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街区的符号建构与空间再生产

2021-08-23 22:57陈敏瑞
锦绣·中旬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历史街区

陈敏瑞

摘要:芙蓉街-百花洲历史街区是济南泉景文化与城市文化的集中展现,街区涵盖了老济南的传统商业街区、街巷文化、人泉共生景观、建筑特色、儒学宗教等诸多价值特色,是济南保存最完整、最能够反映山水营城思想的古城核心区。本文试图梳理芙蓉街—百花洲历史街区的时空演变和价值特色,以空间生产理论为指导,探究提炼芙蓉街—百花洲这一历史街区在空间再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特定的泉文化、传统商业文化符号特征,探析符号介入下的芙蓉街—百花洲历史街区空间再生产行为。

关键词:历史街区;芙蓉街-百花洲;符号建构;空间再生产

济南因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更是这一历史文化名城的有力见证。但伴随着济南城区的更新改造,如何让历史街区在得到保护的基础之上复兴其内生活力,不仅是对于历史街区保护的基本需求,更是唤醒老济南人文化记忆、增强文化认同感的必然要求。

在空间生产理论语境下,特定的文化符号被重新创造、复刻、衍生,注入到新的城市空间语境并能够参与到新的空间生产中来,形成资本、文化符号与文化空间相互联结的新发展路径。历史文化街区所特有的区域风貌则可以成为构建、升级该区域城市空间的主要动力,对于特有的历史街区文化符号塑造,能够延伸为满足受众精神和心理需求的主要手段,并能够以此实现空间的延续和再生发展。

一、芙蓉街—百花洲历史街区的衍变与发展

济南因地处古济水之南而得名,并以泉水而闻名,素有“泉城”之称。传统的古城设计在封建制度的影响下,通常是以政治中心为轴线呈对称状的棋盘方格设计,而济南古城的建筑布局和街巷走向却由于泉群环境的影响而别具一格。街巷走势随水系自由划分,曲折有致,如芙蓉街—百花洲历史街区的街巷布局为“鱼刺”形,城中建筑亦依照泉水而布,房屋建筑采用临水而筑的形式,构成了独特的“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人泉共生景观,是济南保存最完整、最能够反映山水营城思想的古城核心区,也是现今唯一一处最能体现老济南传统城市风格的区域。

(一)街区概况

芙蓉街—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是从商周到西晋时期(公元前1122年—公元313年)逐步发展起来的济南古城区主体部分,自晋以后直至清开埠一直是济南乃至山东地区的政治、文化和商业中心。

在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街区周围工业的发展,街区景观风貌遭到严重破坏,文革期间大量泉眼被填埋,街区环境江河日下,并且由于人口密集度的不断增加,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私自非法搭建住房等问题使得街区建筑和环境遭到更严重的破坏,街区肌理遭到严重侵蚀,八十年代甚至一度濒临被开发拆除的危险。幸运的是,该街区最终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多方努力下被完整保存了下来,成为当前能够展现老济南传统风貌的最典型街区之一。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始,济南市政府渐愈意识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重要性,1989年《济南历史文化名城规划》中强调“三街坊”即重要的历史文化街区应是名城重点保护对象,将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正式纳入城市规划体系之内;1999年颁布专项保护规划《济南市芙蓉街—曲水亭街保护整治规划》,对该街区保护和发展做出详尽规划,但实施效果不强,未对街区保护发挥实质作用;2014年,这一街区与将军庙、山东大学西校区(原齐鲁大学)历史文化街区正式获批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并于2015年颁布《芙蓉街-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将街区保护纳入指导性文件之中。

目前芙蓉街—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范围:南起泉城路,北临大明湖路,东至县西巷、珍池街、西更道街、院前街一线,西临贡院墙根街,街区主要涵盖府学文庙、芙蓉街两侧、金菊巷两侧、王府池子周边及后宰门街南侧等区域[2]。整个街区围绕珍珠泉群系发展而成,区内名泉众多,是济南泉水文化的集中展现。作为济南古城中心,这一区域一直都是商贾名仕汇聚的繁华之地,并经岁月流变逐步形成了集政治、商业、居住、文化和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街区。

