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让“心理复位”为“开学”护航

2021-08-25 10:10许佳
考试周刊 2021年60期

许佳

摘 要:假期里,由于学习场所、生活方式和作息的突然变化,小学生很有可能出现一些与平常不一样的心理应激反应,干扰身心健康,影响正常学习生活。因此对于开学初的小学生来说,做好心理调节尤其重要。

关键词:开学初;情绪烦恼;调节辅导

假期是愉快的,也是最让小学生期待的,但是由于学习场所、生活方式和作息的突然变化,小学生很有可能出现一些与平常不一样的心理应激反应,干扰身心健康,影响正常学习生活。因此对于开学初的小学生来说,做好心理调节尤其重要。

一、 案例分析,心理问题严重

开学急需“心理复位”。对于开学初的小学生来说,做好心理调节尤其重要。尽管开学初学校公众号以及社会各大平台轮番宣传,多番提醒各种开学注意事项,提醒学生做好开学准备,但真正开学没几天,学生“校园水土不服”症状还是慢慢显现出来。

案例1:唐庭,男,11岁,放假期间,家长疏于对电子产品的管控,孩子沉迷于游戏,还偷偷充值买游戏币,花掉了父母1万多元钱(被父母狠狠打了一顿),作业也没有完成,导致开学后学习明显跟不上,教师多番劝导却并没有效果。班主任向家长反映情况,家长表示对这孩子完全没有办法,而且感觉孩子性情大变,脾气变得特别暴躁易怒,曾经因为不愿吃早饭这件小事和家长吵闹,孩子一时情绪过于激动,跑到后阳台叫嚷要跳楼,引得众多小区居民围观,影响很不好。

案例2:胡雨馨,女,9岁,开学当天经家长告知班主任孩子不愿意来学校读书,沟通后得知她的暑假作业还有许多未完成。班主任结合平时孩子在校表现,初步断定是因为该生平时比较认真,所以当作业未完成,又来不及补时,内心非常焦虑。家长还说孩子现在变得沉默寡言非常宅,不光对学习,对生活也失去了兴趣。周末喊她出门逛街都不愿意,只想自己一个人呆着。话语之间,班主任老师能感觉到家长的烦恼,也很担心。

案例3:张慧美,女,12岁。开学第一天,上数学课时在教室呕吐,班主任老师立即联系家长。家长马上接她到医院一查,各项指标都正常,最后的结论可能是心理问题。老师在与家长的交谈中得知,张慧美放假期间的作业没有完成,所以在开学前一晚由妈妈陪伴补了一整晚作业,此次呕吐也有可能是因为没有休息好的缘故。只是没想到的是病好后原本该回校上课了,张慧美妈妈却再次帮女儿请假,说孩子在家昼夜颠倒,晚上不肯睡,早上不肯起,家长硬拉她起床,她就叫嚷着肚子疼,赖在床上。最后她妈妈没办法只能向班主任求助。

以上案例中小学生出现的焦虑、紧张、易怒情绪、消极状态、沉迷游戏甚至厌学、厌世、轻生等比较严重的过激行为,其实都是心理恐慌的表现。对于因假期打乱学习和生活节奏,产生一些不良情绪的小学生来说,如何帮助学生调整心态,尽快适应和投入学习生活中呢?

二、 调节辅导,缓解心理压力

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是危机事件中产生心理应激反应的易感人群。对于返校开学初的小学生来说,做好心理调节尤为重要。

(一)正视情绪

小学生要学会及时觉察自己的情绪,发现焦虑、紧张、烦躁等负面情绪,不能隐藏、逃避,因为压抑自己的情绪而不去解决它,更会滋长它,让它变成更大的情绪,从而日积月累变成大爆发。大爆发其实意味着失控,所以要及时正视它、面对它,才是应该选择的方法。要允许这些负面情绪的存在,因适应不了学校规律的生活和紧张的学习节奏而感到焦虑,这是很正常的情绪,是每个学生都存在的情绪,只是程度不同。

(二)调节情绪

开学初,学校应经常性开展心理讲座、心理健康教育课、主题班会、团体辅导等多种活动,帮助学生掌握简便有效,容易操作的心理调适方法,将正常的负面情绪转化成改善、升华自己行为的积极情绪模式。

独处时,可以听听音乐,现代医学表明音乐能调节神经系统的机能,解除肌肉紧张,消除抑郁、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可以通过画画、吃美食等其他感兴趣的事,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物上,从而使人从消极情绪中解脱出来;或者也可以找一个没人的地方大哭一场、吼叫几声,把自己的烦闷和不快宣泄出来等等。

群体中,应该增加与他人的互动,当遭受负面情绪困扰时可以找信任的朋友、家人或老师等人倾诉一下,因为倾诉也是保持心理平衡的一个重要方式。可以约几个小伙伴一起去操场跑几圈或打会球运动运动,用汗水冲走心底的阴霾,提高兴奋感,缓解低落的情绪。

(三)个体辅导

针对心理困扰较大的学生,应提供及时有效的个体心理辅导。

案例1中唐庭同学,一度沉迷游戏,脾气易暴易怒,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就需要给他提供干预性心理辅导,开展行为矫正,协助其回归正常生活。主要采取行为干预法以及行为规范法矫治该生网瘾行为。

1. 行为干预法

(1)了解学生自身的个人喜好与网络成瘾的原因,来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并结合网络成瘾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的运动规划与设计。

(2)厌恶干预法。建议在上网时可拉弹橡皮圈使手腕有疼痛感,从而通过条件反射使其对上网产生厌恶感;也可以借助外力如手机闹钟的噪声,来敦促自己停止上网。选择以上方式要有足够的强度并坚持一段时间。

2. 行为规范法

(1)使学生明确网络行为规范。

(2)注重网络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教师应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会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处理各种各样的网络信息,让网络行为规范教育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案例2中胡雨馨同学状态消极、焦虑不安,应给予她陪伴性心理辅导,建立同伴互助小組,协助其接纳和调节自己的情绪,促进其转变认知、优化心态。主要方法如下:

(1)教师要把微笑和鼓励带进课堂,对该学生抱有期望,通过态度、表情、行为等方式,用微笑的表情,富有鼓动性的“好”“对”“不要着急”“有进步”等激励性评语,将期望传递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