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幸如 杨 剑
(安徽大学 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027)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社会转轨的关键时期,面临着人口老龄化问题。未来人口负担率必将不断上升,其中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老年负担率的提高[1]。人口老龄化加大了公共财政的负担,也使得养老、医疗等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2]。要积极应对我国的老龄化问题必须不断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对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它不仅是一种长期资本,还是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我国现有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从建国初期逐渐发展过来的,其间经历了多次改革。本文从制度变迁的视角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过程进行研究与分析,引入计量学方法,以把握国内现阶段养老保险制度的研究趋势,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促进制度不断完善。以2012—2020年期间知网上收录的与养老保险制度研究相关的论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Cite Space软件构建相关知识图谱,并进行可视化分析,以明晰相关的研究热点以及发展趋势。
按照诺斯的概念,制度是一种法则,可以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制度要实现变迁,首先要考虑现存制度是否均衡。制度非均衡是一个与制度均衡相对应的概念,是人们想要做出一些改变但是未能改变的一个状态。在实现制度变迁时必然会处于一种制度不均衡状态。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当有人意识到制度交易的成本会低于制度变迁的成本时,那么新的制度也就在逐渐形成了。[3]概括来说制度变迁实际上就是一种破旧立新的过程。当制度运行的环境发生较大的变化时,制度与环境之间不再相互适应,制度均衡被打破,此时环境会催发产生新制度的需求,制度创新便成为了一种可能。
诺斯提出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并解释为,制度的变迁会受到之前的影响,它会沿着既有的道路走下去进入一个较好的状态也可能锁死在某种无效的状态。要改变这种状态需要增强制度创新的动力,增加新制度供给能力。
我国早在建国初期就开始了养老保险制度的探索。在当时计划经济的背景之下,公有制占主导地位,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呈现的特征是“国家——企业”保障的非缴费型养老保障。[4]改革开放前期的养老保障制度可以分为城镇养老保障制度和农村养老保障制度,1951年国务院颁布了相关条例,主要是针对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制度,该条例表明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主要由企业负担。农村的养老保险制度在建国初期也有相关的规定,其中指明了农村的养老问题由集体与家庭共同负担,但是在具体实施中面临着覆盖面及保障水平较低的问题。
正是在建国初期采取的这种养老保障制度导致我国后来的分群体养老保障制度改革。[5]尽管在此后经历了多次改革,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仍然呈现出单支柱主导的特征,陷入了一种政府主导的消极锁定状态。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这种养老保险制度与其是相适应的,稳定了当时的政权,有利于巩固工农联盟,但是由于有效性不足,政府财政负担过大,福利费用过高,使得制度均衡受到挑战,当时的制度难以可持续发展,于是推动了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制度变迁的模式可以分为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两种。在现实生活中,二者之间的界限并不那么分明,它们各有优势,在实际的改革中一般以互补的形式出现,发挥各自的优势。在不断尝试和经验积累下,进入成熟状态,随后采取强制性制度变迁,发挥政府的作用,扩大制度的运行范围,推动制度的稳定运行。
从供给与需求的角度来看,在我国的治理模式中,权力较为集中在中央政府手中,我国是制度变迁的供给主导型模式,是由中央政府制定一个大致的框架,在这个框架中自上而下去实施制度的改革。我国政府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设计者,在养老保险制度的变迁中,政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担负着供给制度保障的职责。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市场经济逐步取代了计划经济,越来越多的责任由国家向市场转移,国家责任在有计划地收缩,原有养老保险制度的外部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不仅打破了制度均衡也成为了推动制度创新的诱因。
1978— 2007年这一时期是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探索与发展时期, 1986年国务院颁布了《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标志着我国的养老保障开始向社会化养老过渡。总的来说,这一阶段政策的统一性不高,制度断裂问题突出,公民对于制度公平性的需求迫切,再加之养老资源的缺乏,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因此产生了推动制度变革的诱致力量。
