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君
徐小平,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后在美国、加拿大留学、定居,并获加拿大萨斯卡彻温大学音乐学硕士学位。曾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新东方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是新东方留学、签证、出国咨询事业的创始人。他和俞敏洪、王强一起被誉为新东方的“三驾马车”。2010年,他离开新东方,创立“真格”天使投资基金。
小儿子为跳街舞,说不准备考大学了,他一听简直五雷轰顶,但仍强颜欢笑:“好呀。”大儿子情绪低迷、内心悲伤,他没有追问,而是发去一封措辞温暖的邮件,和大儿子分享经典老歌——
徐小平有两个儿子,大的叫徐超,小的叫徐赶。两个孩子虽是亲兄弟,但性格差异很大:大儿子学习好,性格内向、敏感;小儿子成绩一般,性格外向、积极乐观。两个孩子高中毕业后,分别进入美国耶鲁大学和纽约大学读书。
提及这两个孩子,徐小平说,他们的成长并非一帆风顺,有很多波折,幸运的是,他在孩子们面临青春躁动和人生困境时,都做出了正确的引导和应对。
小儿子:数学一塌糊涂,一会儿要当摇滚歌星,一会儿迷上烹饪,一会儿爱上跳街舞
五个指头伸出来有长有短,徐小平深知家长不能用统一标准来要求孩子。所以,尽管小儿子徐赶的数学学得一塌糊涂,写作也不怎么样,但他并没有因此批评徐赶,反而尽量寻找徐赶的优点予以夸奖。即便如此,徐赶还是因为学习成绩不好而缺乏自信,甚至一度萎靡不振,连走路都低着头。
直到徐赶快上初中时,情况才有了转机。
那时,徐赶突然爱上了音乐,梦想成为摇滚歌星,其爆发出的音乐热情让徐小平暗暗吃惊。徐小平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并获加拿大萨斯卡彻温大学音乐学硕士学位,虽然毕业后没有从事音乐方面的工作,但音乐素养是有的。看到儿子这么喜欢音乐,每天练琴、唱歌,他心里很高兴,一有空就陪着儿子练琴、唱歌。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徐小平发现徐赶虽然热爱音乐,但是天赋不高,没有成为巨星的可能。他没有因此就打击儿子,依然为儿子请老师,风雨无阻地送儿子上音乐课。因为孩子是弱小的,如果他追逐梦想连父母都不支持,那他还能指望谁呢?
在父亲的不断鼓励下,徐赶勤学苦练,弹琴、唱歌水平提高很快,并开始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渐渐小有名气。这给徐赶带来了自信——他终于一扫往日萎靡,走路抬头挺胸,做事积极主动。
只是,他的兴趣来得快,去得也快。徐赶上初中后迷上了烹饪,并在学校的选修课上报了烹饪课。
徐小平得知后颇为震惊,同时又略感不悦:震惊是因为徐赶作为男孩子居然会喜欢烹饪;不悦是因为中国家长多望子成龙,希望孩子将来能大展宏图、创建伟业,可自己的儿子居然喜欢在厨房操持锅碗瓢勺,这将来能有什么大出息呢?
徐小平心里掀起波澜,可明面上并没有表现出来。他只是用惊诧的口气问徐赶:“你要做厨师?”徐赶不解:“是啊,难道你不喜欢我学这个?我喜欢做厨师呢!”
儿子的坦然,让徐小平一时语塞。他静下心来,仔细想了想:儿子对烹饪的兴趣是发自内心的。雖然家里一直有保姆照顾一日三餐,但徐赶并不因此就远离厨房,反而一放学就往厨房钻,饶有兴趣地给保姆打下手。一天,保姆家里有事请假,徐赶居然自己一个人给全家做了六菜一汤,且色香味俱全。
想到此,徐小平隐藏起不快,装出热情的样子:“我记得你做的菜色香味俱全。太好了,我支持你发展自己的爱好。”之后,两人说起了别的,没再继续这个话题。
晚上临睡时,徐小平有了空闲,想起自己得知儿子想学烹饪时的第一反应,不禁有些惭愧:喜欢烹饪,是儿子的选择,我不该以自己的好恶来评价。孩子的爱好是正当的,只是不符合我望子成龙的要求而已。我的功利心是不是太重了?我的儿子为什么就不能做饭呢?有这个爱好傍身,远的不说,就说近的,以后他要是和同学们一起出去野炊,会厨艺的他一定会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
想到此,徐小平释然了。
然而,小儿子不走寻常路的个性,一次比一次强烈地刺激着徐小平。
一天,徐赶告诉徐小平,自己要去学街舞。徐小平又不开心了,觉得这简直是丢人,他认为,跳舞也要跳芭蕾啊,因为芭蕾舞里才有王子,而跳街舞的多是浪荡少年。在徐小平这样一个老派的知识分子眼里,芭蕾舞是高雅的“阳春白雪”,而街舞是拿不出手的“下里巴人”。
好在徐小平耐住性子又想了想,虽然自己觉得跳街舞不好,但只要儿子觉得好,我就得尊重儿子的选择,支持儿子的决定。于是,他抑制住自己的反感,掏钱送儿子去上街舞课,请韩国老师教他。
徐赶像以前迷上唱歌、烹饪一样,又迷上了街舞,并再次报以巨大的热情。他甚至对父亲说,以后他要参加街舞队的巡演,就不考大学了。徐小平一听这话,简直如五雷轰顶,几乎站立不稳,但仍强颜欢笑:“好呀。”
