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均 吴秋怡
摘 要:深圳特区建立以来,高等教育经历了开创期(1980-1991)、探索期(1992-2009)和腾飞期(2010年以来)三个历史阶段,构建了以一批高水平大学为载体的城市高等教育新体系,创造了城市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新典范。深圳40年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经验可归纳为:政府重视,不惜代价;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善借外力,开放包容。深圳高等教育至今仍然是特区发展中的“短板”,今后应从跨越式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改革高等教育治理模式,加大“双一流”建设力度,优化高等教育区域布局和学科结构,增强高等教育创新能力,为“双区”建设和世界标杆城市建设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
关键词:深圳;高等教育;历史;改革发展
2020年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这是中国人民创造的世界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1]
就深圳高等教育而言,尽管长期被视为特区发展的“短板”,但回首40年来的历史不难发现,它也在一张白纸上进行了精彩演绎:用较短的时间创建了高水平的、完整的城市高等教育新体系,实现了城市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为特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深圳特区步入不惑之年的今天,系统梳理深圳高等教育发展历史、深入总结经验与问题,对于深圳创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城市高等教育新范例具有重要意义。
一、发展历程
深圳经济特区于1980年8月正式成立。从此,深圳高等教育开启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成长历程,这是一部筚路蓝缕、奋勇前行的创业史,也是一部不平凡、不平坦的改革史。
(一)开创期(1980-1991)
深圳特区正式成立后,全国各地的各类人才纷纷涌向这片亟待开发的南国热土。当时的特区决策者敏锐地意识到,人才问题是特区建设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人才光靠引进是不行的,特区必须有自己培养人才的高等学府。特区成立的第二个月,即1980年9月,广东省广播电视大学深圳市分校就正式成立。1982年5月,深圳市教育进修学校与宝安师范学校合并成立深圳市教师进修学院,翌年更名为深圳教育学院。
这两所培训性质的成人高校,显然无法满足特区建设对各类专业人才的急需,创建一所深圳自己的综合大学被提上议事日程。据时任深圳市委常委、参与过深圳大学筹建工作的林江回忆,早在1981年,时任深圳市委第一书记的吴南生及市委领导班子就曾经酝酿办所大学。中央党校领导范若愚等人考察深圳特区后向胡耀邦报告,也建议在深圳办所大学。胡耀邦即批示:“要积极去办。”1982下半年,时任深圳市委书记兼市长的梁湘找到广东省高教局副局长黄其江,表示了“贷款也要办所大学的决心”,请高教局大力支持。[2]同年11月,受深圳市委市政府的邀请,广东省高教局派出了由副局长黄其江带领的调研组,来深调研人才培养状况。11月16日,调研组完成了《关于创办深圳大学的建议——向深圳市委汇报提纲》,由全体成员签名后送深圳市委市政府领导。该建议“从改革开放与深圳特区建设迅速发展的实际出发,论述了创办一所适合我国国情和特区建设的实际需要的综合性新型大学的必要性、有利条件及其重要意义”[3]。
1983年1月14日晚,深圳市委常委会专门开会讨论筹办深圳大学的问题。大家讨论热烈,直至深夜,最后决定“迅速筹办深圳大学”,并成立由梁湘为主任的深圳大学筹备委员会。[4]2月5日,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筹建深圳大学。5月10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建立深圳大学。9月27日,深圳大学在深圳戏院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梁湘出席并讲话。深圳大学临时校址在原宝安县县委旧址,首届招收了工业经济管理、商业经济管理、金融、法律、英语和建筑等6个本科专业的218名本科生。从1983年1月决定筹办,到9月27日正式开学,深圳大学的创建仅用了8个月时间,速度之快在中外大学史上实属罕见。
深圳大学成立后,秉承“杀出一条血路”的特区创业精神,以“深圳速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和创新。当时正值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不久,学校在高校管理体制上大胆改革,在奖学金、学分制、勤工俭学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率先在国内实行毕业生不包分配和双向选择制度,推行教职员工全员聘任制度和后勤社会化管理改革,与国内知名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很快成为国内高校一颗耀眼的“明星”。马化腾、史玉柱、李书福、周海江等顶尖创新创业人才都曾在这一时期就读于深圳大学。
1984年5月,深圳师范专科学校建立,这是深圳第一所普通专科学校。该校学制三年,主要培养初中教师,成立当年招收了中文、数学、英语3个专业的30多名专科生。
处于开创时期的深圳高等教育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起步迅速,抓住特区建设机遇,在几年时间内就初步建立了包括专科、本科、研究生教育以及成人高等教育在内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二是锐意改革,当时深圳大学是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积极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先锋学校,很多改革举措在当时开风气之先,引领时代潮流,有的至今仍然具有先进性;三是规模较小,除深圳大学外,只有深圳师专、深圳教育学院和广播电视大学3所专科层次的高校,深圳师专和教育学院还合署办学。1991年,普通高校在校生只有3779人[5],远不能满足特区建设对各类人才的急需。
(二)探索期(1992-2009)
1992年,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中国的改革開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新形势下,深圳特区开启了新一轮创业历程。