1998—2007年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调整阶段,政府开始加大了对民生事业的投资。在我国需要采取强制性的制度变迁方式,需要政府加大对于养老保障制度的投入以及推进力度。2000—2007年城镇职工的人均退休费从556元逐步增长到1003元。2007年国务院颁布的相关政策标志着全国范围内的农村低保制度建立,鼓励各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试点,各地区也进行了相应的制度创新,这一时期政府角色适度回归,体现了政府的责任。[6]
2008年以来国家在养老保障中的责任进一步回归,直至2014年我国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逐步建立起来。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是一种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变迁相结合的方式,公民从自身的养老需要出发,利用各种方式来满足自身需求,正是这种自发式的行为诱发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变迁,同时在政府的强制性行动的促进下,共同推进制度的完善。[7]
本文选择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运用“高级检索”功能,设置主题为“养老保险制度”,发表时间为2012-1-1至2020-12-31。然后对文献进行一定的处理,剔除了一些会议、报纸、图书等非研究性文章,总共获得5130篇文献。主要运用的是CiteSpace软件,这款软件是由美国大学陈超美教授开发的,可以用来显示科学发展的新趋势和前沿动态,广泛运用于美国的各个学科研究。CiteSpace主要是通过对大量的文献进行分析,分析其在该学科领域中的被引用量以及中心程度进而判断它的重要性;还可以对文献的关键词进行分析,并以图谱的形式展示出来,从而更好地分析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推断未来研究方向。本文主要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文献概况进行分析,以及基于关键词的词频分析和研究内容的论域分析,梳理出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知识图谱。
以养老保险制度为主题,在中国知网上检索从2012-2020年的文献,总共检索到8863条结果。根据图1可以看出2012—2020年总共可以分为两个阶段:2012—2014年,这期间整个文献的发表量处于缓慢的逐年上升的阶段;而从2014—2020年,相关文献数量逐年减少。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在2000—2009年期间我国原有的农村保险基本上处于一种停滞状态,从2003年开始,一些省份开始试点探索新政策,这为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经验和思路。随后国务院于2011年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这标志着新农保制度正式施行。在2014年新农保制度与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正式合并,形成了现在的城乡居保。所以在2012—2014年,文献的发表量是在缓慢增加的。根据2018年和2019年人社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的文件,我国于2020年底完成全国范围内的城乡居保的委托投资体制改革。
图1 2012-2020年养老保险制度研究年度发文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养老保险几经改革,从一开始的老农保被终止到建立新农保,再到现在的城乡居保。在这一系列制度变迁的背后,不仅仅是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制度供需不均衡的体现,还有政府决策者适时引导和决策的强制性作用。为了给人民带来更好的养老保障,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养老保障制度。我国放弃缴费型养老保险制度,将非缴费型养老金引入并作为制度主体,建立个人账户养老金。[8]现阶段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已经实现全面覆盖,但还需不断地完善待遇调整机制,逐步缩小差距实现公平,还要注重制度的效率问题,促进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相较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曲折变迁来说,城职保较为稳定,采用的是个人账户与现收现付制的混合制度。城职保运行时间长,积累的资金也最多,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个人账户比率低等制度结构问题。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的全国统筹,这对于解决城职保的制度统筹层次低问题至关重要。[9]
作者及研究机构的分析对科研活动的组织和引导有着积极的作用,在检索结果中对作者的发文量进行分析,[10]排名第一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劳动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的郑秉文,总共发文量在30篇;排名第二的是中国人民大学的鲁全发文23篇;紧随其后发文数22篇的是浙江大学的何文炯。运用CiteSpace软件在知网中进行检索并将筛选过后的5130条结果进行可视化分析。在研究作者的图谱中可以看到节点较小,且分布较广,密度低,这表明在养老保险制度的研究中,研究者较为分散,且之间的联系与合作较少。目前国内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研究的以高校居多。其中论文发表数量最多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多达192篇,其次是武汉大学和吉林大学。由图2可以看出,各研究机构也较为分散,联系较少。其中被引次数最多的是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其引文计数为71;其次是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其引文计数为39;第三个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被引用次数为30。
