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丽斌
摘要:目的:探讨无痛分娩产妇产后尿潴留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2019年2月~2020年4月我院产科临床实施无痛分娩的产妇进行分组研究,采用随机方法抽取100例产妇,以盲选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妇产后参与常规护理,实验组产妇产后参与整体护理。比较不同护理措施影响下,产后产妇的尿潴留情况。结果:临床数据录入统计学软件检测后,组间有差异(P<0.05)。实验组留置尿道管率、尿潴留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排尿功能恢复时间也比对照组短,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无痛分娩产妇产后尿潴留发生率和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密切相关,选择整体护理模式的产妇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下降,且排尿功能恢复迅速,产妇心理状态更佳。可见,整体护理模式在无痛分娩产妇术后尿潴留预防护理中应用价值突出。
关键词:护理干预;无痛分娩;尿潴留;效果分析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的广泛应用,减轻了产妇分娩时的痛苦。但是由于对产妇实施麻醉阻滞了舐神经,产妇可能会出现膀胱逼尿肌和内括约肌功能异常,产后尿潴留并发率上升。积极开展护理干预活动旨在降低无痛分娩产妇产后尿潴留发生率,提高产妇术后康复速度。我院临床对无痛分娩产妇实施整体护理,对比应用传统护理干预措施的产妇,对实验结果做出如下分析: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对比护理实验要求,随机纳入100例实施无痛分娩的产妇作为临床实验对象,盲选法分组后,得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妇:年龄23~35岁,平均(25.54±1.87)岁;孕周37~41周,平均(38.5±0.7)周;初产妇:经产妇=19:6。实验组产妇:年龄22~36岁,平均(25.43±1.67)岁;孕周37~41周,平均(38.6±0.7)周;初产妇:经产妇=41:9。以统计学软件录入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进行差异分析,结果P<0.05,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行常规护理,包括的护理措施有产前检查、分娩准备以及产后生命体征监测等。实验组产妇行整体护理,主要护理措施如下:①产前干预:亲切、热情带领产妇熟悉医院环境,消除产妇对新环境的陌生感;耐心说明分娩知识,引导产妇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分娩过程,逐步实施心理疏导,消除产妇的负面情绪[1];②产时干预:指导产妇排空膀胱。实施无痛分娩过程中,护理人员负责协调麻醉师完成麻醉任务,密切观察产妇生命体征指标以及麻醉效果。进入第二产程后,开腹压指导,使产妇保持舒适的分娩姿势,屏气保证腹部规律收缩、舒张,引导产妇把腹部的收缩力和舒张力转移到盆底、膀胱,借助压力帮助产妇排出尿液;③产后干预:产后3 h嘱咐产妇多饮水,自主小便。如果无尿意,可以通过聆听水声刺激产妇。产后用热毛巾热敷膀胱、按摩膀胱,促进排尿。
1.3 评价指标
以临床产妇留置尿道管、尿潴留发生情况为考察指标,评估两组护理干预效果。
记录两组患者排尿功能的恢复时间;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来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干后的焦虑评分,如果分值越低,就表明患者的心理状态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理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具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 留置尿道管率、尿潴留发生率
留置尿道管率和尿潴留发生率对比结果均显示实验组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排尿功能恢复时间、焦虑评分
实验组患者排尿功能恢复时间和对照组比较更短,焦虑评分也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尿潴留是产妇产后常见并发症,对产妇生活质量会产生很大影响,降低尿潴留发生率、加速产妇排尿功能恢复是产科临床护理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尿潴留主要是由于产妇产后膀胱麻痹引起,无痛分娩实施过程中,產妇接受硬膜外麻醉,在药物作用下,患者膀胱收缩能力下降,出现排尿障碍,提升尿潴留发生率。当前产科临床预防无痛分娩产妇产后尿潴留症状的主要方法就是护理干预,整体护理围绕产妇整个产程展开护理干预,达到预防尿潴留的作用,且效果显著。本研究结果显示,在留置尿管率、尿潴留发生率、排尿功能恢复时间、焦虑评分方面,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实验组的护理方案显著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对产科无痛分娩产妇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活动,在预防产后尿潴留方面作用显著。
参考文献
[1]蔡丽娜.护理干预预防无痛分娩后尿潴留的效果评价[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7,23(04):573-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