为了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对各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急需,探索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新路径,1992年2月14日,深圳市委书记李灏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议,会议原则上同意创办深圳高等职业技术学院。1993年7月,广东省高教局批准深圳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借用深圳教育学院的教学场地,招收第一届两个专业59名学生。1994年4月,广东省高教局批准成立深圳高等职业技术学院。1997年改名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该校是国内第一个以“职业技术学院”为校名的职业院校,它立足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办学特色,在高职教育改革的各方面都取得骄人成绩,被誉为中国高职教育的“一面旗帜”。
进入世纪之交,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浪潮席卷神州。为了适应高等教育扩招形势,2000年6月和2002年4月,民办新安职业学院和民办广东建华职业学院相继挂牌成立。2002年4月,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成立。这些高职高专院校的建立,进一步改变了专本比例关系,高职高专教育逐步占据深圳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深圳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并没有把高等教育扩张的重点完全放在高职高专层面,而是着眼于更高层次的人才培养。1999年,深圳市教育局向深圳市委市政府提交了《关于创建“深圳大学城”的建议》。市委市政府旋即成立了以市长李子彬为组长的深圳大学城规划与建设领导小组,组建了深圳大学城筹建办公室。2000年10月深圳市人民政府与清华大学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此后,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开大学先后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2002年大学城园区开始建设,2003年各校的“深圳研究生院”陆续正式入驻。
深圳大学城以高層次研究生教育为核心,以深化体制改革为动力,旨在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集产学研于一体的高等教育发展城区。大学城各研究生院建立后,即开始举办包括博士生在内的研究生教育。至2009年,深圳大学城各研究生院,建立了68个博士研究生培养方向和72个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向,并建成了深圳市最大的博士后工作站,为深圳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一时期深圳高等教育仍然处于探索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阶段:一是探索了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建成了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的高水平职业院校,为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范例;二是探索国内高水平大学合作办学的新路径,建立深圳大学城,还于1993年与暨南大学合作创建了暨南大学中旅学院。进入新世纪后,搭乘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东风,深圳高等教育在规模上得到持续扩充。2009年,深圳拥有高校9所,在校生达到9.22万人。[6]
(三)腾飞期(2010年以来)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该文件明确提出:“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步伐,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高等教育聚焦内涵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步伐加快。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圳市委市政府进一步解放思想,高等教育事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特别在建设一流大学方面不断进取,呈现了迅猛发展、快速提升的趋势。
2010年12月,教育部同意筹建南方科技大学,筹建期为三年。2012年4月,教育部批准建立南方科技大学,并明确要求南方科技大学“不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建校十年来,南方科技大学借鉴世界一流理工科大学的学科设置和办学模式,进步飞速。2018年5月,学校获批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成为内地新办高校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时间最短的学校。2020年9月,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最新的大学排行榜,南方科技大学首次进入世界排名300强,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8名。
2011年7月,深圳市人民政府与香港中文大学签署合作协议,拟按合作办学形式,筹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12年10月,教育部批准筹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14年4月28日,教育部批准设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合作办学者为深圳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依法进行管理。该校以国际化的氛围和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赢得广泛声誉。截至2020年,该校已经连续五年成为广东省内院校中录取分数最高的大学。
2014年4月,北京理工大学、莫斯科大学、深圳市政府三方在北京签署备忘录,筹建“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2016年10月,学校获教育部批准正式设立。这是中俄两国高校合作举办的第一所合作大学。
