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历史范畴和多元一体格局

2021-08-23 06:18杨社平龚永辉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

杨社平 龚永辉

摘 要: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有其形成发展及消亡的自身规律。本单元的讲习思路不仅需要学生通过线上自学,充分理解我國民族多元一体历史格局是随着民族自身发展规律造就的,还需在线下翻转课堂中,带领学生以生机勃勃的校园生活具体环境比拟薪火相传的民族社会历史范畴,具体感悟民族过程。

关键词:民族历史范畴;中华民族共同体;位育

doi:10.3969/j.issn.1009-0339.2021.01.013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339(2021)01-0074-04

民族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历史范畴,其产生、发展和消亡就是人类社会历史中的民族现象整体生灭的全过程,其中包含着无数民族的形成、发展和消亡。任何具体民族的具体生灭,都离不开族性的交融涵化规律。基于这个规律,中华民族共同体在数千年的交融涵化过程中,形成了多元一体的历史格局。本专题围绕民族过程的交融涵化规律展开,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生成根源,从学理上位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在线学习内容提要

在线学习的内容为“民族大义五十六讲”的第七至十一讲。

第七讲:民族上限——从部族之争看舶来民族史观的片面性

在一般西方民族主义理论里,民族形成的上限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这种狭隘的民族史观,曾在大半个世纪以前引发我国学术界的“汉部族”概念之争。围绕“汉部族”概念展开的十年论战,最终从整个民族理论话语体系中排除了“部族”概念。这场争论由我国一个具体民族的形成史实入手,结论落在马克思主义民族史观的重要理论原则上:民族范畴的上限,应当与国家的起源相伴,正值部落制度瓦解的原始社会末期。回顾这一学术史过程,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民族史观。点题用立锥令:民族上限啥时代?文明古国开;部族说,歪。

第八讲:民族下限——历史上的民族融合不等于民族全融合

在民族理论话语里面,一度将民族融合概念绑定民族的下限,只承认民族历史范畴最后终结阶段的民族融合,不敢涉及现实或历史上的民族融合。然而,史学界早就发现了若干“历史上的大融合”,并且正式将其专章列入中学历史课本。要使得历史学和民族学的民族融合概念相互融通,关键是要建立“偏”与“全”的级差概念。有了级差就可以明白:历史上的民族融合无论大小深浅都各有所偏,不等于民族社会遥远未来的全融合。这一讲对于认识中华民族交融涵化规律十分重要。点题用立锥令:民族下限何时到?阶级国家消;全融合,遥。

第九讲:交融涵化——民族过程持续不断的历史规律

民族总是在“对他而自觉为我”的过程中行进。由于多元素、多层次、多变量、多方向、多规则的复杂性作用,共生民族互为生存环境、互为发展条件,相互之间必然要进行交往交流交融,从而引发族际同化、内部异化,形成系统之间的持续涵化。这样的“三交”与“三化”,是民族过程持续不断的历史演变规律。在漫长的民族过程中,正是由于交融涵化规律不断发挥功能作用,才造成了如今的大千民族世界。点题用间隔式小令:律,三交三化循环聚;虽混沌,内含分形序。

第十讲:融合分形——原生次生民族都有复合一体性

民族不是人类社会的原始族群,无论“原生”或“次生”都离不开转换生成,都具有“多元一体”的民族过程特征,从而都具有各自的复合性和一体性。回顾原生民族从原始族群交融之中带来的复合性,强调次生民族在交融聚合过程中形成的一体性,是为了加深对民族过程交融涵化规律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明白族性的生成与转换现象,从而科学地认识民族的历史、现实与未来。点题用四方令:原生次生,融合分形;交融涵化,转换生成。

第十一讲: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共生共荣的生态格局

一部中国史就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演变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奋斗史。在中华文明几千年薪火相传的民族过程中,许许多多分散存在的民族单元经过反反复复、深深浅浅的交往交流交融,同时也有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分化异化涵化。一些民族因分化或同化退出了历史舞台,一些民族在交融聚合中陆续登台上演新的涵化话剧,实打实地形成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特性的中华民族统一体,构成了我国各族人民共生共荣的生态格局。当代56个民族异彩纷呈的繁荣景象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勃勃生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景无限美好。点题用四方令:多元一体,天生地育;历史格局,发展优势!

