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虹
摘要:新时代美好生活观内涵丰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有着丰厚的历史底蕴、强大的道义力量、崭新的时代意义,是马克思主义美好生活观的当代形态和中国风格。新时代美好生活观与历史上的美好生活观相比较,呈现出个体美好与集体美好、当下美好与长远美好、创造美好与享受美好辩证统一的伦理价值。
关键词:新时代美好生活观;伦理价值;解读
中图分类号:D0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3605(2021)04-0027-08
美好生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美好生活一词,已不只是简单的描述,而是新时代重要的政治话语。美好生活与幸福相比较,常常是在同一意义上使用。但毕竟是两个不同的词,二者的内在关联在于:美好生活和幸福都是对于生活状态和人生境遇的肯定性评价;美好生活侧重于客观现实,幸福则倾向于主观感受;美好生活比幸福的内涵更丰富、立意站位更高。可以说,新时代美好生活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对美好生活作了一系列重要的论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所有治国理政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都是紧紧围绕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开的。新时代美好生活观,是对中国传统美好生活观的创新和超越,是對马克思主义美好生活观的传承和发展,既有丰厚的历史底蕴,又有深刻的伦理价值。
一、个体美好与集体美好的辩证统一
新时代美好生活观,擘画了美好生活的宏伟蓝图,谋划了美好生活的时间、实践、检验路径,其科学内涵至少包括:物质生活的丰富充裕、政治生活的自由平等、精神生活的品质卓越、社会生活的全面共享、生态生活的和谐美丽。2012年11月,刚刚当选为党的总书记的习近平同志首次公开讲话,就对近14亿中国人许下了一个庄严的承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深入学习领会新时代美好生活观会发现,新时代美好生活观不只是局限于个体的美好,而是有着关注整体美好、乃至人类美好的宽广视野和胸怀,具有个体美好与集体美好的辩证统一的伦理价值。
(一)新时代美好生活观立足人民,是“一个都不能少”的个体美好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四专题的第二篇篇名是《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在这篇节录中,习近平同志强调,“人民是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党执政最深厚的根基”“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这四个定位彰显了我们党对人民中心地位的深刻认识。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立场是强党兴国的根本立场。人民是一个政治概念,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最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总和。新时代美好生活观,是指两个关键维度:一个是“最大多数”过上美好生活,另一个是“每一个”,即大多数当中的每一个都过上美好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这里的“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掉队”就是最大多数当中的“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服务的就是这“最大多数”与“每一个”高度统一的人民。“一个都不能少”的个体美好,体现为“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实践证明,从温饱到小康,从全面建设小康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脚步从未停歇。
(二)新时代美好生活观着眼民族,是实现“中国梦”的整体美好
“中国梦”是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来的,既是个人层面的美好生活梦,更是国家民族层面的美好生活梦。追求个体美好生活是人类永恒的梦想和主题。今天,个体物质精神需求的满足、人生价值的实现、个性潜能的彰显,特别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具体落实,都依托于“复兴梦”“中国梦”的宏大主题,也借助于新时代美好生活观的伦理语境。“中国梦”内在蕴含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丰富内容,把国家目标、民族追求和人民向往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个人梦”和“中国梦”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个体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不止局限于个体美好生活的意义,个人的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是个体拥有美好生活的基础性条件。新时代美好生活观内在包涵着个体美好和国家美好的辩证统一。人民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的提升是个体美好生活的检验标准。国家全方位的发展进步,比如经济增长的高质量、科技创新的新高度、国际话语份额的稳步提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大作为等,是国家美好的检验路径。所以说,新时代美好生活观,满足了个人美好与国家美好的双重伦理期待。
(三)新时代美好生活观关照全人类,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美好
美好生活是人类特有的价值追求,是人类步入文明时代的一个个缩影,其本质趋向于构建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美好世界。因此,美好生活不仅仅是中国人民的理想构建,同时也应该是面向全人类的美好图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向世界推广了人民美好生活的伦理境界,既兼顾历史与未来,又指向本国与世界,是具备伦理关怀的中国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心里装的美好生活,是个人美好,也是国家美好,更是世界美好。所以,新时代美好生活观具有开放的鲜明特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聚精会神搞建设,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个是和谐稳定的国内环境,一个是和平安宁的国际环境。”[1]将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放置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视野中来谋划,倡导文明互鉴高于文明冲突、鼓励多元文明交流和交融,与世界各国携手构建超越制度、文化、宗教、地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世界大同”的“世界梦”,这是新时代美好生活观的世界贡献。在人类思想史上,有影响的美好生活观都是探讨一般人的美好生活的,未曾见有以国家甚至全人类的美好生活为主题的美好生活理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所创立的新时代美好生活观既关注普通大众,又着眼国家民族,还关照世界人民,将中国人民美好生活和世界人民美好生活关联起来统筹部署和规划,其世界眼光和人类情怀,可谓前所未有。
