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莉婷,秦澎湃
肛乳头肥大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肛管与直肠内产生炎症刺激,属于感染直肠黏膜与肛管皮肤的一种反应性增生[1-2]。美辛唑酮栓用于内外痔、肛门肿胀、肛裂等肛肠疾病及痔疮手术后止痛[3-4];能发挥消炎、抗菌、镇痛及改善微循环等作用[5]。中医认为,肛乳头肥大病因复杂,既有湿热滞留,气血瘀滞的“不通则痛”,又有气血运行不畅、手术耗伤气血所致的“不荣则痛”[6-7]。中药内服外洗为肛乳头肥大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具有组方灵活、整体调节、标本兼治等优点[8-9]。本研究主要探讨美辛唑酮栓联合中药内服外洗在肛乳头肥大患者中的疗效观察,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8年4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肛乳头肥大患者124例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2例。纳入标准:1)均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0-12]中肛乳头肥大诊断标准,均经肛肠镜等检查确诊;2)所有患者均拟行手术治疗,且患者均可耐受;3)均行美辛唑酮栓联合中药内服外洗治疗适应证,且患者均可耐受。排除标准:1)合并精神异常、活动性感染或血液系统疾病者;2)伴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器质性疾病或凝血功能异常者;3)过敏体质、多种药物过敏或处于妊娠期、哺乳期者。本研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治疗前患者签署同意书,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拟行手术治疗,具体方法如下:对于单纯的肛乳头肥大患者,且基底直径<4 mm者,采用弯钳钳夹基底部,利用手术刀直接切除;对于肛乳头相对较大患者,基底直径>5 mm者或带有蒂肛乳头纤维瘤患者,采用钳夹结扎基底,并将线结上肥大肛乳头切除;对于合并混合痔患者,采用剥离结扎手术干预,将外痔剥离到齿线上0.3 cm部位连同肥大的肛乳头、内痔切除;对于合并肛裂患者,行肛管后正中松解术与肥大肛乳头切除手术;对于伴有直肠炎患者给予中药灌肠干预[13]。
对照组:术后采用美辛唑酮栓治疗。所有患者手术后对患者的直肠、肛管及肛周等给予III型安尔碘消毒,每天3次;每次睡前取美辛唑酮栓(黑龙江省富东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3023520,规格:6 s×4板)1枚纳入患者肛内,深度距离肛门2 cm为宜,每天1次,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内服外洗治疗。1)中药内服。方药由:白芍25 g,金银花30 g,桃仁6 g,延胡索12 g,川牛膝10 g,陈皮6 g,白花蛇舌草15 g,苍术10 g,桃仁6 g,甘草6 g,上述药物每天1剂,每次250 mL,早晚各服用1次,连续治疗1个月;2)中药熏洗。方药由:荆芥50 g,川乌15 g,大黄50 g,草乌15 g,芒硝50 g,透骨草30 g,五倍子20 g,川椒15 g,防风50 g,苦参30 g,将上述药物放入煎药机中进行煎熬,每剂2袋(每袋100 mL)混合温开水1 500 mL中熏洗,每次坐浴15 min,早晚各1次,连续治疗1个月,1个月治疗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并完成6个月随访。
1.3 观察指标 1)中医证候积分。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参考《中药新药指导原则》分别从水肿、疼痛、肉芽形态、创面渗液、肛门下坠几个方面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每项总分5分,分值越低,效果越佳[14];2)炎性因子水平。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次日,取外周空腹血,离心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患者白细胞介素-1(IL-1)、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患者C反应蛋白(CRP)水平[15-16];3)不良反应及复发率。