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英
但凡了解日本浮世绘的人,恐怕没有不知道葛饰北斋的《神奈川冲浪里》的。浮世绘是日本的风俗版画,兴起于江户时代,18世纪前后风靡日本,甚至影响全球。它主要描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风景和演剧,一般使用木版,颜色比较丰富。不过,《神奈川冲浪里》表现的可不是在神奈川冲浪的惬意,而是表现船工和巨浪搏斗的惊险场景。“神奈川”是地名,“冲”是指附近的海域,“浪里”是指船只在巨浪中,这一句话的意思是“在神奈川附近海域的大浪之中”。
既然我们不是来神奈川冲浪的,那我们是来这里看浪的吗?
不错,你猜对了一半。
先看鲸波万仞。这幅画高25.7厘米,宽37.9厘米,以蓝白色调为主,使用了起源于欧洲的稀有颜料——深邃的普鲁士蓝,使得它比一般的浮世绘作品更加漂亮灵动。只见画面中海浪从右至左翻卷而起,前浪刚刚落下,后浪便腾空而起,掀起万丈巨澜,直冲天际,远处的富士山似乎要被吞没。浪头如狰狞水怪张开锋利的爪子,随时要把浪里的一切生命撕个粉碎。整幅画动感十足,充满张力,将大海的美与力表现得淋漓尽致。
再看逐浪弄潮。仔细看,你会发现海浪之间有三艘小船,被惊涛巨浪掀卷着,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在千钧一发之际,英勇的船夫们奋力划船,与巨浪进行惊险而激烈的搏斗。面对灾祸时,人们团结一心、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犹如日月,在风波浪里大放光彩。
后浪如此汹涌澎湃,前浪是否黯然失色呢?
仔细观察画面左侧下方白色的、较小的浪花,它的高度远不及后浪,形状似三角形,和真实的富士山的轮廓完全相符,并与画面正中远处的富士山遥相呼应。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
想当年,精明的出版商看上了有关富士山作品的市场价值,给出了“三十六景”的命题。葛饰北斋用三十六幅画表现了富士山的春、夏、秋、冬,《富岳三十六景》便应运而生,《神奈川冲浪里》是其中最畅销的一幅。只见远处巍然屹立的富士山占据着画面的正中,它像一位久经沧桑的老人平静地看着人与海的激烈搏斗。画面中的次浪之中又隐藏了第二座“富士山”。可以说,这幅画主题鲜明,富士山是当之无愧的主角。如果你只看到了浪的澎湃,作者或许会微微叹息,他更希望你看到山的沉静与神圣。
《神奈川冲浪里》是历史上被印制次数最多的一张浮世绘,它飞入寻常百姓家,装饰着普通人家的厅堂。这一股艺术浪潮不仅让江户时代的普通日本人获得了“人间值得”的美好体验,也对西方印象派艺术产生过很大的启迪作用。荷兰画家凡·高就是从这幅作品中获得灵感,画出了《星空》;法国作曲家克劳德·德彪西受这幅画的启发,创作了交响诗《海》。可以说,这股起源于日本的浮世绘浪潮,在欧洲掀起了巨大的波澜,艺术之浪此起彼伏,交相辉映。
如今再看,这幅画真的是浪里人生。巨浪的呼啸与远处富士山的安详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水是动的,山是静的,猛浪若奔,唯有大山依旧。“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我们都在刹那间寻找永恒,在此岸凝视彼岸。
我们不是來神奈川冲浪的,只是看看这里的浪,这里的山,这里的人,寻求那份专属的无上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