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鹏
(辽宁省河库管理服务中心(水文局),辽宁沈阳110003)
西辽河与东辽河流至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福德店水文站上游,汇入左侧支流东辽河后始称辽河干流。辽河干流经铁岭、沈阳、鞍山、盘锦后汇入渤海,长538 km,占地1 869.7 km2。多年来,受经济开发影响,辽河流域水污染严重,辽河干流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转型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保护的矛盾突出,水资源短缺、水质达标率低、水生态恶化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改善。确定河流水质目标主要考虑河流功能需求和水质现状[1,2],辽河水质现状综合评价较少[3],文中针对辽河干流水资源保护需求,对辽河干流跨界河流水质状况进行趋势分析,并提出改善辽河干流跨界河流水质的对策建议。
2017年辽河流域全年评价河长5 941.2 km,按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单因子评价,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河长分别占64.2%,25.5%和10.3%。全年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总磷和五日生化需氧量。与2016年相比,全年Ⅰ~Ⅲ类水和Ⅳ~Ⅴ类水河长比例分别上升7.1%和1.4%,劣Ⅴ类水河长比例下降8.5%。2017年,对辽河区246个重要江河湖泊断面进行了评价,全因子评价达标为124个,达标率为50.4%,主要超标项目为总磷、氨氮和五日生化需氧量。重要江河湖泊断面限制纳污红线主要控制项目评价达标166个,达标率为67.5%,全年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化学需氧量和总磷。
选取辽河干流跨界河流两家子、后义和、常胜、三家子、石门子、双台子河闸等6个断面进行趋势分析。
2016—2020年非汛期就氨氮质量浓度来讲,按GB 3838-2002单因子评价,辽河干流跨界河流符合或优于Ⅲ类以上水质标准比例总的变化趋势是逐年增加的。2016—2020年,常胜、三家子、石门子、双台子河闸等4个断面的氨氮质量浓度符合Ⅲ类水质标准,见图1。两家子断面在2016—2018年水质较差,而到了2019,2020年,水质明显好转,氨氮质量浓度符合Ⅲ类水质标准,但后义和断面氨氮质量浓度未达到Ⅲ类水质标准(2020年后义和未监测),2019年与2016—2018年相比,水质均明显改善。
2016—2020年非汛期就高锰酸盐指数而言,按GB 3838-2002单因子评价,辽河干流跨界河流优于Ⅲ类以上水质比例的总体变化趋势是逐年增加的。两家子、常胜、三家子、石门子的质量浓度均为Ⅲ类水质标准,见图2。双台子河闸2019,2020年高锰酸盐指数质量浓度均为Ⅲ类水质标准,其余年度均未达到Ⅲ类水质标准。后义和2016,2017年水质较差,在2018,2019年水质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2020年后义和未监测),水体状态为优于Ⅲ类水质。
图1 辽河干流典型跨界河流非汛期氨氮质量浓度变化
图2 辽河干流典型跨界河流非汛期高锰酸盐指数质量浓度变化
2016—2020年汛期,按GB 3838-2002单因子评价,辽河干流跨界河流两家子、常胜、三家子、石门子、双台子河闸氨氮质量浓度均符合或优于Ⅲ类水质标准,见图3。2016,2017,2018年后义和的水质达到Ⅴ类,到2019年,水质明显好转,达到了Ⅲ类水质标准。从图3可以看出,2018—2020年省界断面的氨氮质量浓度普遍偏低(后义和除外),且与前两年相比水质状态良好。
2016—2020年汛期,按GB 3838-2002单因子评价,辽河干流跨界河流两家子、常胜、三家子、石门子高锰酸盐指数质量浓度变化幅度较小,水质均处于Ⅲ类水质标准,见图4。2017,2018年双台子河闸水质处于Ⅳ类,到2019,2020年水质好转达到Ⅲ类标准。后义和2016,2017年水体分别处于Ⅳ、Ⅴ类,到2018,2019年水质明显好转(2020年后义和未监测)。
图3 辽河干流典型跨界河流汛期氨氮质量浓度变化
图4 辽河干流典型跨界河流汛期高锰酸盐指数质量浓度变化
要扎实打好城市污水和垃圾收集处理的基本功,解决辽河干流直排环境问题,探索制定实施辽河干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推进工业企业退城入园和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确保污水达标排放,并有效防范环境风险。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推动农村地区资源循环利用,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面源污染。
把充分节水作为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配置、调度的前提,强化水资源需求管理,大力推广辽河干流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强化工业和服务业节水技术改造,加大再生水等非常规水源利用,提高公众节水意识,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
一方面,把生态用水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辽河干流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实际情况下,切实加强农业节水,做好重要节点的水资源调度,有效保障生态流量下泄。另一方面,合理开展辽河干流生态保护和治理工程建设,因地制宜在主要污染支流汇入口、入河排污口建设人工湿地,推进水源涵养林、沿河湖植被缓冲带建设,构建绿色生态廊道。
实施更加严格的产业准入政策,坚持以水定岸,促进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推动建立辽河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机制,以政策和经济激励机制为杠杆,推动形成跨界治污合力,探索建立辽河干流生态共治、产业共兴、发展共享的发展模式,建立完善的辽河干流环境信息网络平台,推进省际间环境信息共享。
落实政府对河湖管理保护的主体责任,推动辽河干流河长制湖长制从“有名”向“有实”转变。各级河长、湖长要认真履职,统筹各部门资源,协同开展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等河湖管理保护工作。
分析结果表明,2016—2020年辽河干流跨界河流水质(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有向好的趋势,并且汛期氨氮的结果明显好于非汛期。后义和断面水质无论汛期还是非汛期,在2016,2017,2018年没有达到Ⅲ类水质标准,与其他断面相比,水质最差。因此,辽河干流水生态安全依然压力较大,需要通过进一步削减污染排放、全面贯彻节水优先方针、着力提升水生态环境容量、推动建立流域长效管护机制、切实落实河长制湖长制等管理措施,保障河道内生态流量,维持通畅的水系循环,统筹系统保护山水林田湖草,全面改善辽河干流跨界河流水质,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