二、大义探析多维关照

与2018年的“民族大义五十六讲”相比,本专题在原来四讲基础上合并了两讲、增设了两讲。其中合并的是 “原生民族——在氏族部落瓦解后实现重组自然有复合性”与“次生民族——在民族过程中交融聚合也都有必然性”,现在变成“融合分形”一讲;腾出篇幅补充了“交融涵化”和“多元一体”两讲。 “民族上限”“民族下限”两讲保持原样,因而目前本专题包含五讲。这样的调整,凸显了贯通民族历史范畴的族性交融涵化发展规律,揭示了与这个规律直接相关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从而更有利于理解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历史渊源和内生动力,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其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性。

本专题的内容,原本出自“中央十二条”的第二条:“民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民族的消亡比阶级、国家的消亡还要久远。”[1]在《民族大义十二和建导纲要》之中,以“顺和指月谈”的名义,从“民族的产生”“民族的发展”和“民族的消亡”三个视角,系统阐释了“科学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史观”。覃惠宁、王文娟发表的《顺和情趣建导方案》,也曾以“主题内容解读”“得意之作赏析”“求实拓展思辩”等方面,作了相应的设计。其中列举“出色玩伴”郑旭荣的“得意之作”《水的联想——关于人类社会的民族过程》十分有趣[2],至今仍可参考应用。

“顺和指月谈”[3]24-42对第二条进行的初步解释,已论及“在同化、分化与交融聚合基础上发生的各种形态变化,是民族发展乃至民族范畴最普遍的现象”[3]34,甚至提到“民族发展正是这样在民族意识调控规律中不断呈现同源异流、异源同流的发展规律”[3]38。在《民族理论政策讲习教程》中,更以专设的名目论述 “历史上的民族融合反映了民族范畴普遍存在的族性规律”,并在其中正式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民族同化异化涵化”概括为“民族范畴全过程普遍存在的族性规律”。对于“中央十二条”的第二条而言,这样的阐述实际上是以创新性的思考为基础的。这种创新思考的导向,来自对新时代民族工作主线的高度认同。因此,准备这一专题的翻转课堂,需要认真学习和深入领会党中央对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系列决策与论述,把现实工作导向与历史规律结合起来。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与之相关的民族“三交”乃至“中央十二条”,都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创新成果。因此,本专题备课还需要结合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探索过程的学术文献。如王勋铭的《正确认识民族发展消亡的客观规律——谈马列主义关于民族的几个基本观点》(《新疆社会经济》1992年第6期)、王希恩的《关于民族融合的再思考》(《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莫岳云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融合理论的当代思考——兼论李维汉对民族融合的理论贡献》(《广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龚永辉、苏宁的《民族史观:耗散、协同、超循环——中央“12条”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研究之二》(《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龚永辉的《民族意识调控说》(广西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等。在广泛参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专题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重点思考以下问题:如何理解民族的历史过程?在民族过程中民族发展的规律是怎样的?怎么正确理解我国多元一体的民族历史格局?

