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伟 李乐
众所周知,小麦是我国北方主要的经济作物,也是河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河南小麦的种植面积、产量居全国首位;同时,河南小麦也是国家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小麦的总产量不断增加。但对小麦日益增长的需求量和其本身產量的缓慢增长之间的矛盾日益显著。这就使得迅速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的需求变得极为急迫。针对这个现状,河南省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增加产量,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1.1 品种及播种方式不合理
小麦品种的选择直接影响后期的生长状况,并最终影响小麦产量。但目前许多种植户没有良好的专业背景,挑选优良小麦品种的能力欠缺,再加上没有专业的人员对其进行指导,以致挑选了质量较差、出芽率低、长势不整齐的品种。由品质较差的小麦生长出来的幼苗在抗逆性和抗毒性方面表现均欠缺,从而最终影响到整体产量。
1.2 不当的田间管理模式
小麦适宜生长的土壤条件为pH在7~8之间,含盐量在0.3%以下。但目前小麦主要的种植模式为冬小麦-夏玉米。常年的轮作模式导致土壤结块,pH值升高,土壤通透性差,从而影响到小麦的正常生长。除此之外,种植时间也是影响小麦生长的一大原因。播种过早则导致入冬前小麦疯长,入冬后小麦长势差。若播种过晚,则会因为小麦自身调节能力差而造成冻害,影响春天返青。
1.3 施肥和病虫害管理不当
肥料是小麦前期生长的基础,也是后期小麦生殖生长的前提。因此,不同时期的小麦所需要的营养不同。很多种植者没有相关的专业背景,有更多的种植者为了图省事,很多情况下都是“一刀切”,在某一时刻将所有种类的肥料同时进行施撒,或者只进行氮肥的补充而忽略磷钾肥。
种植在河南省的小麦常见的病虫害有白粉病、根腐病和纹枯病等。麦穗期最易出现蚜虫,此时的蚜虫对小麦的影响极大。就目前病虫害防治情况来看,大多只是简单的药水喷洒。这种治理方式达不到治本的效果。同时,在病虫害刚发生时,很多种植者不以为意,等到病虫害相对严重的时候才采取措施,往往这种时候病情已得不到控制。因此,对病虫害的治理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2.1 科学选种,挑选优质小麦品种
科学选种是提高小麦产量的前提。农户要选择植株健壮、品质良好、抗性强的品种。挑选时应考虑到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考虑到小麦的抗毒性和抗逆性;二是要考虑到小麦出芽率和整齐度。一般最好在正规的种子市场进行购买,挑选已经进行消毒的优质品种。目前市场上已存的高产优质的品种如百农207、焦麦266及豫麦49-198。
2.2 良好的田间管理模式
注意适时播种,一般要求种植小麦时土壤的相对含水量在70%~80%。为防止出现欠墒和绝墒小麦,需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补墒,待足墒后开始种植小麦。与此同时,播种量也应适度。在墒情充足且高水肥地区,播种量可适度提高,但最好不要超过150千克/公顷,若底墒差或整体土地质量较差时,应适当扩大播种面积。除此之外,播种时间也十分关键。不同优质品种的小麦适应性不相同,因此播种期也十分关键;可根据各个地区适宜的温度气候,土壤条件来挑选相应的优质小麦。
2.3 科学进行控肥和病虫害防治
小麦生长分为前期的营养生长和后期的生殖生长,根据生长的时期不同,所需的营养条件和营养种类也不相同。在小麦起身初期应注意追加氮肥,以促进春生蘖成穗,提高成穗率和促进小花发育结实。在营养生长旺盛时期,应注意多施加氮肥,以保证营养体可以正常生长,为后续的生殖生长积累足够多的营养。在生殖生长时期要注意施加磷钾肥,以促进花朵和果实的生长。
在小麦生长前期,蚜虫较为严重,同时也是影响最大的,因此可以在麦穗期增加一次蚜虫喷雾。可利用50%的抗蚜威或者10%的吡虫啉进行喷洒。在小麦生长的中后期,温度和湿度等条件都适宜,此时的病虫种类多,生长速度快,此时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法进行治理。除此之外,还要及时清除田间的杂草,避免杂草中残留的病菌和虫卵,同时还能避免杂草生长和小麦争夺养分,从而确保小麦的高产栽培。
在小麦的栽培过程中,要坚持高产与优质相结合的原则,同时加强研究获取更科学的栽培方法,最终实现小麦的高产优质,更好地满足人们和市场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