2014年5月,深圳市政府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签署新的合作办学协议,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基础上,合作共建本硕博教育体系完备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2017年7月,教育部批准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正式开展本科教育。
2015年,深圳市委市政府开始筹建深圳技术大学。2018年12月,教育部正式发文,正式批复同意设立深圳技术大学。学校充分借鉴德国、瑞士等发达国家先进经验,致力于培养本科及以上层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努力建成一流的应用型技术大学。
2015年11月,中山大学与深圳市政府签署合作协议。中山大学(深圳)就此成立,是继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和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之后的第三个校区。
除上述新建高校外,深圳还建设了一批“特色学院”,如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深圳墨尔本生命健康工程学院、华大基因学院等。
与此同时,深圳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一批深圳的“老大学”也不甘落后,通过不断的改革创新取得显著进步。深圳大学近年来加大高水平大学建设力度,学校国际排名每年上升超过100名,国内排名每年上升超过10名,被誉为“内地进步最快的高校”。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双双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深圳的高职教育被国务院领导誉为“一点也不输德国”。
近1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是深圳高等教育实现真正腾飞的新阶段,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首次提出建设一流大学的战略目标,成批量创建一流大学,城市高等教育层次和品质空前提升,无论南方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新大学,还是深圳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老院校都在建设一流大学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二是进一步探索了多样化办学新模式,在中外合作、政企合作、校企合作办学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三是确立了高等教育外延发展与内涵发展并重的发展路径,培养规模进一步扩大,培养质量明显提升,高等教育强市的格局初显端倪。2019年,深圳各类高校达到14所,在校生达到14.95万人。[7]当前,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新形势下,深圳高等教育正快马加鞭,高起点、高标准筹建一批创新型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深圳海洋大学、深圳创新创意设计学院、深圳音乐学院、深圳师范大学……
二、基本经验
毋庸置疑,短短40年,深圳高等教育已经在一张白纸上演绎了别样的精彩,呈现了鲜明的“跨越式发展”特征:这不仅仅是发展规模从零到近15万在校生的跨越,更是从空白起步到构建以一批高水平大学为载体的城市高等教育新体系的跨越。可以说,深圳已经创造了城市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新典范。我们认为,深圳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经验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政府重视,不惜代价
深圳高等教育之所以在短短40年取得了显著成就,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就是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不惜一切代价的支持。
1984年1月,邓小平视察深圳经济特区时指出:深圳要办好两件事,一是建设核电站,二是办好深圳大学。[8]此后,历届中央领导多次莅临深圳高校视察,给深圳高等教育工作者以巨大的鼓舞。
有人说,深圳是经济特区,不是教育特区,中央对深圳教育并无特别的倾斜,但稍微了解深圳高等教育发展历史就可发现,深圳每一所高校的创建、每一项改革方案的形成和实施,都得到了中央、教育部及广东省政府的鼎力支持,这样才有了8个月就建成的深圳大学,才有了中国第一个以“职业技术学院”为名的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第一个以“技术大学”为名的深圳技术大学,才有了从“筹”到“去筹”皆不超过三年的南方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等一批崭新的特区大学,才有了一系列高等教育创新举措。
深圳市历届市委市政府对于高等教育的支持更是不遗余力、不惜代价。“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卖掉裤子也要把大学建起来。”[9]当年深圳市委书记梁湘这铿锵有力的一席话,早已载入深圳高等教育史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深圳高等教育的建设者,不断披荆斩棘、砥砺前行。
从政策支持看,特区建立后每个重要的发展节点,市委市政府都适时地发布相关政策,推动高等教育从“同步发展”到“适度超前发展”再到“跨越式发展”的飞跃。
早在特区建立初期的1982年,深圳市委市政府就提出“教育要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的方针。[10]其后又多次要求按照“三个面向”方针办好本地高等教育。1989年,高等教育发展第一次被列入深圳教育发展战略。[11]到了20世纪90年代,在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深圳对高等教育更加重视:1994年,市委市政府进一步提出“教育要适度超前发展”的方针;1996年,又进一步制定了“科教兴市”战略。