三、校园传习场景推荐

本专题的校园传习,推荐整个校园,以生机勃勃的校园生活具体环境比拟薪火相传的民族社会历史范畴。

广西民族大学有相思湖校区、思源湖校区和武鸣校区三个校区,这里以相思湖校区为例。整个校区围墙和环路双双闭合,实现了与市区其他范围的有效间隔。把这种自成一体的空间转换成时间,即可虚拟民族这一历史范畴:无论从东门、南门、北门、八坡侧门,还是从紧靠地铁口的西南小门进来,都可以设想为进入民族社会;相反,只要出了上述一道门,就离开了民族社会,进入非民族的人类社会范畴。

在这一假设前提之下,进入任何一个校门之前,人们尚处于虚拟的原始社会:他们也有原始的族性,但只是部落、氏族甚至原始群队,不属于民族范畴。只要进了校门,原始族群的特性就转换生成了民族的族性。在这个虚拟的民族世界,无论是波光粼粼的相思湖,还是生气勃勃的亚热带自然林;无论是郁郁葱葱、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还是悠哉游哉、自由自在的戏水小鱼;无论是带着书香味的凉亭微风,还是托着学子梦的绕楼祥云;无论是数十层的高楼大厦,还是仅有一两层的平房小屋;无论是按学科设置、包含数千人的各种院系,还是跨学科组成、仅有若干人的兴趣小组……都可以联想成古往今来生生不息的民族现象。

从“一坡”到“九坡”,坡坡都有楼;无论“科技楼”“创新楼”“求是楼”“博学楼”“学友楼”“博士楼”“知行楼”,还是“校办公楼”“逸夫实验楼”“多媒体大楼”“文科综合实验大楼”“国际教育综合大楼”,都可以在想象中替换成“汉族”“壮族”“蒙古族”“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等这样的民族名称。此外,相思湖畔处处都有安然自在、小巧玲珑的凉亭,无论“觉哉亭”“览月亭”“六角亭”,还是“半岛亭”“听松亭”“翠影亭”,都可以通过比拟,演绎某一民族独具特色的风情传说。另外校园中那些婀娜多姿的桥,无论是桥面、桥底还是桥身、桥基,甚至桥的两端连接的路,都可以联系课程内容进行演绎。校园的路,直通各个校门,而后或南或北、或东或西,或长或短、或窄或宽,或环墙绕校、或连坡接湖,总之是纵横交错、八方联通。这样的形态,与民族历史范畴的交融涵化现象十分相似:分分合合、合合分分,移步换景皆可通情,完全可以借来加深理解民族之間交往交流交融、同化异化涵化的历史规律。除了路、桥、楼、亭,校园里到处是古树鲜花、落叶飞鸟。这样的自然生态,亦可借以理解交融涵化的民族范畴生态现象。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关,校园里的楼廊庭院之间还有伴随校史演变的学术生态。比如,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是由原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社会科学部的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和教育学心理学教研室以及政法系的历史学专业整合并组建起来的教学科研单位,这样的学科建设生态,同样可以借来理解交融涵化的民族范畴生态现象。

四、情趣演绎共识建导

本专题的情趣建导,可以结合“和壮游”的讲习方式,以及网上各讲微课内容,在校园中随景创意、虚拟演绎。

《民族上限》的开讲,就可以从任何一个校门开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以来,所有校门都划分了不同的通道:有学生进出的通道、车辆进出通道,还有教师刷卡进出的通道。人们进入通道以前,可以不受拘束地自然行走,如同原始社会的族群,内部没有阶级之分。进入通道,流量和流速都不相同,则如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时代的阶级分化,导致原始族群进入民族范畴。在这样的场景里重温这一讲内容,把抽象的社会转型概念具体化,可以加深民族范畴上限印象。

《民族下限》的开讲,则可以选择另一个校门。最好是相互距离最远者。假若上限选了紧扣地铁站的西南小门(这个地方入门处有半人高的金属栏杆分隔,“阶级化”象征更为强烈,即便不在防疫状态下也一直保留着这种“阶级化”象征的硬件),下限就选东北面的八坡侧门。入门上坡后左拐,经过荔园路在校友楼、学友楼和博识楼鼎立之处右转,由图书馆路到大球场和相思湖夹道时上坡,穿亚热带自然保护林到达百花苑:前段犹如经过不同的社会制度历练来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再往前经翠影亭边的连心桥,完成一坡到七坡的过渡,后在与榕荫路相交处抵达八坡侧门。出八坡侧门仍然要遵循通道管理系统,这些系统不再如西南小门那样主要标记原始社会末期的阶级分化,而是即将实现共产主义之际的民族区别。出了此门,这些通道管理系统不再约束,犹如阶级国家均已消失,族性也就走向最终的全融合,人类社会进入天下大同的全新境界。