(二)街区价值提炼

1、传统核心商业区

芙蓉街是济南最古老、最繁华的综合性商业街区。随着政治和文化中心位置日益稳固,良好的地理优势吸引诸多商铺于此落户,自明清至新中国成立前一直是济南最为繁华的商业街区。店铺类型从传统小吃、布艺、文物字画到西洋器具、西药店、百货商店,成为我国近代社会变迁的缩影。至今芙蓉街仍有沿袭下来的老字号店铺。

2、街巷文化

街区内现有的街巷布局基本保持了原有的空间肌理,街区内有芙蓉街、曲水亭街、翔凤巷、起凤桥街等约9条代表性街道。街道走向皆随泉水流势而设,格局呈现出“六纵七横,泉系贯通”的特点。街巷或以泉系命名,或以街道形状命名,又或以吉祥寓意而命名,如翔凤巷旧时形成于两侧房子之间狭窄的空隙,有济南最窄巷子之称,最窄处仅为80厘米,原被称作“墙缝巷”,后取谐音为“翔凤巷”,寓意凤凰至此、吉祥如意。街巷取义风雅独特,鲜具历史和文化底蕴。

3、人泉共生景观

济南因泉而生,街区内建筑依泉而建,街巷、院落、泉系构成了街区“步步皆有泉”的动态景致。以王府池子、明渠、百花洲为代表的泉体与街道建筑紧密结合,泉水贯穿房前屋后,泉水街巷分和交错间体现出俏丽江南的柔美景致;以芙蓉泉、起鳳泉为代表的泉体多以泉池形式存在,多位于四合院一角,是济南户户有泉水的人泉共生景观的集中展现。

4、建筑特色

街区建筑群落风格主要分为三大类:以芙蓉街为代表的传统商业区建筑多以砖木结构的商住两用二层小楼为主,灰砖白石,屋顶绿瓦,同时嵌有民国时期中西合璧风格的建筑体;曲水亭街、百花洲建筑多为北方传统民居四合院,讲究中轴对称,主次有序;以文庙为代表的儒学宗教建筑承传封建宗庙建筑传统,其主体大成殿为九开间单檐庑殿顶建筑,屋顶覆盖明黄色琉璃瓦,虽然今天已看不到文庙往昔辉煌大气,但从性质和规模仍可窥见其当初的风采。

二、文化符号介入下的空间生产转向

1974年,法国亨利·列斐伏尔在其著作《空间的生产》中提出空间生产理论,认为每一个社会都会生产出它自己的空间。列斐伏尔对社会关系与空间生产的内在逻辑进行批判,指出空间生产的过程中暗含着资本、权利和政治关系等。大卫·哈维进一步指出,城市化的本质是消费的持续增长与资本的长期积累的结果。消费语境下,以文化为主要驱动力营造特色消费空间以及由此建构的社会关系,使得城市空间出现了新的普遍性的消费转向,文化消费空间的符号化趋势渐愈成为城市空间生产的重要特征。

现代城市环境中保有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历史遗迹且传统历史风貌较为完整的城市生活街区,因其含有四方面的要点,即具有历史文化价值、整体区域概念、长期形成的既有物质形态又具意识形态的开放型居住状态、在现代城市中仍发挥重要作用而被称之为历史文化街区[3],在现代城市中所提取的该区域特有的文化符号成为构建发展该区域新城市空间的主要动力。在空间生产理论语境下,特定的文化符号被重新创造、复刻以及衍生,重新注入到新的城市空间语境中并参与新的空间生产,进而促进其形成资本、文化符号与文化空间相互联结的新发展路径。

(一)文化消费转向驱动下的符号化空间生产逻辑

在后消费时代环境下,物质社会的极大丰富使得民众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消费一定程度上成为民众建构阶层身份认同的重要手段。随着社会发展,消费逐步高于生产成为资本价值积累的新辟途径,同样的,城市建设中“消费空间”取代“生产空间”成为新的焦点。精神上的追求倒逼城市消费空间呈现显著的文化倾向,这一要求驱动下,文化消费呈现出鲜明的符号特征,区域文化标志成为人们新的记忆点。

(二)符号介入下的空间生产新路径

罗兰·巴特在阐释符号的能指和所指效应时曾指出,符号的能指并非是惟一且清晰的,符号可以不断转化为新的所指,建立在商品使用价值之上的符号意义因此具备了无限延伸的能力。因此,当凝练出的文化符号参与空间生产时便是具有了一系列的衍生意义。换句话说,从承载日常生活的实体空间所提炼的符号所指能够不断地作用于新的空间并不断地转化成新的所指进行持续性地空间生产,符号介入下的空间生产能够以相对抽象且持续地形式搭建起精神与物质实体的互动。

