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诺福韦酯治疗妊娠慢性乙肝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1-08-24 01:47:02彭学巧
智慧健康 2021年19期
关键词:诺福韦乙肝患者乙肝

彭学巧

(甘肃医学院附属医院,甘肃 平凉 744000)

0 引言

慢性乙肝是一种由于HBV持续感染所致的肝脏慢性疾病,主要经由血液、母婴等传播,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需重视对妊娠慢性乙肝患者的治疗[1]。研究可见,妊娠慢性乙肝患者在患病后如持续感染超过6个月以上则可能导致患者肝脏出现不同程度的炎症坏死,且在新生儿出生后也可携带着HBV病毒,影响新生儿出生质量[2]。替诺福韦酯是一种新型核苷酸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HBVDNA水平,有效阻断病毒传播,以达到治疗患者疾病,控制胎儿产前HBV感染率[3]。对此,本次研究针对本院收治的妊娠慢性乙肝患者采用替诺福韦酯治疗,旨在分析其临床价值,详见下文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接受治疗的妊娠慢性乙肝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5例,年龄21~47岁,平均(32.5±1.2)岁,治疗时孕周4~10周,平均(6.8±1.3)周;对照组25例,年龄23~43岁,平均(32.3±1.4)岁,治疗时孕周4~12周,平均(6.5±1.4)周;所有患者均经由临床检查确诊为妊娠慢性乙肝者;所有患者在用药前均知情研究内容并自愿签署意向书;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用药均不存在过敏现象;两组患者年龄等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给予患者保肝、抗病毒治疗,采用替比夫定片(NOVATIS公司,H20070028,600mg)治疗,每天1次,每次600mg。

观察组患者采用替诺福韦酯(GSK公司,H20153090,300mg)治疗,每天1次,每次300mg。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分别治疗前后ALT、HBV-DNA水平变化,服药后5周、20周、35周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服药后直至分娩后3个月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轻度贫血、皮疹、恶心总发生率),观察两组新生儿HBsAg阳性率、HBV-DNA阳性率。

新生儿Apgar评分:采用阿氏评分对患儿出生后的肌张力、脉搏、皱眉动作、刺激反应、外貌以及呼吸等情况进行评估,总分为10分,分为正常新生儿(10分)、轻度窒息(7分以下),中度窒息(5~6分)、重度窒息(4分以下)。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表示为(%)(),使用SPSS 20.0软件辅助计算,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LT、HBV-DNA水平

治疗前,两组患者ALT、HBV-DNA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ALT、HBV-DNA水平明显更低,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LT、HBV-DNA水平对比()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LT、HBV-DNA水平对比()

2.2 分析两组患者服药后5周、20周、35周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

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服药后5周、20周、35周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明显更高,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服药后5周、20周、35周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对比[n(%)]

2.3 分析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3所示。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2.4 分析两组新生儿HBsAg阳性率、HBV-DNA阳性率、Apgar评分

观察组患者新生儿HBsAg阳性率、HBV-DNA阳性率明显更低,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更高,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4所示。

表4 两组新生儿HBsAg阳性率、HBV-DNA阳性率、Apgar评分对比[n(%),]

表4 两组新生儿HBsAg阳性率、HBV-DNA阳性率、Apgar评分对比[n(%),]

3 讨论

慢性乙肝属于传染疾病,呈世界性流行,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88万人死于慢性乙肝,其中与慢性乙肝相关的肝硬化以及原发性肝细胞癌死亡率分别占据30%、45%[4]。一般情况下,HBV病毒一般抵抗力较强,其对于干燥环境、紫外线等环境均能够耐受,一般消毒剂均不能完全杀灭病菌,且由于其能够通过母婴传播,因此在新生儿出生后也同时可能存在HBV感染,降低了新生儿出生质量[5]。在以往的临床治疗中,慢性乙肝患者主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通过药物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调节机体免疫能力,最大程度阻断母婴传播率,提高抗病毒能力,避免出现肝纤维化现象,提高新生儿出生质量[6]。替诺福韦酯主要用于治疗慢性乙肝患者,可通过直接竞争性的与天然脱氧核糖底物的结合抑制病毒聚合酶生成,插入人DNA中终止链[7]。替诺福韦酯可不经胃肠道吸收,进行酯化成盐,具有水溶性,能够快速吸收并降解成活性物质替诺福韦[8]。此外,替诺福韦酯具有一定的乙肝病毒复制抑制作用,能够有效稳定慢性乙肝患者的病情,同时降低转氨酶水平,以此达到保护患者肝脏的作用,将其应用在妊娠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可明显提高患者肝肾功能[9]。多项研究表明,替诺福韦酯应用治疗后并不会对胎儿造成严重影响,不仅可保护母体,同时也可帮助阻断母婴HIV病毒的传播,达到阻断母婴传播的作用,保证新生儿出生质量,且与其他药物联合作用产生的相互作用较小,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10-12]。

本次研究针对本院收治的妊娠慢性乙肝患者采用替诺福韦酯治疗,研究可见,在两组患者治疗前,两组患者ALT、HBV-DNA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患者分别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ALT、HBV-DNA水平明显更低(P<0.05),可见,对妊娠慢性乙肝患者采用替诺福韦酯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ALT、HBV-DNA水平;此外,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服药后5周、20周、35周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明显更高,其在患者采用替诺福韦酯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可见,替诺福韦酯不仅可帮助提高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同时其对患者身体造成的毒副作用更小,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不仅如此,本次研究中还发现,观察组患者新生儿HBsAg阳性率、HBV-DNA阳性率明显更低,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更高(P<0.05),由此可见,相较于常规治疗药物,替诺福韦酯更有利于降低新生儿HBsAg阳性率、HBV-DNA阳性率,阻断母婴传播,提高新生儿出生质量,优势明显。

综上所述,在妊娠慢性乙肝患者的治疗中采用替诺福韦酯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提高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降低新生儿HBsAg阳性率、HBV-DNA阳性率,提高新生儿出生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诺福韦乙肝患者乙肝
乙肝知多少?——带您走出乙肝误区!
肝博士(2024年1期)2024-03-12 08:38:56
乙肝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获益
肝博士(2022年3期)2022-06-30 02:48:16
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一种治疗慢性乙肝新药
丙酚替诺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
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酯的患者选择有何区别
肝博士(2020年5期)2021-01-18 02:50:24
替比夫定、替诺福韦酯和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对肾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乙肝患者的中西药纠结
肝博士(2020年4期)2020-09-24 09:21:38
乙肝妈妈:我该如何孕育一个健康宝宝?
肝博士(2020年4期)2020-09-24 09:21:32
六个就诊误区 让乙肝患者“二次受伤”
肝博士(2020年4期)2020-09-24 09:21:28
我哥这10年的悲欢离合乙肝路
肝博士(2015年2期)2015-02-27 10:4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