他知道儿子的兴趣来得快,去得也快,马上动起了脑筋。当年暑假,他以旅游为名,带儿子参观了美国的一些大学,并为儿子指出这些大学的出色之处。
果然,徐超又爱上了这些美丽的校园,说以后一定要上大学。
徐小平欣慰地笑了——目的达到了。如果他疾言厉色地反对儿子跳街舞,以儿子的性格,肯定会逆反,说不定连学都不上了。毕竟,在家庭教育中,强权命令永远是下策,而春风化雨才是上策。
大儿子:学习很好,可思虑过重,敏感细腻,少年就识愁滋味
徐超学习成绩不错,但性格内向,也让徐小平很操心。
徐超在美国读中学时,一天徐小平在国内专门算好时差,兴冲冲地给他打问候电话,并期待话筒那边也传来同样兴奋的声音。出乎意料的是,徐超情绪低迷,声音听起来甚至有些悲哀。徐小平的心顿时揪紧了:“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
徐超说:“没什么,爸爸,我不想说。”
徐小平沉默了几秒:“哦,不想说就不说吧。爸爸只希望你记住,所有不好的感觉以及遇到的麻烦,都是成长的一部分。”
他没有追问儿子为何这么难过,简单劝慰几句之后便挂了电话:一个十七八岁的男孩这么难过,无非是考试考砸了、球赛打败了、被喜欢的女孩拒绝了……这些事在日常生活中,其实和空气一样普通,只是儿子太年轻,还不知道这一点。
虽说不是特别担心,但想到儿子独自一人沉浸在痛苦中,徐小平很想再把电话打过去,给儿子讲讲道理,但拿起电话又放下了:孩子的人生,无论好坏,都让他自己面对吧。
考虑到徐超内向、敏感的性格,徐小平思虑再三,还是想帮助大儿子尽快消化掉负面情绪。于是,他打开电脑,给徐超写了一封电子邮件:
亲爱的儿子:
生活充满了兴奋与低迷,只是有些人一生都在低迷,而有些人不过是偶尔不开心。但不管怎样,我希望此刻的你,读到我这封信时,情绪已经好转了。
在这里,我想和你分享一首经典老歌《助你越过忧伤之水》。
这是一首大名鼎鼎的歌唱友谊的歌曲。它之所以大名鼎鼎,是因为它把人类对友谊和关爱的渴望与真情写到了极致。我把它发给你,是想让你知道,世上没有过不去的坎儿,你永远有父亲无条件的爱与支持……
一天后,徐小平再次给徐超打去电话,他的情绪已经恢复了正常。说了一些家常话后,徐超突然郑重地说:“爸爸,我听了那首歌,谢谢您!”
徐小平心头一暖。从儿子的致谢中,他看到了儿子的成长。同时,他不禁也有些得意——这次,我又做对了!
不久之后,徐超和同学为一个问题争执起来,态度激烈。徐小平得知后教导儿子,对人要谦卑、宽容、尊重,非原则性问题不必太计较。
当时,血气方刚的徐超不以为然。但是两年后,有一次提及往事,徐超对徐小平说:“爸爸,还是您说得对,对人就是要和善、谦卑、尊重。”得知儿子不仅记得还终于理解了自己的教诲,徐小平很欣慰。
徐超喜欢和父亲聊天,大到人生意义,小到学古希腊哲学史到底有什么价值,他都喜欢询问父亲的意见。
一天,徐超想參加学校的社团活动,可是又有朋友喊他出去玩。两难间,他问父亲该怎么办。徐小平明白,对青春期男孩来说,有时哥们儿就意味着一切,所以儿子才为难,于是说:“哪个承诺在先,就兑现哪个承诺。”徐超觉得有理,便推掉朋友的邀约,参加了社团活动。
徐小平说,自己不可能陪孩子一辈子,他希望孩子能够掌握做选择的正确方法,然后自己做出对的选择。
虽然望子成龙,但他对孩子的管制并不严,也尽量不摆家长的架子。即便孩子做的事情让他意外、恼怒,也不和孩子发生正面冲突
徐小平和万千家长一样希望孩子成才,并且有名校情结,总在孩子面前念叨名校如何如何好。
一天,他又在孩子们面前念叨名校如何如何好,孩子们问他:“如果上了您说的名校,但是不开心,那上名校还有意义吗?”
徐小平一下子被问住了:是啊,自己上名校觉得开心,可儿子们上名校不一定觉得开心。如果这样,那上名校于儿子们而言,有什么意义呢?
他审视了一下周围,发现自己周围真的有事业成功但内心痛苦的朋友。他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过朋友那样的生活,于是修正了对孩子的期望:不一定要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要感到幸福、快乐。
虽然望子成龙,但他对孩子的管制并不严,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也尽量不摆家长的架子。即便孩子做的事情让他意外、恼怒,他也尽量理解、忍着,不和孩子发生正面冲突,然后找机会温和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这种 “春风化雨”教育法,让两个孩子很好地接受了家长的教导,并努力拼搏,进入名校,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如今,两个孩子做事有底线有原则,在各自擅长的领域从事着各自喜欢的工作。更让徐小平感到高兴的是,无论前面是什么,他们都拥有自信的底气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编辑: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