个体美好与集体美好是辩证统一的。新时代的个体美好,就是实现个体自由而全面发展;新时代的集体美好,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世界和平。“个人梦”“中国梦”“世界梦”是相辅相成的。个体美好的实现是集体美好实现的动力,集体美好的实现为个体美好的实现提供舞台。实现美好生活应把个体美好和集体美好统一起来,自觉做到个体美好服从集体美好,在互促互进中实现共同的生活美好。
二、当下美好与长远美好的辩证统一
美好生活既是一种抽象的理性认知,也是一种具体的可感知的实在。美好生活既意味着凡夫俗子的柴米油盐,也意味着执政党的责任与理想。人民共同富裕的生活是美好生活,“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生活也是美好生活,人民生存和发展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更是好上加好的美好生活。新时代美好生活观立足当下,展望未来,具有当下美好与长远美好辩证统一的伦理价值。
(一)致力于解决当下问题,定义了“现实”美好
从学术视角看,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主义美好生活观的逻辑主体,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思想是新时代美好生活观的重要理论来源。从实践视角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我们谈论美好生活的最基本语境,而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则是新时代条件下建设美好生活的基本前提。[2]人的美好生活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演进中不断生成的,是一個个动态的历史存在。所以,美好生活不是彼岸世界中虚幻的、抽象的海市蜃楼,而是此岸世界里现实的、具体的人间烟火。正如马克思所说,美好生活“是能满足一切生活条件和生活需要的真正的人的生活”。[3]263新时代美好生活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关心人民的痛点、泪点,关注社会的热点、焦点,从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旗帜鲜明地遵循了人民至上这一根本的价值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意愿,尽力而为,不要搞那些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劳民伤财、吃力不讨好的东西。”[4]新时代美好生活观寄真情于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需要,寄真情于人民群众真真切切的期盼,没有大话套话,没有花拳绣腿,在落地落细落实上狠下功夫、下狠功夫。在民生领域真正做到了“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依、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取得新进展”,[5]这些“现实”的利益满足正是人民群众想要的实实在在的美好生活。
(二)注重于展望长远目标,追求着“未来”美好
美好生活是一个历史范畴。在当下,美好生活意味着身体的健康、收入的丰厚、出行的便捷、环境的美丽、法治的公正等。在将来,美好生活意味着更强健的身体、更富足的生活、更舒适的出行、更清新的环境、更公平的社会。纵观人类发展史,即使是在遥远的过去,对美好社会的孜孜以求,也是人类悠久的价值追求。在古希腊,美好生活的标志是充满理性和沉思的生活;在马克思恩格斯眼中,美好生活的终极目标是共产主义社会;在中国古代儒家看来,大同社会就是最美好的生活。新时代美好生活观所设定的美好生活,是对过往的继承,对当下的超越,对未来的憧憬,是沿着曲折道路螺旋式前进的美好时间和空间,并在追求美好未来的进程中体现了时空压缩的特点。也就是说,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在时间上讲,比西方国家短得多;在空间上讲,立足于本土谋发展,从来没有国强必霸的逻辑。
新时代美好生活观对于“未来”的美好生活有着思路清晰的战略安排。从党的十九大到2020年的三年,是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美好生活的指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本阶段美好生活的科学内涵是:经济更加强盛、政治更加民主、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环境更加优美、党风更加清正、乡村更加振兴、国防更加强大、国际关系更加和谐。从2020年到2035年的十五年,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进时期。这一时期美好生活的目标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本阶段美好生活的科学内涵包括:我国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人民生活更为富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6]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布局谋篇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到2035年,“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这种表述第一次出现在党中央的文件中,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14亿多中国人民的“未来”许下的庄严誓言。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的15年,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冲刺阶段。这一阶段的美好生活指向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其科学内涵可以解读为: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迈向更高水平,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实现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国家的影响力和综合国力领先于世界先进水平,中华民族以昂扬的姿态进入世界舞台的中央。[7]