进入新世纪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后,高等教育从未缺席深圳市委市政府的年度重大议事日程。2008年6月深圳市委《关于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的若干意见》第一次提出“要跨越式发展高等教育”。2016年10月,深圳市政府《关于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第一次提出“建立国际化开放式创新型高等教育体系”,“建设成为南方重要的高等教育中心”。2019年9月,深圳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第一次提出建设“双一流”的战略目标:“高起点建设一批高等院校,支持创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打造世界一流职业教育高地、大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从资源投入看,无论是财政经费,还是土地等稀缺资源,深圳市委市政府都给予高等教育以巨大的支持。
深圳市教育局原副局长梁北汉曾撰文提出:“要实现地方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要求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并超常规支持。所谓重视和超常规支持,主要指地方政府合理理解高等教育,尊重高等教育的内在独特性,舍得投入。”[12]深圳发展的经验也表明,高标准持续的巨大资源投入是教育后发地区实现教育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
据广东省高教局原副局长黄其江回忆,在深圳大学筹建过程中,梁湘与分管财政的副市长周溪舞商量:拿出1亿元来办深圳大学,有没有困难?周溪舞说:只要市委、市政府下决心,我一定想办法挖出钱来。[13]另据深圳大学首任校长张维回忆:当时深圳市委市政府拨付的三年基建费是1亿元。他感叹道:“从今日的深圳看,这个数目不算大,但对当时一年仅有3亿元财政收入的特区政府(来说),这可是很沉重的负担。”[14]随着深圳特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深圳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从深圳市教育局获悉,1983年到2019年,深圳高等教育投入从5000万增长到180亿。近五年,年均增长20%,总量及增幅均居全省第一,规模已仅次于北京、上海,生均经费标准是省内其他高校的两倍。这既是深圳特区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优势,更是深圳市委市政府重视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体现。
深圳面积不足2000平方公里,实际管理人口超过2200万,土地资源极为珍贵,但为了办大学,深圳在土地资源供给上不惜一切代价。作为“长子”的深圳大学,几经扩建,占地达到了2.72平方公里,折合为4083亩。后来建立的大学面积也不小。如中山大学(深圳)4700亩、深圳技术大学3795亩、深圳职业技术学院3540亩、南方科技大学2970亩、香港中文大学(深圳)1502亩、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1389亩。据了解,深圳大学城总规划面积更是达到10平方公里,约占深圳总面积的0.5%,在寸土寸金的深圳,这绝对是一个令人惊叹的数据。
(二)敢闯敢试,敢为人先
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是深圳的根、深圳的魂。深圳特区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解放思想、不断改革创新的历史。高等教育发展也是如此。没有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就没有深圳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1983年深圳大学建立后,率先在全国推行一系列改革,以解决高等教育领域“统得太死,包得太多”之弊端,“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道路”[15]。如在当时“不包分配”尚停留于政策层面时,年轻的深圳大学拔得头筹,将这项改革付诸实践。又如,深圳大学率先取消了助学金制度,代之以勤工俭学制度。深圳大学老校长罗征启说:“由于勤工俭学的带动,目前,深圳大学已发展成为一个真正以学生为主体、以培養学生为主要工作的、目的性明确的系统。”[16]20世纪90年代初期,深圳大学进一步确立了“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实验大学”的办学定位,创造了中国地方大学特色发展的新范式。
深圳其后创建的新大学,几乎都与生俱来担负着改革和创新的使命。
1993年建立的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不仅是第一所以“职业技术学院”为名的高职院校,更是国内第一个真正以系统化高职教育的理念和模式来办学的高职院校:第一个把“大学水平的能工巧匠”作为培养目标;第一个建立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一个成立专业管理委员会,让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全程;第一个对港澳台单独招生的内地高职院校;第一个招收本科层次高职学生的高职院校;第一个联合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的高职院校……这一系列“第一”使这所年轻的职业院校成为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领头羊。
世纪之交创建的深圳大学城本身就是体制创新的产物,它正是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用较短的时间和较低的成本,迅速集聚了国内最顶尖的大学在深圳举办研究生教育。更重要的是,深圳大学城是国内高水平大学通过校地合作的方式创办的异地研究生院,这为国内高水平大学跨地合作办学、扩充优质智力资源提供了崭新的模式。
南方科技大学早在筹建时期,围绕高校“去行政化”的一系列改革设想就曾在国内外产生强烈反响。学校建立后,率先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探索党委领导下、理事会决策的校长负责制,这是理事会制度在国内公办高校的有益尝试。在招生制度方面,南方科技大学率先探索实行的“631”(高考成绩60%、能力测试30%、高中学业成绩10%)自主招生综合评价录取模式,后来被很多高校借鉴。
深圳的特色学院也是一个创新举措。《硅谷百年历史》的作者之一皮埃罗·斯加鲁菲曾说,中国最像硅谷的城市是深圳。[17]而深圳市委市政府按照“小而精、开放式、国际化”的原则,高起点建设特色学院,正是充分利用了深圳科技创新与高新科技产业的“硅谷”优势作为支撑,探索形成高等教育国际化与特色化高地。
