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伟
(聊城市东昌府区水利局,山东 聊城252000)
王铺灌区位于聊城市东昌府区西北高亢区,涉及梁水镇镇、斗虎屯镇2个镇,设计灌溉面积1.576万hm2。灌区内渠道多为土渠,淤积严重,渠系水损失较大,且配套建筑物不完善。为了提高整个灌区灌溉水的利用率,确保灌区灌溉效益的充分发挥,2016—2017年,灌区管理处对王铺灌区进行了节水配套改造。李庄泵站建设及出水渠衬砌属于王铺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2017年度的建设内容之一。李庄泵站位于马颊河与聊临路交汇处下游,马颊河左岸,桩号62+945。其出水渠利用现有的聊临路边沟,为土渠,渠内杂草丛生,土质多为沙壤土,渠系水损失较大。因此采取渠道衬砌防渗工程措施,减少渠水渗漏。
根据项目实施方案所确定的引水点高程,结合渠道沿程控制建筑物的引水条件,参考渠道沿线地面坡度,确定渠道比降为1/8000。由于是对现有灌区进行节水改造,出水渠已是成型渠道,按照不影响控制性建筑物的使用和不增加新征占地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渠道裁弯取直,对渠道的中心线进行合理地调整。根据渠床的土壤岩性,并考虑尽量减少挖筑土方工程量,确定边坡系数为1∶2。聊城市灌区渠道断面现状多为梯形单式断面,因此本文横断面设计及衬砌形式均采用梯形断面。
根据《灌溉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2018)》,渠道横断面设计应能满足渠道边坡稳定及冲淤平衡,有足够的输水能力,工程造价合理。采用明渠均匀流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和校核。
式中:Q为渠道设计流量,m3/s;A为渠道过水断面面积,m2;C为谢才系数;R为水力半径,m;i为渠道比降。
近几年来,聊城市东昌府区对境内多条分干渠、支渠进行了衬砌治理,主要采用预制混凝土板铺设、现浇混凝土板铺设及砌石护坡3种形式。3种形式防渗材料的特点、适用条件、适用年限、防渗效果等都不相同。
1)预制混凝土板铺设抗变形能力强,糙率小,施工速度快,便于管理,但对坡面整平要求较高,板的接缝多,防渗能力较差。2)现浇混凝土铺设表面平整光滑,抗冲性和耐久性较好,施工工序简单,便于施工管理,但抗变形能力相对较弱。3)砌石防渗抗冻、抗冲、耐磨、耐久性较好,使用年限较长,具有较强的稳定渠道作用。砌石衬砌结构对施工质量和施工工艺的要求非常高,是依靠施工质量保证防渗效果的。砌石护坡不易采用机械化施工,施工质量较难控制,影响防渗效果。砌石衬砌造价相对较高,适用于石材来源丰富的地区。
现对李庄泵站出水渠进行衬砌方案比选,长度210m。通过对工程投资、适宜条件、优缺点等方面的比较,确定最终的衬砌方案。
方案一:浆砌块石护坡。渠道按照设计断面开挖后,对两侧边坡进行整平、压实,采用22cm厚M10浆砌块石护坡,渠底采用30cm厚M10浆砌块石护底。
方案二:土工布加混凝土预制板防渗衬砌。渠坡采用混凝土预制板(6cm厚),混凝土板下铺设土工织物(具体采用复合土工膜或者是土工布,根据渠道渗漏情况定)。衬砌的坡脚设M1050cm×50cm浆砌块石齿墙。
方案三:土工布加现浇混凝土板衬砌。渠坡、渠底均采用10cm厚C20混凝土现浇板,混凝土板下铺设土工织物。
具体方案比较见表1。
表1 衬砌方案比选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方案比较主要考虑的指标有:1)防渗性;2)耐久性;3)稳定性;4)施工难易程度及工期等。通过综合比较,结合灌区已有经验,本次衬砌选用防渗能力较强且造价适中的现浇混凝土板衬砌的形式。由于现浇混凝土衬砌渠道的糙率在0.012~0.025之间以及参照灌区已衬砌渠道设计糙率0.017的运行实践,通过综合分析,确定衬砌后渠床糙率采用0.017。
渠道混凝土现浇作业包括:1)削坡后,铺设土工布,下入反滤层石子;2)支护安装模板;3)机械浇筑混凝土,人工初步找平,随浇随振,利用汽油机振动尺振实,振动棒振实模板边缘,避免漏浆;4)汽油磨光机进行磨光、提浆;5)压光机压光后,再人工精细抹面压光;6)待混凝土凝固后,覆盖薄膜进行养护。
施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铺设土工布前,检查基面平整度、回填土是否夯实,复核基面高程与尺寸,模板是否合格,确保模板边缘不漏浆,确定上述环节无误后,才可进行下一步的施工。
2)为了保证混凝土现浇质量,应跳仓、错缝浇筑。一般渠道混凝土的施工顺序为先坡后底再压沿。跳仓法即是浇筑完成一部分后等一段时间再进行新的浇筑作业,完成下一部分。待已浇筑部分凝固变硬后,方可进入后续的施工。
3)振捣是混凝土现浇作业的重要环节,通过选用合适的振捣设备,按照操作流程进行规范操作,确保振捣到位,避免出现漏振、欠振等现象,有利于磨平、压光、收面。
4)待混凝土浇筑终凝后,要做好养护工作,可用塑料薄膜覆盖,养护时间≥15d,避免出现裂缝等现象。
通过对王铺灌区李庄泵站出水渠衬砌形式的比选,选择了防渗能力较强、便于施工且造价适中的现浇混凝土板的衬砌方案,可以达到较好的防渗效果。渠道衬砌是灌区设计的主要内容,通过选用最适用的衬砌方案,能够达到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增加灌溉效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