美好生活既是着眼当下的,也是面向未来的,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是当下美好与长远美好的辩证统一。美好生活的实现有一个过程,是社会发展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体现。新时代美好生活观是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其内涵的不断丰富得益于中国社会的进步发展,得益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滋养,也得益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扎实奠基。当下美好与长远美好的辩证统一,新时代美好生活观的这种伦理诉求,是全人类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强大动力支撑。
三、创造美好与享受美好的辩证统一
人类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须臾都没有停止过,孔子、陶渊明心驰之,柏拉图、马克思神往之。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人民过上更美好的生活”成为习近平总书记使用频率极高的政治话语,并把美好生活观始终贯穿在自己治国理政的全过程。他曾这样谆谆告诫全党:“面对浩浩荡荡的时代潮流,我们不能有丝毫自满,不能有丝毫懈怠。”所以,新时代美好生活观内蕴着创造美好与享受美好辩证统一的伦理价值。
(一)新时代美好生活观强调创造美好,是社会治理与个人奋斗的“双轮驱动”
美好生活不是空洞的预设和抽象的概括。一方面,美好生活是一种实然的所在,是可以描绘的生动且真切的生活本身。另一方面,美好生活又是一种应然的向往,是可以规划的遥远的将来。每個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美好生活直接关系到物质需要的满足状况,但绝对不能缺乏精神和灵性层面的丰盈,美好生活还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集成美好目标。创造美好生活的主体不是单一而是多元的,国家和社会在创造美好生活中的主体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由此可以推论,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应该承担责任和使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勇立时代潮头,勇挑时代重任,不畏筚路蓝缕的艰辛,不惧世界风云变幻的不确定性,坚定“大海永远在那儿”的必胜信念,承担起了社会治理的使命担当。中国共产党对社会治理的范式,是有着中国气派和中国智慧的治理方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设置和部署,直击我国社会发展的问题和短板,为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设计了制度,注入了动力,描绘了路线图。美好生活的实现与社会治理现代化之间的逻辑关联是:美好生活是一个社会性的范畴,社会治理的状态是个体实现美好生活的前提条件。如,社会治理在主导社会资源的分配中,需要明确责任,坚持公平正义,这就在民生领域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社会治理不是无目的性的,其价值诉求必需具有伦理期待,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的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追梦进程中,恰好就彰显了美好生活的价值引领作用。
美好生活不仅需要社会层面的制度设计和励精图治,还需要个人层面的动力迸发和精神提升,这在新时代美好生活观中,可以浓缩为两个字:奋斗!马克思曾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3]346习近平同志关于奋斗创造幸福的论述很多很精辟,理论界称之为习近平奋斗幸福观。其中,最打动人心的“平语”有:“劳动创造幸福”“奋斗的人生最幸福”“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从与北京师范大学师生的座谈到湖南岳麓书院演讲时对大学生的殷殷嘱托,从《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同志以自身的成长历程和宽广的理论视野,深情阐述了幸福应怎样炼成之真实真诚故事。习近平奋斗幸福观告诉我们,幸福人生的故事主角可以是每个平凡的生命个体,幸福人生的定海神针是身处逆境中的坚定信仰,幸福人生的美好画卷最闪亮的金边是奋斗精神。奋斗与幸福是内在统一的,奋斗是幸福的实现途径,幸福是奋斗的根本目的。劳动内在地蕴含着美好生活的基因,美好生活就是“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本身。美好生活充满着理想主义的情怀,但更重要的是需要奋斗精神的浇灌。无论是马克思还是习近平,都高度肯定劳动和创造是一切美好生活的源泉。创造美好生活,社会治理和个人奋斗都是不能缺席的要素。
(二)新时代美好生活观重视享受美好,是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美好生活的创造者是人民,美好生活的享受者也是人民。“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了新发展阶段,如何全面落实贯彻新发展理念,怎样发挥改革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关键作用,是实现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议题。在创造美好生活的同时,人民必须成为社会成果的享受者,这是践行唯物史观的科学遵循。享受美好,体现为人人共享、全面共享和共建共享。而享受美好的具体检验标准,就是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的“三感”。