三、芙蓉街—百花洲历史街区的符号建构与空间生产

芙蓉街—百花洲历史街区作为济南现存规模最大且保存相对完整的历史街区之一。一方面,这一街区是济南“泉城共生”文化的载体,集中展现了济南“山水营城”的思想,整个街区符号以名泉水体为依托取向为“人泉共生”,着力刻画“泉城”景致。济南因泉而生,泉水是济南的主体象征,也是老济南人的精神记忆和情感记忆。街区内以泉为中心对该地场所进行重新再定义,凝练演绎为融入当下时代发展的泉文化符号;另一方面,这一街区作为济南古城延续至今的核心商业区,是济南传统商业文化兴衰与更新的最具代表性缩影,以芙蓉街、后宰门街为代表的传统商业区承载着济南城商业繁盛的记忆见证。因此,泉文化、传统商业文化成为该街区地方记忆再生产的最主要符号驱动力,以此建构起符号引导下新旧相融合的城市文化空间。

街区涵盖传统商业街区、街巷文化、人泉共生景观、儒学宗教等价值特色,空间肌理也以此划分为四大部分:以芙蓉街、后宰门街为代表的商业街区,支脉发达的街巷井泉文化区,政治文化建筑群和具有北方民居特色的四合院,百花洲传统民俗生活区。

整个街区的功能或消费定位是集泉文化、商、住、游于一体,形成具有浓厚特色的济南传统商业文化、泉城共生的泉体文化、儒学文庙特色的济南古城核心商業区。以泉文化为例,自2011年起,济南市政府投入专项资金对街区内名泉水体进行保护,以曲水亭街、西更道、芙蓉街为主线进行泉池清淤修复,并在街区主要街道、泉池旁边安装游览牌和标志牌,打造泉景一条街,对泉文化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和保护作用。

消费文化导向下,符号建构成为推动空间再生产的主要驱动力,从承载日常生活的实体空间所提炼的符号所指能够不断地作用于新的空间并转化成新的所指进行持续性地空间生产。历史文化街区因承载着丰富的历史遗迹且传统历史风貌较为完整,从而成为构建城市文化新空间的最要切入点,从中所提取特有的文化符号成为构建该区域新的城市空间的主要工具。以芙蓉街—百花洲历史街区为例,其所特有的泉文化和传统商业文化符号则是泉城济南实现城市空间延续和再生的有效手段。符号介入下的空间生产以相对抽象且持续地形式能够实现精神与物质实体的互动,深入挖掘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以符号标签的形式建构起文化认同和城市记忆,不仅对于实现区域文化传承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维系城市文化与空间特色的主要方式。

结语:

历史文化街区所保留的特定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地方记忆是一座城市发展的精神支撑,也是一座城市独有的精神气质。空间生产理论下,历史文化街区所特有的文化符号被重新挖掘、创造以及衍生,重新注入到新的城市空间语境参与新的空间生产,进而形成资本、文化符号与文化空间相互联结的新的发展路径。消费文化语境下,如何在传承与保护的基础上实现历史街区的符号提炼,是历史文化街区实现空间再生产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张华松,赵钟云,刘晓焕等点校.历城县志正续合编 3[M].济南:济南出版社, 2007.07.

[2]秦一心,宿霞,孙竹兮主编.济南老街史话 第1册[M].济南:黄河出版社, 2007.12.

[3]张福山主编;济南市史志编纂委员会编.济南市志 1[M].北京:中华书局, 1997.12.

[4]斯科特·拉什,约翰·厄里著,王之光译.符号经济与空间经济[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09.

[5]唐月民著.文化资源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4.02.

[6]包亚明著.现代性与空间生产[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01.

猜你喜欢
历史街区
对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的反思
对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的反思
空间设计思路下的历史街区保护与创造性更新
增强历史街区公共空间互动性的必要性与发展动因
历史文化街区环境标识系统设计初探
再生与异化的悖论:消费文化驱动下历史街区商业化改造的机制解析及应对
浅析城市老街巷景观本土设计元素的提取与置换
南京老城南历史街区拆迁改造现状分析及保护研究
青岛信号山历史街区的街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