动物3 000余种。有鸟类469种,鱼类100余种,两栖类38种,爬行类60种,哺乳类130种,昆虫2 448种[7]。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辖一市两县、31个乡镇和1个街道办事处。2018年末,常住人口118.0万人,世居13个民族,其中以傣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77.87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77.9%,傣族33.30万人,占33.3%。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417.8亿元[8]。
调查范围为西双版纳全州,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国家级、州级、县级)、国有林、集体林、农地天然林(轮歇地),总面积约80万hm2。
根据西双版纳天然林分布范围,结合村寨分布情况,确定了167个村民小组作为访查点(图1),采用“非诱导式”访谈方式,对自然保护区管护站、天然林保护站、涉及天然林分布相关村寨进行访谈,了解近年来是否有绿孔雀分布,并获取其分布状况、活动规律、相关资料。
根据文献记载及访查结果,在全州自然保护区内布置16条绿孔雀调查样线,调查绿孔雀种群分布情况,收集其活动痕迹、羽毛以及鸣声等信息(表1)。
表1 绿孔雀调查样线一览
根据访问调查及样线调查结果,在重点调查区域的样线上布设红外相机对绿孔雀进行监测。
红外相机安装高度一般不超过1 m,安装于林下荫生条件下,具体位置因地形和植被而定。
红外相机设置为拍照和视频录制2种模式。
根据绿孔雀种群分布相关文献资料和卫星影像图(植被图),在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选取167个调查点(村寨)作为访问调查对象,其中:景洪71个点(村寨),勐腊64个点(村寨),勐海32个点(村寨)。访问调查对象共涉及瑶、哈尼、傣等9个民族。被访问调查者的身份有村民、老猎人和林业职工等,年龄在16~78岁。从2018年4月29日─2020年5月25日,历时2年,参加项目的技术人员有280人次,出动汽车120台次,调查路程15 600 km。访问调查结果显示,2016年在勐腊县象明乡孔明山脚有一人发现过一只雄体野生绿孔雀;2015年在勐龙镇勐宋村曼播散洞中缅边境一线发现绿孔雀实体(2019年在该区域缅甸一侧还有绿孔雀分布);2014年专业技术人员在景洪市勐龙镇中缅接边地区拍摄到了一只绿孔雀影像资料;2011年在勐海县城边上森林中发现绿孔雀。总之,近年来最有可能分布绿孔雀的区域是勐宋村曼播散洞中缅边境一线,而且在缅甸一侧可能存在一个绿孔雀小种群。
通过对16条绿孔雀调查监测样线2年的调查和监测,样线所穿过的生境类型包括橡胶林地、砂仁沟谷种植地、农田区域、茶地等人为干扰较大生境区域,同时也涉及热带、亚热带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及灌丛等植被类型。通过调查监测,没有发现绿孔雀的活动踪迹、羽毛和鸣声。
2018—2020年,在16条调查监测样线上所布设安装的80台次红外相机均未拍摄到绿孔雀影像。
绿孔雀是我国野生雉类中体型最大的种类,它具有华丽的羽毛、优雅的体态,深受人们喜爱,是传统的观赏鸟类,也是少数民族的吉祥鸟类[9],同时也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物种,云南省将其列入极小种群重点保护对象[10]。西双版纳一度以孔雀之乡著称,但调查结果却令人有些意外,发人深思。1995年文贤继、杨晓君、韩联宪等调查显示,景洪县景讷、勐养、基诺等乡镇均有绿孔雀的分布[11];1998年罗爱东等人所做的绿孔雀种群数量及分布现状调查显示,全州绿孔雀分布于大渡岗、景讷、巴达(西定)、布朗山、象明等乡镇,种群数量为19~25只;2011年在勐海县城边上森林中发现1只绿孔雀;2014年李泽君等在勐龙镇勐宋村拍摄到了1只绿孔雀影像;2019年在勐龙镇勐宋村曼播散洞附近缅甸一侧还有绿孔雀分布。自1995年以来25年的时间里,绿孔雀在西双版纳零星分布到偶有分布直至现在难寻踪迹,这样的结果令人担忧。
4.2.1生境破碎化
生境破碎化是由于人为因素或环境变化而导致景观中面积较大的自然栖息地不断被分割成较小的斑块或者是由于生态功能降低而形成的生境破碎化,其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其一是总生境面积的减少,其二是剩余地区分裂成非连续的碎片[12]。西双版纳的天然林被经济林“切割”后严重破碎化(图2),这对绿孔雀的生存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生境的破碎化导致绿孔雀栖息地丧失。
图2 西双版纳经济林分布(2010年)
4.2.2大范围地使用农药
西双版纳大面积的橡胶、茶叶种植必然使用农药进行杀虫,杀虫剂的使用会对绿孔雀有直接或间接的伤害。此外,野外灭鼠时使用农药浸泡过的粮食被绿孔雀误食后也会令其死亡。
4.2.3非法猎杀
非法猎杀的直接动机一是经济利益的驱使,二是长期以来部分少数民族有狩猎的习惯,三是食用野生动物的陋习。
4.2.4科研监测力度不够
西双版纳针对绿孔雀的基础性调查研究十分有限,仅仅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将生物多样性监测工作列为常态化工作每年都在开展,并将绿孔雀列为主要监测对象[13]。而天然保护工程区、国有林场等管理机构几乎都没有开展生物多样性相关调查和监测工作。
4.3.1生境恢复
绿孔雀多栖于海拔2 000 m以下的热带、亚热带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及灌丛附近的开阔地[14],杂食性,以植物性食物为主[15]。根据绿孔雀的生境选择和食性,可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植被类型的修复和保护,为绿孔雀的就地保护提供基础条件。
4.3.2减少农药的使用
西双版纳是云南省最大的垦区和热区,橡胶、茶叶的种植面积较大,可以尝试环境友好型胶园[16]和生态茶园经营模式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4.3.3加强林业执法打击力度
相关部门要坚持“以打促防,打防结合,标本兼治”的工作方针,形成一整套针对猎杀、贩卖野生动物的高压态势,对非法猎杀和贩卖绿雀行为做到零容忍。
4.3.4加强科研监测工作
西双版纳要与科研团队及高校合作开展绿孔雀种群现状调查及监测工作,开展以生境恢复为主的就地保护。同时,也尝试进行绿孔雀驯养繁殖回归实验,并做好迁地保护和绿孔雀救助的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