人民的获得感“是指人们付出的劳动与实际获得的成果比较的感受,就个人而言,主要指自己付出的劳动与获得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相符合的程度,就人民整体而言,就是指实际享有的改革发展的成果”。[8]人民享受到的美好生活,直接来源于其感知到的各领域发展成果,这些成果既是国家社会发展的衡量标准,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衡量标准。人民享受的获得感,往往可以用数字来描述,如,家庭人均年收入、恩格尔系数、住房面积等。在现实生活中,实至名归的荣誉称号的获得和提职加薪,就是付出后的获得感。幸福感是指人们的需求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满足感、愉悦感。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用幸福指数来评价幸福感,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萨缪尔森关于幸福指数的公式是:幸福指数=效用/欲望。也就是人们的不足之感和求足之愿满足的程度越高,幸福指数也就越高。新时代美好生活观充分尊重并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着力于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问情于民、问计于民,在脱贫攻坚方面取得的划时代成就尤其值得大写特写。新时代,人民享受的幸福感,呈现了由低到高,由量变到质变,由单一到多元的可喜变化。人民的安全感,是指不被伤害、预期稳定的生活状态能得到保证的主观感受,属于个人内在的精神需求。稳定的国家安全是个人安全的外部保障,稳定的个人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内在支持。没有安全感的美好生活是虚幻的,是不稳固的,安全感也是美好生活的重要检验标准。新时代美好生活观对国家安全和个人安全都十分重视,创造了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和社会持续安全稳定“两大奇迹”,使人民群众在世界上最安全的环境中享受平安中国的美好。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接续奋斗拥有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这种“双轮驱动”的动态过程,是创造美好生活的生动场景,将会载入史册。让人民群众得到真真切切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注重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充分体现了新时代美好生活观的伦理站位。所以说,新时代美好生活观凸显了创造美好与享受美好辩证统一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品质。
四、结语:以百年华诞为新起点,带领人民开启美好生活新征程
新时代美好生活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对历代党的领导人美好生活观的传承和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美好生活观的最新形态。新时代美好生活观不是玄奥的理论,有着丰厚的历史底蕴、强大的道义力量、坚实的实践基础以及崭新的时代意义,是马克思主义美好生活观的中国风格。新时代美好生活观与历史上的美好生活观相比较,呈现出个体美好与集体美好、当下美好与长远美好、创造美好与享受美好辩证统一的伦理价值。这些伦理价值,蕴藏在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大国领袖的人格魅力中,贯穿在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薪火相传中,书写在昂首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气派中,渗透在14亿中国人民接续奋进的辛勤汗水中,彰显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底气中。
时光荏苒,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在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一个政党的100岁虽历经磨练但仍风华正茂。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伊始,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无论是中国革命、建设还是改革时期,还是今天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执政理念都是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是一个不断走向成熟的百年大党响当当的使命担当。“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这是我党的立场宗旨、价值取向以及革命斗志的生动诠释。从夯实人民美好生活的物质基础,到激荡人民美好生活的动力源泉,再到全面开辟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新路径,中国共产党交出了一份份漂亮的答卷。当前,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民需要领域的拓展,二是人民需要的升级。人民追求的不只是物质层面的满足,对精神文化生活也呈现许多新的期待。这种新期待主要体现在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国际化、个性化、多样化以及品质化的追求上。在党的百岁生日之际,在“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作为一个大党、强党,一个敢于自我革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如何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如何领导拥有九千多万党员的世界最大政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如何应对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挑战和国际社会风云变幻中出现的新难题,所有这些问题归结起来就是如何履行对党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对民族的责任和对世界的责任问题。我们坚信,作为一个从血雨腥风中走来的政党、一个把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的政党、一个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特殊利益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一定会以年轻的姿态、健康的肌体、昂扬的斗志,带领人民踏上美好生活新征程。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67.
[2]光明青年论坛.社会、人生与历史:美好生活的伦理语境[N].光明日報,2021-02-01(1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138.
[5]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26.
[6]江畅.论习近平幸福观[J].思想政治教育,2018(1):10-18.
[7]刘友田,陈玉斌.美好生活的内在逻辑、科学内涵与路径选择[J].观察与思考,2019(10):26-35.
[8]徐斌.从“获得感”到“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逻辑跃升[J].国家治理,2017(47):28-31.
责任编辑:王赞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