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静 马军光 谭璀榕 张玲 陈斐 雷娅红
关键词:北方春季;大棚;马铃薯;高产栽培
首先进行扣棚,进而保证土地内的温度与湿度提升,满足马铃薯的生长需求,营造良好的种植条件。在前一年将塑料大棚进行安装好,也可在春季安装,保证在播种前的两周完成。当土壤解冻后进行整地,保证土地达到平整,并根据土地自身的肥力进行施肥,通常情况下选择有机肥与硫酸钾复合肥,按照每公顷用量进行用量调控,施肥后运用旋耕机进行旋耕,保证肥料与土壤均匀混合,以达到最佳的状态。
选择更为优质的品种,尽量以高产、早熟、株型紧凑的品种为主,以保证其产量与成熟期达到要求。现阶段市场中常见“早大白”“费乌瑞他”,尤其是费乌瑞他品种,其口味较为独特,具有浓郁香味。种薯前应进行脱毒,合理选购种子,保证经营许可证编号与检疫证编号正规。在播种前3周进行催芽,放在温度20℃左右的地方,有效的防控其温度与湿度,保证其达到最佳的状态,避免出现薯种腐烂情况。当芽长到0.5厘米时,将薯种进行分摊,避免聚集,通过阳光的照射来促使其芽变得更加粗壮。播种前一天进行切块,保证每块上至少包含一个芽,将切好后的薯块放在阴凉处,也可拌上草木灰进行处理,保证切口干燥,同时避免其薯块出现冻伤或者过度干燥情况。
辽宁地区通常在3月中上旬播种,其他省份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微调。将種植密度控制在每公顷8万株左右,行距60厘米,如果选择大垄双行进行种植,则需按照垄情况进行株距与行距控制。播种深度在8厘米左右,通过地膜打孔的覆膜方式种植,后续注重幼苗的引膜,避免薯苗受到地膜的高温出现烫伤而死亡。
在马铃薯种植两周后,幼苗陆续出土,通常在1周左右苗可以出齐,由于此时外界的气温较低,应做好保暖工作,避免幼苗受到冻害,此时尽量不要浇水,主要的目的是保证地温,以促使植株健康生长,达到壮苗的目的。当苗高度达到15厘米左右时,应每10天左右浇一次水,白天保证棚内温度在28℃左右,当温度超过时合理放风,以降低温度。中耕培土,避免植株出现倒伏,同时也避免薯块出现晒青。当植株出现花蕾时施加肥料,选择磷酸二氢钾进行肥料补充。植株进入花期时,应控制其温度,控制在25℃以下,并进行合理的水分供应,避免出现干旱情况,促使薯块膨大,保证土壤湿润,同时也避免出现干湿差异过大。
马铃薯病虫害较为常见,如早、晚疫病,一旦发病将造成植株的茎叶死亡,甚至出现块茎腐烂情况,造成的后果较为严重。可以选择克露、瑞毒霉锰锌进行治疗,尤其是在初期阶段进行合理防治。马铃薯的早疫病常发生在植株叶片上,部分植株也会感染块茎,通常叶片呈现出黑褐色,此时可以选择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进行治疗,具有较强的疗效。马铃薯虫害最常见地下害虫如地老虎,咬断根茎,啃出沟槽,对马铃薯块茎的质量造成破坏,可以选择合理的杀虫剂进行处理。当植株变黄时收获,收获前一周停止浇水,保证土壤干燥,有利于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