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丹妮
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之后,各国选择了不同的道路。
以英国为代表的国家,很早就提出“群体免疫”,尤其是新冠疫苗接种率较高后,尽管日新增感染人数依然高企,但由于其与死亡率关系弱化,一步步放开防疫措施,希望社会尽早“回到正常”。
另一些国家,或因为疫苗供应不均衡、接种速度推进慢等原因,尚不具备开放前提,或因为始终采取“清除策略”,不论疫苗接种率高低,一次次触发病毒围剿机制——大规模核酸检测、流调追踪以及严格的隔离政策,对病毒严防死守。
然而,全球遭遇德尔塔变异毒株后,新冠防线一次次被攻破。即便是此前的防疫优等生国家,如越南、新加坡、澳大利亚,近期都不同程度地出现疫情反弹,并引发不同程度的防疫措施收紧,甚至封锁。??
国内自德尔塔入侵以来,疫情呈多点暴发、局部流行态势。
正如一位微生物进化学者指出的,尽管目前新冠疫苗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彻底根除新冠病毒,或是真正实现群体免疫的可能性并不大,因为病毒的传播已经太过广泛,而变异病毒传播性更强。与此同时,对大流行的倦怠正在全球蔓延。疫情暴发已有18个月,所有人都在问:大流行何时以及如何结束?
欧美放开后,局势各不相同。英國英格兰地区7月19日全面取消防疫措施后,感染数在短暂走高后持续走低,住院和死亡人数也在可控范围内。但在美国,每日新增病例数量不断攀升,现已超过10万。疫苗覆盖率最高的以色列也出现疫情反弹。“清零”国家同样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独善其身”能坚持多久,已不是一个医学问题。
探讨是否与病毒共存、如何共存,变得非常急迫。如何在公众健康与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间寻求平衡,科学、动态调整防疫策略,考验各国决策的智慧。
29/2021 总第1007期
@T100:诶,真的有点松懈了,甚至于全民核酸检测的时候也没有全部戴口罩保持两米间距。
中国新闻周刊编辑部微博
http://weibo.com/inewsweek
《中国新闻周刊》 官方微博
http://weibo.com/chinanewsweek
这种乱象实在太多了,以实习为由,职校的学生在校时间只一年多,其余的时间都在外地工厂给人充当廉价劳动力。希望整治啊!(@幽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