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理勇
1983年初,我进入上海市文管会工作,参加上海历史文物陈列馆(即现在的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的筹建工作,当时没有固定的办公地点,借用河南南路16号上海博物馆的大厅为办公室。
198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逝世,宋庆龄故居工作人员在整理宋庆龄遗物时,发现一封民国初从“628C Yuhang Road Shanghai China(中国上海东有恒路628号C)”寄往日本转交宋庆龄女士收的信(只有信封,没有信纸)。当时,中国改革开放开始不久,上海史的研究刚刚起步,宋庆龄故居的同仁们不知道“东有恒路”在哪里,是现在的什么路,而我的大学同学华路正好分配到宋庆龄故居工作,他知道我对上海的马路和路名有些研究,在读书期间就发表过相关文章,于是自告奋勇,带着一位同事来找我。我告诉他们,“东有恒路”就是现在虹口区的“东余杭路”,我的家就在东余杭路,以前好像听说宋庆龄的老宅在东余杭路,但是不知道在什么地方。我们的同学柯施恩的父亲柯震解放前是上海基督教青年会的干事,也是英文《晨报》的记者,长期居住在虹口,是虹口的“老土地”。我对他们说,我先问问柯震,然后给你们答复。
我找到了柯震先生,他告诉我,以前主持虹口景林堂的牧师是谢颂羔、谢颂三昆仲,听说谢颂羔在“文革”中吃尽苦头,好像已经去世,不知道谢颂三牧师是否还健在,现在住在哪里。当时,我的另一位同学许天祥正巧在虹口区宗教局任职,他告诉我,谢颂三还健在,住在“景林庐”(是景林堂的神职人员公寓,与景林堂毗邻,现在的地址是乍浦路弄内)。于是,许天祥帮我们联系了谢颂三牧师,我和华路以及他的同事陈小琴到“景林庐”拜访了谢颂三牧师。
谢家是杭州人,是基督教世家。谢颂三(1900-1989)的祖父叫谢行栋(1825-1895),师从中国近代著名的传教士、美国基督教北长老会牧师丁韪良(William Alexander Parsons Martin,1827-1916),被北长老会按立为牧师,据说是杭州第一位本土牧师。谢颂三的父亲叫谢志禧(1863-1937),是杭州皮市巷教堂牧师。谢志禧有3个儿子,长子谢颂羔(1895-1974)、次子谢颂仪,谢颂三排行老三。谢颂三1914年就读于设在上海昆山路的东吴大学第二附中,接着入东吴大学,担任学校青年会会长;毕业后赴美国,毕业于纽约奥朋神学院,晋牧师,回国后在基督教监理会任职,担任过监理会教育部干事,景林堂、摩尔堂(今西藏中路沐恩堂)牧师。