《交融涵化》的开讲,可将演绎重心放在荔园路到图书馆路向热带雨林爬坡的这一段。结合其间的三叉路、十字路,还有跟各种楼廊馆店对接的门户与阶梯,借以想象民族过程相继发生的交往交流交融与同化异化涵化。甚至可以在各种交织或对接的关口稍作流连,分别由各岔道或楼梯廊桥门户深入,领略各自通向的不同风光与情境,感悟交汇之处的通达和大度,从而通过联想去认识各民族共生历史上持续不断的交融聚合规律。

《融合分形》的开讲,可以在相关建筑物比较之中感悟。一坡的“邑苑”是1953年兴建的,二坡的图书馆大楼2018年才落成使用。按照时代与规模,可以将低矮老旧的“邑苑”比作从原始社会末期氏族部落瓦解后转换生成的“原生民族”;图书馆新大楼则是原生民族交融聚合而成的“次生民族”。尽管“邑苑”低矮,却也有上下两层和隔着通道对门对户的若干开间,同时还分别由砖瓦木石混成结构,可以象征“原生民族的复合性”;图书馆虽是部分拆除数十年前的旧楼后新建的,新旧楼之间明显有高低之分,但两者之間却不仅紧紧贴在一起,二期通过走廊实现链接,整个建筑群上下互通、浑然一体。正好象征“次生民族的一体性”。考虑到线上视频已在这里将两讲合成一讲,点题小令也随之更改。为了加深学生印象,不妨在这里应用原版两讲的小令:“原生民族,部落重组;单纯观点,显然有误”“次生民族,多元一体;三交三化,同声同气”。

《多元一体》的开讲,则可选择图书馆对面的三层四合建筑。该建筑小巧玲珑,一层建在湖中。从图书馆路上看,似乎仅有两层。如此低矮的建筑群,却在坐北朝南的三面建筑之中构成了层层嵌套的三个同心圆,这些同心圆与四通八达的阶梯和楼廊相连,甚至与二坡电讯中心、中国移动办事处直接联通,还分别连接校友北路、图书馆路、民族南路和相思桥。除了各层同心圆的楼廊路径,还有本科生院、档案室等不同的单位,尤其三楼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是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教育部和国家民委首批遴选的重点基地。用这一个建筑群比拟中华民族共生共荣的生态格局,可以生出许多奇思妙想。不难把共识引向习近平在第四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讲的这一段话:“在我国5 000多年文明发展史上,曾经有许多民族登上过历史舞台。这些民族经过诞育、分化、交融,最终形成了今天的56个民族……可以说,多民族的大一统,各民族多元一体,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重要财富,也是我们国家的一个重要优势。”[4]

从而,可以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靠湖边的露天阳台上,列队观景,同声放歌顺和动画流行曲:

民族过程真漫长,前瞻后顾两茫茫;阶级国家消失后,民族最后才清场!民族下限望圆融,融元早在三交中;三交三化成今古,多元一体共繁荣。

[参考文献]

[1]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民族工作文献选编:2003-2009年[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92.

[2]覃慧宁,王文娟.顺和情趣建导方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体系教学设计之二[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1).

[3]龚永辉.民族大义十二和建导纲要:2012年修订本[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12.

[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299.

责任编辑:韦梦琦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共同体
新时代加强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探索
从中华民族共同体到中华民族实体建设
“共同体”语义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发现”中华民族:从文明帝国到主权国家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法治建构:基础、路径与价值
1931年—1945年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研究
论四个全面背景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帕措”组织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探析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复合互嵌格局与多元一体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