图2 研究机构共现知识图谱
关键词是整个文章分析的焦点,是对文章的高度总结。本文通过CiteSpace对样本所提供的关键词绘制知识图谱,根据关键词出现的次数以及中心性的大小,可以得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首先是对关键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共现分析,时间仍然设置在2012-01到2020-12,#Years Per Slice设置为1,Node Types设置为key word ,Pruning设置为Pathfinder和Pruning sliced networks,然后开始运行。如图3所示,其中节点数为560,连线数为1773,密度是0.0113。虽然该图谱的网络密度要大于机构合作的密度,但仍较为分散,研究者应该加强合作,同时还要对该领域进行纵向的深度研究,而非过分追求研究的广度。在CiteSpace给出的图谱中,关键词所在的十字形的大小与频次成正比,各关键词之间的连线愈多,代表他们之间的联系越密切,其中养老保险出现1099次,养老保险制度出现650次,人口老龄化出现235次,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出现227次。同时可以看到与养老保险密切相关的词有“双轨制”“制度改革”“对策”等,说明研究者在制度变迁方面做出了许多研究和贡献,推动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该网络图谱的Q值为0.4834说明图谱的网络结构是合理的,能够代表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研究的热点主题。
图3 养老保险领域高频关键词知识图谱
表1列出了部分关键词的频次与中心性。通常来看,一个词的频次越高那么这个关键词的中心性也就越高,二者之间是一个正相关的关系。可以看到“养老保险”“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这几个词的中心性不是太高,排名前20的关键词其中心性相差不多,说明现在针对这方面的研究还没有形成一个核心的研究点,研究较为分散。
表1 高频关键词及其中心性统计
本文利用CiteSpace对关键词在某一年度密集出现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得到了2012—2020年间在养老保险制度研究中最为突现的25个关键词,这与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历程也基本符合,这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思路。
通过对关键词共现图谱及突现图谱的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养老研究主要集中以下方面并随着近几年的发展呈现出如下趋势。结合图4中可以看到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时期。
图4 近八年我国养老保险研究前25个最强突现关键词
(1)第一阶段是2012—2014年,出现的主要词汇有“新农保”“全覆盖”“城乡统筹”等,在这一时期学者们围绕城乡养老保险的统筹问题展开了相应的研究。从2009年推行“新农保”学者们就展开了广泛的研究,有学者从参保意愿的角度去探讨“新农保”制度的可持续性,提出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减小政府与农民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根据不同群体的利益进行有针对性地激励,调动居民的参保积极性。“新农保”采取的补贴方式是分地区进行的,对中西部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比较大,发达地区则是自费推进。为了建立更加公平地养老保险制度,应该要合理分配财政资源,还要加快与城乡居保配套制度地出台,尽快整合[11]。另外有学者指出“新农保”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居民的养老质量,但是也加剧了不同收入组别农村老年人的养老质量不等,故应该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推动养老保障的均等化,并提高城乡居保的统筹层次。
(2)第二阶段是2015年至今,我国开始了对养老服务领域的探索,越来越多的学者聚焦于这一领域,寻求缓解供需结构性矛盾的方法,因而出现了“养老服务”“第三支柱”“医养结合”等词汇。有学者指出家庭养老是不能被替代的,但是由于家庭小型化以及老龄化趋势日趋严重应该将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相结合,发挥互补作用。还有学者指出破解养老难题应该不断创新养老模式,政府应该出台相应政策,促进医疗与养老资源的整合,加大专业医护人员的培养力度。有学者对英美日韩养老模式进行比较,指出社区在居家养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应该从政府与社区两个层面去完善我国的居家养老模式[12]。
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变迁情况进行梳理,随后以2012—2021年知网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献作为研究对象,以CiteSpace为处理工具,分析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研究群体、热点和前沿。
根据知识图谱的研究,养老保险制度的关键词以及研究作者和机构的网络图谱密度不够高,说明需要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尽快形成学术网络,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往纵深方向推进课题研究。从研究热点来看,出现了“医养结合”等新词,关于养老服务出现了许多新的模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探索机构、社区、居家三者相融合的模式[13],创新服务模式,从供给侧角度加强相关研究,不断鼓励社会资本,形成政府与社会相合作共同供给公共服务的新模式,另外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促进我国养老制度的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