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彦君
近两年,职业教育风起。
诞生于2013年的寓乐世界,从K12科创教育起家;2019年投身职业教育,转型为科创数字化人才培养及产业服务平台。
寓乐世界总裁刘斌立对《21CBR》记者表示,如今寓乐世界是一家智能科技公司,以人工智能芯片模组的硬件为主体,以线上工具、平台为辅助,第一赋能学校的人才教育,第二赋能企业的大数据服务。
2021年6月,寓乐世界宣布完成D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源慧资本、道明投资、浩华益达、宁波工投等。
刘斌立表示,此轮融资募得的资金,主要将用于两方面: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平台与智能硬件的研发投入,以及职业教育运营。
有相关数据统计,2020年中国职业教育市场规模达1.24万亿元,占教育总规模的近四成。刘斌立有信心,自己能带领公司,在这个蓬勃发展的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2013年,创客教育的概念从美国传来,在中国兴起。
创业之初,寓乐世界投身于青少年科创教育,并选择了一个相对最稳定、最有刚需的赛道:公立中小学。
2019年,刘斌立其实就嗅到了新风向。
他表示,国内职业教育正迎来立法以来的大修:第一,从中职开始,要承认和普通本科生享有同等权利;第二,一些科创相关的新型专业迎来了重大政策扶持。市场需求在同步增长,国家大力发展现代化制造的背景下,工厂们缺少新一代蓝领技术工人、工程师。
识别到政策和市场环境变化之后,刘斌立决定投身职业教育赛道,让寓乐世界“长大”,将学生的年龄阶段从K12向上延伸至K16。
2019年,寓乐世界大规模投入人工智能技术,从硬件教具、人工智能芯片模组、SaaS工具和PaaS平臺多方面进行了研发。
“这一次的研发投入,瞄准的就是 K16教育的定位,相比国家职业教育新政出台,我们提早半年布了局。”刘斌立回忆道,“在中国做教育最关键一点是,整个产业不能违背大势。”
布局近一年,寓乐世界交出成绩单:2021年上半年营收和预计全年营收,较2019年同比增长100%(2020年疫情暂不考虑)。在目前的营收结构中,职业教育和 K12科创教育两个板块平分秋色,但刘斌立预计,从明年开始,前者的收入会超过后者。
走上职业教育赛道之后,寓乐世界的办学模式回归到了最初的公立学校。
寓乐世界孵化出高教职教领域数字化人才培养品牌“神经猿”,并设定了三个人才培养的大方向: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工业互联网。
“这是国家对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需求度最高的专业,目前国家的新批职业院校、新批专业,几乎都落在这三个领域之内。”刘斌立说。
他希望培养出的是人工智能领域的“蓝领工人”。
他认为,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一开始很难去从事芯片研发或算法研究,他们最容易入手人工智能的板块是数据处理,具体包括数据的采集、标注、挖掘、清洗、审核等一系列环节。
在该领域,国内正呈现人才缺口。猎聘报告指出,2019年中国大数据人才缺口高达150万。中国商业联合会数据分析专业委员会统计,未来中国基础性数据分析人才缺口将达到1400万。
巨大的人才缺口、尚未成熟的学科,都显示着中高职学校的科创人才培养尚处早期,这也为寓乐世界职业教育的商业模式,打开了新大门。
刘斌立表示,由于不少高校仍缺乏相应的教学内容和平台,所以选择和寓乐世界共建新专业,从过去的直接采购教具,转变为把实验室、平台、内容、老师都交给寓乐世界来建设。双方签署的不再是一次性合同,而是为期三到五年的育人合同,并对学费进行分账。
截至2021年,寓乐世界与合作院校可共同培养4000-5000名数字化职业技能人才;未来3年内,预计可承载100所以上合作院校的办学体量。
学校还不是寓乐世界的职教版图的终点。从中小学走入职校之后,刘斌立想继续走完人才培养的闭环。
寓乐世界成立了数字化产业服务品牌“科乐园”,在新疆和田、甘肃酒泉、天津滨海三地建设了产业基地,用来接纳和职校合作培养的学生的就业。学生毕业后直接跟公司签约,受聘进入大数据服务中心,为第三方企业提供数据处理服务。
刘斌立表示,目前寓乐世界已在大数据服务中心培养了近千名产业技术工程师,客户包括无人便利店、自动驾驶等涉足人工智能细分领域的企业。
例如,便利蜂提供了河北省一个月内旗下所有无人超市的消费者视频,交给大数据服务中心分析顾客的停留时间、购买商品类型;产业基地还为一家自动驾驶企业采集河北地区的道路数据,每个工程师一天工作8~10个小时,处理数千张图片,标注出道路障碍物的参数和属性,用来训练汽车的人工智能系统。
刘斌立预计,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3年左右,寓乐世界的产业基地就可以解决1万人的就业。
这一增长速度也对寓乐世界的未来扩张提出了要求:“容纳这样的体量,至少需要10到 20个产业基地,所以我们正在寻求和各地政府合作,共建更多大数据服务中心。”他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