我们到谢颂三牧师家时,谢牧师正在阅读美国记者项美丽写的《宋氏三姐妹》。他对我們说,他和宋家关系密切,他比宋庆龄小7岁,与宋子文兄弟相称。他就读的东吴大学二中就是原来林乐知创办的中西书院,在昆山路与乍浦路的转角,里面有一个小教堂,本来是学校的教堂,林乐知牧师逝世后,正式命名为“Allen Memorial Church”,就是“林乐知纪念堂”,中文名称叫做“景林堂”,就是“景仰林乐知”的意思。1923年,东吴大学二中重建时,决定把景林堂建设为公共教堂,于是,景林堂就在昆山路135号重建,谢颂三主持教堂的建设。1948年是美国基督教监理会来华100周年,谢颂三负责编辑出版《监理会来华一百周年纪念册》,可惜他收藏的图册在“文革”中丢失了。讲起宋氏三姐妹和她们的家庭,谢颂三拿出手里的这本美国人写得《宋氏三姐妹》说,这本书写的比较客观,也比较准确。谢颂三说,他去过宋嘉树的家,离开景林堂不远,从景林堂出发,沿着余杭路、东余杭路走,在东余杭路新记浜(现在的新建路,以前叫做“新记浜路”,是填新记浜筑成的马路)有一座木桥,叫“朱家木桥”,过了桥,就是宋嘉树家。当时,那里还是一派田园风光,宋家有黄色的矮墙,里面是中西合璧的房子。谢颂三还说,当时的东余杭路中的一段是泥泞的小路,不太好走,坐黄包车通常从汉璧礼路走。谢颂三的夫人比谢颂三长1岁,当时她正在教一个准备出国的女孩英语,听到我们在聊宋家的事,就过来对我们说:宋家在东余杭路朱家木桥。小的时候,我家在“禧年堂”楼上,就是在现在的唐山路高阳路转角,我们和宋家都是教友,我的母亲经常带我到宋家串门,与宋老太聊天,我家有一个阳台,还好几次看见孙中山先生与宋庆龄坐马车从这里路过。我们好奇地问,他们坐马车到啥地方去?谢夫人笑着说,伊拉两介头正来勒(上海话“正在”的意思)轧朋友,坐马车到外滩兜风。
我见谢颂三先生谈兴正浓,就问,听说宋耀如与林乐知关系不睦,一直到林乐知逝世,宋耀如才重新回到教会?谢颂三回答说,确实如此。早期,林乐知在苏州创办的学校,就是“博习书院”(The Buffington Institute),林乐知在上海的工作很忙,就派宋耀如到苏州主持工作,当时没有火车和汽车,从上海到苏州是靠木船,走水路,单程就要许多天,而当时宋耀如正来勒轧朋友,弗想到苏州去,于是两介头关系闹得很僵。还有林乐知是牧师,比较关心教会里的事情,不希望宋耀如过多参与政治活动,而自从他结识孙中山后,经常参与政治活动,还把“革命党”带到教会里来,使林乐知很为难,也很不开心,两个人的关系越来越僵。后来宋耀如寻了一个借口,离开了教会,直到林乐知逝世后,才回到教会。我又问,听讲宋耀如离开教会后,自己开了一家印刷厂,印刷《圣经》,由此发了大财。谢颂三笑着说,以前,《圣经》和其他宗教读物大多是免费赠阅的,《圣经》不能卖多少钱,我从来没有听说谁靠卖《圣经》发财的。宋家主要是靠宋子文出道后,在开滦矿务局任职,收入很高,家庭情况才有明显的好转。
有了谢颂三的指点,没过多久,宋庆龄故居纪念馆就在上海司法局的档案中,找到了几份关于宋家东余杭路住宅的档案。宋家迁出老宅后,老宅仍然是宋家的产权,出租给他人。1947年,关于宋家老宅发生了纠纷,宋子文还出具了宋家是该住宅产权人的书面证书,进一步确定了宋家的老宅是现在的东余杭路530-534号及526弄23、25、27、29、31号。此后,我赴实地踏勘,这原来就是一家煤饼厂,我家附近的煤球店的煤饼全部是由这家煤饼厂供货的,有时煤球店断货,可以直接到煤饼厂去买煤饼,我也许多次到这家煤饼厂买煤饼,谁能想得到,这里曾经是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的老家呢!
