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刚
关键词:现代种业 现状 问题 建议
一、内蒙古现代种业发展现状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优良品种是农牧业发展的基础,是农畜产品提質增收的根本保障。目前,我区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畜禽良种化率达到95%以上,为农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了支撑。
(一)畜禽种业
我区畜禽良种繁育领先全国,种源基地建设不断加强,现有国家级畜禽核心育种场11家,种公牛站5家,已具备年提供20万只种羊和1000万剂优质牛冻精的能力。品种培育加快,先后培育了中国荷斯坦牛、察哈尔羊等自有知识产权优良畜种22个,培育国内排名100名以内的荷斯坦和西门塔尔优秀种公牛取得较好成绩,是全国培育牛羊品种最多的省区。良种推广力度不断加大,与“十二五”初相比,地方品种肉羊胴体增重2-3公斤,杂交改良羊胴体增重5公斤以上,荷斯坦奶牛泌乳年单产提高2000公斤左右。品种保护得到加强,现有国家级保种场7家、保护区3个,阿拉善双峰驼、蒙古牛、蒙古马、乌珠穆沁羊、苏尼特羊、内蒙古绒山羊、敖鲁古雅驯鹿等地方品种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二)农作物种业
我区是农作物种业大区,良繁基地建设步伐加快,先后建设了呼伦贝尔市、赤峰市、乌兰察布市区域性大豆、玉米、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年良种繁育基地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以上。质量监管能力得到提升,建立了1家自治区级和9个盟市级种子质量检验中心,持续开展种子市场检查与打假专项行动,实现了监管全覆盖。供种能力稳步提升,籽粒商品种子供应量稳定在15万吨以上,马铃薯脱毒种薯供应量超过75万吨,脱毒种薯繁育技术、规模、生产能力居全国前列。自主培育向日葵品种在科研水平、市场份额及品牌价值等方面全国领先、市场占有率超过三分之一,自主培育西红柿系列品种占全国市场的十分之一。
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内蒙古实施了畜禽良种、农作物良种补贴政策,加强了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种业发展取得了明显进步,但也存在一些突出短板和弱项。比如种业研发能力不强,自主知识产权品种占比不高,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种业企业综合竞争力较弱,奶牛、肉牛、苜蓿等核心种源依赖进口,地方濒危、珍稀种质资源消失风险加剧等突出问题。
(一)育种创新能力不强
内蒙古以企业为主体的种业创新体系尚未形成,尖端人才缺乏,主要以模仿和修饰育种为主,良种供应能力弱。全国登记的256个马铃薯品种中,内蒙古仅占18个;54家马铃薯种薯企业,有新品种审定登记的仅有7家,自主知识产权品种占比不足20%;自主知识产权玉米品种种植面积仅占35%左右,多数品种推广面积不足50万亩。奶牛、肉牛优良品种以进口冻精为主,顶级资源进口受限,自主培育的种牛育种值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育种体系和育种机制不健全,研究、选育和生产脱节,影响创新工作开展。
(二)创新推广体系不健全
育种单位相互间遗传材料交流不畅,种业企业总体呈现多、弱、小、散的局面,产学研结合不紧密,科研成果推广转化滞后,大联合的育种体系、自主创新的育种机制尚未有效建立。品种试验、审定、登记、示范、推广相衔接配套的系统性架构尚未形成。社会化服务组织起步晚,服务能力有限,还不能满足广大种养殖户良种推广的需求。
(三)资源保护利用有待提高
需尽快建设完善内蒙古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和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自治区大量优良种质资源亟待入库保存,蒙古牛、河套大耳猪等地方品种有濒临灭绝的风险。自有种质资源选育提高利用不足,优良特性没有得到有效挖掘,生长速度、肉用性能与国外品种相比差距较大。苏尼特羊与杜泊羊比胴体重相差7公斤左右,科尔沁牛与美加系西门塔尔牛相比胴体重相差50公斤以上,中国荷斯坦牛与欧美荷斯坦牛相比年产奶量相差2000公斤。
(四)政策支持保障不足
目前我区没有设立种业提升专项经费,金融、税收、保险等政策支持体系尚不健全。育种环节投入不足,大多数种业企业基础设施薄弱,手段落后,技术装备较差。育种单位没有稳定的政策支持,育种工作无法持续进行,制约内蒙古种业发展。
三、对策建议
“十四五”期间,内蒙古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发展现代种业的要求,着力提高种质资源保护、育种创新、良种繁育能力,建立健全内蒙古现代种业体系。
(一)抓好种质资源库和种业基地建设,筑牢种业发展基础
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启动自治区级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建设,建设完善自治区畜禽遗传基因库,为品种选育创新提供基础支撑;完成好全区农作物和畜禽、水产种质资源普查工作,实施好蒙古牛、蒙古马、双峰驼、内蒙古绒山羊等畜禽保种工程。强化国家级玉米、大豆、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项目建设和管理,确保全区良种繁育基地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以上。加强优良种畜推广,提高优质牛冻精供给和良种肉羊供种能力。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及种业龙头企业,力争在奶牛、肉牛,肉羊、绒山羊良种繁育等方面取得突破,打造世界一流的种质资源自主创新与输出基地。
(二)深入实施良种联合攻关,提升种业创新能力
以主产区、优势区域为重点加强顶层设计,加大对优势特色品种的支持,以最大限度摆脱进口依赖为目标,组建自治区肉羊、肉牛、绒山羊、玉米、马铃薯等种业科技创新团队,重点解决自主品种创新不足问题,分类施策,有序推进,提升我区种业自给和创新能力。玉米要以密植、高产、抗倒伏、宜机收为选育重点,提升优质新品种自给率。向日葵以抗列当、抗菌核病等为突破,巩固我区向日葵种业国内领先地位。小麦、大豆、水稻、马铃薯重点要加大优质新品种选育力度。苜蓿重点培育推广适宜内蒙古种植,抗逆性和高产性强的品种,提高种子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奶牛、肉牛要加快生物育种等技术应用,培育国际国内排名前列的优秀种公牛,逐步提升核心种源自给率。肉羊以苏尼特羊、乌珠穆沁羊、呼伦贝尔羊原种场和引进品种纯繁场为依托,巩固肉羊种业优势地位。
(三)强化服务体系建设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科研机构为支撑,以农牧推广和社会化服务组织为依托的现代种业创新服务体系。提升基础研究服务能力,依托涉农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加强种业基础性和公益性研究。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研究领域优势,开展主要农作物特异基因发掘及利用,开展生物育种技术研究应用,打好种业科技创新的基础。搭建联合攻关协作服务体系,推动科研机构将先进科研成果与“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深度融合。完善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发挥农牧系统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优势、队伍优势,加快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在优质品种普及利用的实践创新上取得突破,建立产学研用合作机制,加快成果转化落地,从而推动我区农牧业高质量发展。
(四)抓好龙头企业培育和营商环境优化
遴选一批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育繁推”一体化种业龙头企业,促进技术、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积极推进“放管服”,优化种业营商环境,加强植物新品种权的知识产权保护,严格种业市场准入标准和市场监督管理,为种业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建议加大种业发展政策支持力度,设立专项资金并列入财政预算,强化金融、保险政策支持力度。实施自治区现代种业提升工程,重点支持基地建设、育种创新、资源保护、良种繁育。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种业管理处)
责任编辑:张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