记录两组治疗过程中恶心呕吐、血压波动及肝肾异常发生率;两组治疗后均完成6个月随访,记录患者治疗后1、3、6个月复发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证候积分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1个月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水肿、疼痛、肉芽形态、创面渗液、肛门下坠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2.2 两组炎性因子比较 两组治疗前炎性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4周,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4周炎性因子IL-1、IL-6、TNF-α及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炎性因子比较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 两组治疗过程中恶心呕吐、血压波动及肝肾异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疗程后1、3个月,复发率无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疗程后6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
肛乳头肥大是由于肛窦炎、肛乳头有长期性刺激增生引起,且临床上仅患肛窦炎而无肛乳头炎或仅有肛乳头炎而不伴有肛窦炎患者发病率较低。既往研究表明:肛乳头炎继发病变为肛乳头纤维瘤,由肛乳头重度纤维化引起[17]。现代医学认为[18],肛窦的解剖排列是肛窦容易发炎的重要原因,患者长期便秘、粪团干硬等,均会损伤肛窦、肛瓣,引起粪渣残留,均会增加肛乳头肥大发生率。美辛唑酮栓是肛乳头肥大患者中常用的治疗药物,具有消炎、抗菌、镇痛及改善微循环作用,能制止炎症组织痛觉神经冲动形成,且药物对于革兰阳性、阴性菌亦可发挥良好的抗菌作用[19]。
祖国中医认为,肛乳头肥大病因在湿热血瘀,临床治疗应以燥湿清热、活血化瘀为主[20]。本研究中,针对肛乳头肥大病因给予中药内服外洗治疗。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水肿、疼痛、肉芽形态、创面渗液、肛门下坠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提示美辛唑酮栓联合中药内服外洗能降低肛乳头肥大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利于患者恢复。内服方药主要由白芍、金银花、桃仁、延胡索、川牛膝、陈皮、白花蛇舌草、苍术、桃仁、甘草组成。方药中,白芍具有养血柔肝、缓中止痛功效;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抗菌及疏散风热功效;桃仁具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功效;延胡索具有活血化瘀、止痛功效;川牛膝具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经及利尿通淋功效;陈皮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功效;白花蛇舌草具有清热、利湿及解毒功效;苍术具有祛风除湿、健脾通便功效;甘草则能调和诸药,发挥不同药物功效;诸药共奏,能发挥清热除湿、解毒化淤及通络止痛功效,能巩固患者手术效果,获得良好的治疗预后[21]。中药外洗亦是肛乳头肥大患者中常用的治疗方法,方药由:荆芥、川乌、大黄、草乌、芒硝、透骨草、五倍子、川椒、防风、苦参组成。方药中,荆芥具有发汗解表、祛风止痛功效;川乌具有祛风散寒、温经止痛功效;大黄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及解毒功效;草乌具有开窍消肿、散寒止痛功效;芒硝具有软坚泻下、清热除湿功效;透骨草具有祛风除湿、发汗解表及散寒止痛功效;五倍子具有敛肺降火、涩肠固精功效;川椒具有温中散寒、除湿止痛功效;防风具有补血养血、止血痛经功效;苦参具有清热燥湿、祛风利尿功效;诸药共奏,能发挥除湿消肿、活血祛瘀功效[22]。同时,患者治疗过程中以熏蒸方法干预,有助于促进创面局部血液循环,能加快炎症吸收,有助于预防术后感染、水肿等,加快创面愈合。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4周炎性因子IL-1、IL-6、TNF-α及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提示美辛唑酮栓联合中药内服外洗能降低肛乳头肥大患者炎性因子,从根本上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临床上,将美辛唑酮栓联合中药内服外洗用于肛乳头肥大患者中能发挥不同治疗方法优势,且不同方案联合使用安全性较高,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能获得良好的远期预后[23]。本研究中,两组治疗过程中恶心呕吐、血压波动及肝肾异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意义;观察组疗程后6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提示美辛唑酮栓联合中药内服外洗治疗肛乳头肥大安全性较高,远期复发率较低。
综上所述,美辛唑酮栓联合中药内服外洗用于肛乳头肥大患者中能降低中医证候积分,能改善炎性因子水平,提高患者肛肠动力学水平,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助于降低复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