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赫宇 尹小明 辛岩 李鑫杨
关键词:农业;气象灾害;作物产量
农业对于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农业特别是种植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受到不可抗拒的农业气象灾害等因素的影响,作物基本产量并不十分稳定,有时甚至会有减产甚至绝产的现象出现,给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户家庭收入方面,都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因此通过采取一定的策略,来抵抗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是眼下急需进行深入研究探讨的问题之一。
1.1 农业干旱
农业干旱与我们日常所说的气候干旱有着较大的差异。气候干旱是对我们所处的环境而言,主要是指我们生活的大气环境中空气湿度较低而造成的干旱,这种缺乏湿度的、干燥的环境会使人体产生一定的不适,如皮肤干燥、开裂,部分黏膜出血等。而农业干旱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自然灾害现象,受影响的对象为农作物。发生农业干旱时,土壤的温度、湿度以及含氧量与平时差异巨大,对农作物的正常生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些在作物生长特定时期需要的营养元素供应不及时,导致作物生长缓慢,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减产或者绝产的现象,对我国农业经济稳定发展来说是十分不利的。
1.2 农业洪涝
农业洪涝包括洪灾、涝灾以及湿害三种类型。发生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我国大部分种植区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降水集中,极易产生暴雨天气,形成洪涝灾害。农业洪涝严重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对农业发展极其不利。
1.3 农业冷冻害
農业冻害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低温冷害,另一类是低温冻害,又分为冻害和寒潮冻害。冻害多发生在春、夏、秋三季。由于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不同,农作物生长的类型也不同,对生长环境的温度要求也不同。因此,不同地区的寒害发生情况不同,产生了不同的灾害名称。现在人们常说“晚春寒”其实是古人对华南、华南低温冷害的俗称。在同一地区,秋季的寒害称为“露水寒风”,东北地区夏季的低温灾害称为“夏季低温”。
农业气象灾害是造成我国农作物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农业干旱对于农作物的产量影响最大,且涉及到的区域范围最广。在这些农业气象灾害中,农业干旱是较容易出现的一种天气灾害。干旱对于农作物的伤害也远比其他类型的灾害造成的伤害大。干旱除了影响了作物的产量之外,对于土壤的危害也是极大的。在我国整体的环境中,淡水资源缺乏对我国农作物的生长本就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再遇到农业干旱,那么对于农作物的生长来说,将会产生更大的影响[。
3.1 提升农业生产者的防护意识
农户要不断提高对气象灾害的预防意识,对于可能会出现的气象灾害制定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并加以防范。尽量将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对农作物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减少经济损失。例如在农作物播种生长的期间,如果遇到了寒潮,农民可以事先在农作种植的区域铺上塑料膜,保证农作物生长的必要温度,减少寒潮天气对农作物的影响。除此以外,在进行种植期间如果出现了洪涝灾害,要对田间的积水进行及时地排水,防止农田中积水过多,淹没农作物,造成农作物的死亡,影响产量。
3.2 相关部门要建立好防护系统
在农业种植期间,相关部门要对当地的天气进行实时的监测,对于影响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必要的建设和维护,将已有的设备进行联合,构建合理的防御体系,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气象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例如,对于一些水资源不丰富、经常发生旱灾的地区,相关部门要提高当地的水资源储备,采用滴灌的方式进行农业灌溉,不断推广节水农业。
3.3 增强民众的环保意识
气象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我国的部分生态环境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要对民众进行定期的宣传,使其明白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鼓励植树造林,以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
气象灾害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对于农作物的产量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加强对气象因素的监测力度,对气象灾害提前制定出合理的解决策略,加强民众的生态环境意识,建造一个处于稳态的生态环境,对于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来说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