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园林树木风害发生与养护措施

2021-08-23 07:54夏晶刘闫
新农业 2021年15期
关键词:抗风行道树大风

夏晶 刘闫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和早春风沙较大,树木易发生风害,导致树木偏冠和偏心。偏冠会影响树木功能发挥,即使后期对其进行整形修剪,难度大且恢复慢。偏心的树易遭受冻害和日灼,影响树木正常生长。轻者致使树枝干枯死亡,吹焦新梢嫩叶,吹干花朵柱头,影响授粉受精,并缩短花期;重者则拔根倾倒,断干折枝。每次遭遇大风之后,常见路边行道树及绿化树种大面积倾倒毁坏,不仅给绿化部门工作人员增加负担,还会影响附近居民的安全,反复绿化给政府带来经济损失。

1 导致风害发生的因素

1.1 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树体健壮程度

不同树种的生物特性,其抗风能力也不同,干高、根浅、冠大、叶密的树种抗风力弱。干矮、根深、冠小、枝叶稀疏的树种则抗风力较强。根颈干或枝已遭受病、虫、鼠的伤害,出现严重的空洞、腐朽的树种易受风折,健康的树木一般不易遭受风折。

1.2 城市建设不规范

城市中道路系统的走向设计不仅影响城市内通风,也影响行道树遭受风害的程度。在城市居民区,若乱建房屋,将树木夹在狭小的建筑过道内, 发生恶劣天气时,大风受高楼挤压,形成“狭管效应”,树木因风压太大而倒折。此外,不规范的市政工程施工也会对施工范围内树木产生不利影响,导致行道树生长不良,遇强风则受害。例如,施工对地面和地下部分挖掘,使施工范围内的树木根系大量损伤、外露,遇大风,则可能发生风倒现象。城市建设时,绿化带的土壤多是就地取材,里面建筑垃圾等含量高,土壤的肥沃度、物理化学性质差,抗风力差。而且,城市道路都进行了硬化处理,排水设施完善,大部分雨水降落到地面后,很快在路面形成地表径流,直接流到排水管道,几乎不会渗透到土壤里补给树木根系,行道树对雨水利用率极低,同样,行道树对人工灌溉水的利用率也不高。另外,为了便于维护管理,城市管线大多选择埋设在行道树附近,有的直接埋在行道树下面,这样不仅影响树木根系的生长,还会使土壤温度升高,造成树根腐烂。以上种种原因均可造成树木生长不良,易发生风害。

1.3 栽培养护措施不当

苗木移栽时,特别是大树移栽,如果根盘起得小,而树身大,则易遭风害。栽植行距也会影响树体抗风能力,行距过密,根系不能自由扩展而影响发育,则抗风能力弱。因此,在多风地区栽植,还应注意栽植的密度和树阵的角度。另外,在多风大风的地区,不合理的修剪,会加重树木的风害。例如,对园林树木进行修剪时,只对树冠的下半部进行修剪,而對树冠的中上部枝叶不进行修剪,其后果是增强了树木的顶端优势和枝叶量,使树木的高度、冠幅及根系分布不均衡,头重脚轻,很容易遭受风害。

2 预防和减轻风害措施

2.1 种植设计科学合理,选用抗风树种

在进行园林绿地种植设计时,特别要注意在风口、风道等易遭风害的地方选抗风树种,适当密植,采用低干矮冠整形。此外,要根据当地特点,设置防风林和护园林等,都可降低风速,免受损失。

2.2 养护管理上利于树木抗风和防风

大树移栽时一定要按规格起苗,起的根盘不可小于规定尺寸,还要立支柱。在风大的地区, 种植穴应适当加大, 适度加深,栽植后为树体设立稳固的支架(柱),以免树身吹动或歪斜,影响存活。栽植绿地遇积水时应及时排除积水, 对栽植地点的土壤进行改良,培育壮根健苗。合理修枝,控制树形。在多风和易刮大风的地区,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基础上,通过修剪,可适度降低树木主干,缩小冠幅。对结果多的树要及早吊枝或顶枝,减少落果。对幼树、名贵树种可设置风障等。

2.3 及时救治和维护受风害的树木

首先要对风倒树木及时顺势扶正,培土为馒头形,修去部分或大部分折损枝条,并立支柱。对裂枝要顶起或吊枝,捆紧基部创面,或涂激素药膏促其愈合。加强受风害树木的肥水管理,促进树势的恢复。对难以补救的树木应即除去,秋后重新补植新树。

猜你喜欢
抗风行道树大风
行道树是景也是民生
周博士考察拾零(一百二十四) 海南温室抗风措施二则
大风之夜(组诗)
行道树
门式起重机抗风防滑装置及起升机构制动器失效预警系统研制
燃气热水器抗风测试系统的开发
行道树对人行道的破坏
大风吹(二)
大风吹(一)
漫说古代行道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