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霜

2021-08-24 14:01方林燕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钢筋水泥快节奏柿子树

方林燕

苏联作家巴乌斯托夫斯基在《金蔷薇》中引述过一位画家朋友的话:“冬天,我就上列宁格勒那边的芬兰湾去,您知道吗,那儿有全俄国最好看的霜……”

“最好看的霜”,初读到它,我竟呆住了。霜,而且是最好看的?我是有多久没有在脑海里出现过“霜”的画面了?说实话,霜消失在我的生活里已经很久很久了。

但是小时候,我确实经常见到它,尽管不知道那算不算是最好看的。那时,只要一过九月,天气就开始爽朗起来,这是我一年中最喜欢的季节,有漫山遍野的橘子可以吃,有馥郁香甜的桂花可以闻,村口的老枫树开始慢慢变黄变红,秋风一吹,就会有很多蝴蝶在那儿飞舞。很小的时候,我就很喜欢这种自然的美,或许这跟家境的清贫有关,家里的家具组合在一起,总是显得老旧灰暗,因此我特别喜欢大自然装点出来的美。

渐渐地,当老枫树的叶子没剩下几片,早上起来就开始有了隐隐的寒意,夏季的短袖便彻底被压到了箱底,尼龙衫在早、晚的时候也开始往身上套了。每一年,最先看到的霜,应该是在邻居家的柿子树上。邻居家的柿子树,从我记事开始,就那么粗粗大大地长在那里,每一年树上都结满柿子,但邻居很少摘,就一直由着它们挂着,从青葱岁月一直走到火红年代,直至一个一个又回到泥土的怀抱。当柿子像着了火似的挂在树上,某一天,你走出家门,抬头一望,便会看到火红的柿子外面沾着层似有似无的白纱,走近去看就不太明显了。而待到深秋那略带点凉意的太阳升到树梢,不消多少时候,那层白纱就消失不见了。

再往后一两周,为了抵御清晨的秋风带来的哆嗦,需要往尼龙外套里面再加一件薄毛衣。这个时候,你推开家门,木门框边沿也隐隐有了层白霜,不浓,但是湿度比较大。走在上学的路上,坑坑洼洼的泥地里,也铺上了一层白色地毯,你得绕着它走,如果贪玩踩上去,鞋尖大概率会被打湿。当然再等上一两周,就不必有这样的担心了。这个时候的早晨,覆在大地万物上的霜都是厚厚的,有时竟让你生出“莫不是下雪了”的错觉。这时一般立冬已过,身上已经穿上秋衣秋裤,再走在放学的路上,大伙都爱往霜上踩,因为厚厚的霜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很是有趣。

印象中,霜从没有缺席过我的童年。那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霜的画面在我的记忆中开始模糊了呢?是来到钢筋水泥的大都市求学开始?是行走在车水马龙的城市谋生开始?还是消失在步履匆匆的快节奏的生活里?或许都是。在钢筋水泥的世界里,霜是很难附着的,它喜欢附着在粗糙的树枝上,喜欢附着在透着清寒的瓦砾上,喜欢附着在黑黑的泥土上,它單单不喜欢冷冰冰的钢筋水泥。在快节奏的成人世界里,几乎没有真正生动的自然,只剩下了手机和电脑,只剩下了生存的游戏规则,只剩下了同他人打交道的经验和逻辑……我们成人的世界里,竟容不下也挤不进这一片薄薄的霜了。

爱默生在《论自然》中写道:“实际上,很少有成年人能真正看到自然,多数人不会仔细地观察太阳,至多他们只是一掠而过。太阳只会照亮成年人的眼睛,但会通过眼睛照进孩子的心灵。一个真正热爱自然的人,是那种内外感觉都协调一致的人,是那种直至成年依然童心未泯的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多美的霜,多令人动容的霜,想想小时候的霜,有没有让你的心尖微颤,这份一闪而过的美,有没有在你晦暗的生活里,让你的心头明亮了一些?

而我们又有多久不曾看到过那“最好看的霜”了……

猜你喜欢
钢筋水泥快节奏柿子树
长了一百年的柿子树
跟我一起……
夜间飞行
松弛
轮式战斗车辆在快节奏的动态演示现场
CONGRETE ISL AND
柿子树
校园里的柿子树
抑郁≠抑郁症
柿子树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