40年来,深圳高等教育几乎在体制改革的各个领域都有实质性创新:在办学体制上,探索了校企合作、政企合作、校校合作、政校合作等模式;在管理体制上,探索了校长负责制、董事会制、理事会制等模式;在招生就业体制上,探索了不包分配、双向选择、“631”录取制等模式;在校内管理体制上,探索了后勤社会化、全员聘任制、预聘长聘制等模式;在人才培养体制上,探索了勤工俭学、学分制、主辅修等模式。
(三)善借外力,开放包容
善于借助外力对一个新兴城市发展高等教育尤为关键。深圳大学在建校初期,就曾得到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著名高校的对口支援,如以清华大学为主,援建建筑、电子类学科;以北京大学为主,援建中文、外语类学科;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主,援建经济、管理类学科。新世纪以来,当深圳高等教育寻求更高办学层次时,再次借助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山大学等“985”大学的优质资源。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来深办学的大学都没有出现异地办学中常见的“水土不服”,很快融入了深圳的经济社会和城市文化中,此乃深圳的开放包容精神使然。
“来了就是深圳人”。同样,来了深圳就是深圳的大学。正因为深圳为异地高校来深办学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异地高校才得以快速扎根深圳、服务深圳。清华北大来深圳办学,成绩卓著,既为深圳造就了拔尖人才,也填补了深圳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空白;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的“风头”甚至盖过其校本部,各类高端人才扎根深圳不说,学校的录取线连续几年超过校本部。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作为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的开放格局没有限于国内。近十年来,随着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新定位,深圳将借助外力的视野拓展到国际一流大学,开启了深圳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主要举措如下。
一是与境外一流大学合作创办大学。除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外,还创建了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等一批中外合作的特色学院。
二是创建多样化的国际教学和科研合作项目。如深圳大学与美国硅谷建立以信息科技为主的科研、教学与实习为一体的海外基地,与法国南特商学院合作成立国际南特商学院,与境外300多所高校(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已累计与德国等26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余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建校仅10年的南方科技大学合作伙伴已经遍布五大洲,与至少40所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
三是引进国际一流学者来深圳高校任教。目前深圳高校从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引进的院士级专家就有数十人。2020年深圳进一步优化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认定标准,为符合条件的外籍高层次人才申请永久居留提供便利,这为深圳高校“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提供了更大的政策便利。
四是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提供多样化跨境高等教育服务。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中兴、招商港口等一批世界一流企业“走出去”,在马来西亚建立了两个汉语语言文化中心,在保加利亚建立了首家海外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学校每年招收的海外留学生超过60%来自“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
三、反思与瞻望
深圳高等教育尽管40年来成绩斐然,但从整体看,至今仍然是特区发展中的一块“短板”。正如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长许建领所言:“深圳高等教育尽管取得了一定进步,但与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无法相提并论,与城市自主创新发展的需求差距较大,与履行先行示范的责任要求相距很远。”[18]我们认为,深圳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有待提高”。
首先,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度有待提高。
深圳高等教育无论体量还是层次,与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和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目标定位不匹配。按照2019年底深圳常住人口1344万人计算,每十万人口中在校大学生数为1112人,远低于全国平均2857人的水平。無论是高校数、在校生数还是综合实力,都低于同属计划单列的厦门、青岛、大连等城市。在高水平大学方面,深圳目前还没有大学或学科进入国家“双一流”行列。
与深圳企业的创新能力相比,高校的研发能力与创新能力明显不足。据统计,全市90%以上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以上职务发明专利产生于企业。同时,深圳财政科技资金近70%投向企业,70%以上创新载体布局在企业。这四个90%和两个70%都明确显示:深圳的创新主体在企业,不在高校。
其次,高等教育结构的协调性有待提高,学科和专业设置上明显重理轻文,新建大学几乎都是以理工为主,不能满足深圳作为一个多元移民文化城市发展的需求。
第三,高等教育发展的集群化有待提高,各高校分别建在南山、龙岗、坪山、光明各区,比较松散,高校间尚未形成集群化发展的优势,导致整合资源、协同创新、联合办学难以落实,也不利于节约土地资源。
最后,高等教育办学中社会参与度有待提高,目前只有一所民办高校,办学主体过于单一,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办学程度低,政府作为高校建设经费与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财政负担沉重。