关于宋庆龄“祖宅”的调查实际上已经结束了,但是我的职业就是研究“上海历史”。我的家住在东余杭路,宋庆龄的“祖宅”也在东余杭路,于是我特别留意宋庆龄“祖宅”的资料。几年后,浦东川沙城厢镇的历史建筑“内史第”部分被拆,建设“新公房”(好像是川沙教育局建設的教师住宅),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反响很大。有人提出,“内史第”曾经是知名人士黄炎培的旧居,要求停止施工,保护“内史第”,不过并没办法阻止建设单位的施工。不久,从多方面传来消息,黄炎培的儿子黄万里说,他曾经听父亲黄炎培说过,以前宋庆龄的父母居住在“内史第”,宋庆龄也出生在这里。有了这样的“依据”,有了“宋庆龄出生地”这块“挡箭牌”,建设“新公房”的工程被迫中止,“内史第”得以部分保留了下来。不过黄炎培是否讲过宋庆龄出生在“内史第”之类的话并没有确切记录,即使黄炎培讲过此类的话,也不能证明他的话就是正确的。无论如何,“内史第”确实被保护了下来,还成为文物保护单位。
黄炎培曾经主持《民国川沙县志》的编撰,在卷三《户口志》另辟“族谱一般”,就是以族谱为基础,记录川沙地方望族的世系和事迹,这确实是另辟蹊径,与众不同。“族谱一般”没有收录到宋庆龄外祖家族“倪氏”,可能当时“倪氏”并不是川沙的望族,或者倪氏并没有族谱留世。1990年出版的《川沙县志·第三十三卷·人物》收有宋庆龄母亲“倪桂珍”的条目,“倪桂珍”条目附有“倪氏略谱”说:
倪氏其先安徽桐城人。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受《南山集》案株连,被遣至浙江,遂于鄞县海滨业渔。尝至川沙白龙港外海中捕鱼,船遭台风覆没,举家脱险就岸,即务农。自此定居川沙城东北侧,后称倪家宅。至倪为堂,已不知几世矣。为堂生子女3个。长子蕴山(1835-1889年),次子嗣于张姓,幼女嫁蔡氏。蕴山妻徐氏,迁川沙城东门中市街,蕴山曾入私塾就学,后在城中业制鞋。继在上海盆汤弄设鞋铺,后又改为外国教士烧番菜。约于清同治八年(1869年)入耶稣教,寻升牧师。在上海、南汇、川沙、宝山等处布道。生子女十人;长子为锡令,牧师;二女桂金,嫁牛尚周(字文卿,曾任江南造船厂总办);三女桂珍,嫁宋耀如,生女庆龄;第七子为锡纯(1880-1933年),曾任设于上海的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商务所所长(民国《川沙县志》有传);女秀珍,行九,嫁温秉忠(曾任苏州海关监督)。余皆早逝。
“倪桂珍”条目说:
倪桂珍(1869-1931) 女。生于川沙城厢镇东门内(现中市街36-38号)。其祖先为安徽人,迁浙江。桂珍幼随其父蕴山在上海,就读于西门外白云观美国教会所办裨文女子中学。17岁入耶稣教,结识教士宋耀如。光绪十三年(1887年)与宋氏结婚。婚后随宋氏去昆山布道。十五年同回上海。次年举家迁川沙城,赁屋于“内史第”西侧(今城厢镇南市街、新川路交岔口),在此办福音堂……光绪十八年(1892年),宋氏回上海谋事。十九年,倪桂珍生女宋庆龄,后又生宋美龄……民国元年(1912年)在虹口朱家木桥建新居(今东余杭路530号及526弄17-31号)……
天主教与基督教是两种不同的宗教,明朝中后期,天主教进入中国,上海人徐光启接受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的洗礼成了天主教信徒,徐光启把天主教带入上海,上海也成了天主教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清朝康熙、雍正年间,清政府宣布天主教为“邪教”,下令取缔,史称“禁教”,天主教则称之为“教难”,于是,天主教的教产被没收,传教士被驱除出境,许多活跃在城市、城镇的天主教信徒转移到乡下的穷乡僻壤。近代以后,恢复了天主教的合法地位,但是上海有这样的现象,基督教活动主要集中在上海市区,而天主教活动主要在农村。黄炎培主修的《民国川沙县志》出版于1936年,《民国川沙县志·卷十三·宗教志》收录的川沙县有天主教堂27座,并有较详细的介绍,而于基督教的介绍仅寥寥数语,且语焉不详,说:“耶稣堂,本县有二。一在本城,初借设南面大街沈宅,名福音堂。其后数次迁移,旋借设北门内艾宅。一在曹家路北市。教堂自建,名天道堂”。既没有“福音堂”的创办人,也没有创办时间,更没有提到宋耀如与福音堂的关系。
(作者为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研究馆员)
责任编辑 王 岚 姚亚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