上述问题的产生,主要原因是深圳作为一个年轻城市,举办高等教育的时间较短,经验不足。同时,还有一个关键因素不可忽视,即深圳高等教育40年来采取的是“政府强势主导”治理模式。按照伯顿·克拉克(Burton R.Clark)的三角协调模式理论,高等教育发展主要受政府、市场及学术三种势力的整合影响,三者之间的博弈决定了高等教育治理模式。[19]从国际高等教育的经验看,高等教育理想的治理模式应是政府、市场和学术三者处于相互制衡、相得益彰的状态,而“政府强势主导”模式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对高等教育支持力度大,可以快速推动高等教育扩张、构建高等教育体系;另一方面这种模式往往以行政逻辑代替教育逻辑、学术逻辑、市场逻辑,也容易急功近利,忽略长期规划和统筹协调。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根本出路。”[20]当前,要推动深圳高等教育从跨越式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就要继续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加强以下领域的改革:一是改革高等教育治理模式,构建政府、大学、市场(社会)之间张力平衡的治理模式;二是加大“双一流”建设力度,争取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列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高校进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三是优化高等教育区域布局,形成资源整合、协同创新的集群优势和联动效应;四是调整高等教育学科和专业结构,深化“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及“交叉学科”等建设,加快打造优势和特色学科专业,探索建立健全高校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五是增强高等教育创新能力,提高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为“双区”建设和世界标杆城市建设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
上述改革中,高等教育治理模式的改革尤为关键。深圳高等教育应该牢牢抓住“双区驱动”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探索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培育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中的市场调节机制、社会参与机制、多元投融资体制,从根本上转变“政府强势主导”的治理模式。2020年10月,《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明确提出:“探索扩大在深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在符合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前提下,支持深圳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展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中央给予先行示范区建设的“政策红利”,就是希望深圳在高校办学自主权等领域先行先试,探讨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高等教育治理新模式,为新时代高等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贡献“深圳范例”。
参考文献:
[1][20]习近平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EB/OL].(2020-10-14).https://mp.weixin.qq.com/s/mTJIRLHgAeM3Vila8Fi3jw.
[2][4]林江.深圳大學筹建纪实[A]//李向程.情怀深大[C].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1:1-2,2.
[3][13]黄其江.深圳大学筹建工作的重要情况[A]//李向程.情怀深大[C].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1:9,8-9.
[5][6][7]深圳统计年鉴(2020)[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有限公司,2020:376.
[8]杨移贻.特区大学 窗口大学 实验大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0.
[9]唐才儒.深圳大学改革探索之路[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88.343.
[10][11]深圳经济特区年鉴委员会.深圳经济特区年鉴1990[Z].香港经济导报社,1990:377,362.
[12]梁北汉.论地方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J].高教探索,2007(2):43-46.
[14]张维.情系深大:创建深大初期的点滴[A]//李向程.情怀深大[C].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1.24.
[15]李天庆,陈小波.立志改革 锐意创新:深圳大学的办学道路[J].高教探索,1985(2):11.
[16]罗征启.勤工俭学使深圳大学起了深刻的变化[J].深圳大学学报,1986(3):2.
[17]斯加鲁菲:中国仍落后硅谷20年[EB/OL].(2016-11-03).https://www.sohu.com/a/118017877_468694.
[18]深圳高校建设跑出“深圳速度”[N].科技日报,2020-01-14.
[19][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M].王承绪,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154-162.
(责任编辑 刘第红)
收稿日期:2021-02-24
作者简介:李均,深圳大学高教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吴秋怡,深圳大学高教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深圳/518060)
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学科共建项目“深圳特区高等教育改革史论”(批准号GD18XJY35)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