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思璇
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收治对象主要是危重患者,一般情况是完全封闭的,不允许家属陪护。但在监测期间,发现患者出现一些不良心理反应。据报道,ICU患者出现心理障碍的概率为14%~72%。如何对不同类型疾病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减少不良心理反应,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直至尽快康复,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树立细节管理理念,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
完善的规章制度是进行细节管理的保障和前提。依照医院实际,制定并不断完善ICU工作制度、ICU 工作人员职责、ICU工作指南、ICU 护理常规与护理流程。护理流程包括基础护理操作流程、护理工作流程、专科护理操作流程和应急预案流程,并在日常工作中不断进行完善和修订,使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都有一套符合ICU 病房实际情况、可操作量化、各司其责的管理制度流程,使护理工作规范化、连续化、程序化、系统化。
护士是监护环境的主要调节者,在调节病人情绪、减轻病人痛苦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护士应积极向患者介绍ICU病房概况,注意与患者的沟通,减少患者的恐惧和紧张,随时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
2加强护理人员的分层培训和考核
对护士按照毕业年限进行分层培訓和考核。基础培训强调“三基训练”,专科培训强调从技术细节上进行培训;护士法律法规培训强调制度的落实与“慎独”精神培养;培养制度落实从细节做起,质量管理从细节监控。
3精细化优化基础护理流程
对ICU的病人优化和精细化基础护理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护士长对全科护理人员进行基础护理流程培训,通过现场示范和演示使她们掌握流程并严格按此流程操作。做好护士入科培训,将基础护理流程列为ICU岗前培训的重点内容之一,使每位新职工、实习护士上岗前均能认识到基础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树立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同等重要意识,入科后由带教老师一对一、手把手带教。对基础护理时间进行合理安排,每天两次基础护理,内容包括:洗脸、口腔护理、会阴护理、皮肤护理、更换床单位及衣裤等;入院超过一周,如患者患病的基本情况许可,进行床上洗头,对各类导管及引流袋的护理方法、更换时间和更换方法进行统一规定,护士长监督考核执行。
4精细化对压力性损伤的预防、评估与上报
对所有进入 ICU 的患者均进行压力性损伤风险评分。得分≤12分的患者,当班护士要及时填报压力性损伤高风险报表,48 h内上报护理部;对入ICU 有压力性损伤的患者应及时填写压力性损伤上报表,在24 h内上报护理部,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对新入、转入、手术后回ICU的患者与相关科室进行皮肤的交接、记录进行详细的规定。
5精细化护士对危重患者的基本情况观察,强化安全管理
重点是患病的基本情况发生变化前预警细节、非计划性拔管与脱管预警细节,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措施。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按照医疗护理法律、法规、规章与流程的要求进行操作,增强护士的责任心,在做每一项护理工作时都从细节上思考,增强护士的责任感。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尽量满足患者。ICU的室内布置应尽量贴近生活实际,增加生活氛围。内部温度、湿度和光线应进行调节。要有很好的隔音或消音装置,尽量保持环境相对安静。另外,可以为病人适当准备报刊杂志,允许病人用耳机收听广播,放上自己熟悉的物品或家庭照片,最大限度地改变和改善ICU的枯燥生活。
6精细化 ICU 危重患者护理文书的书写规范
重点是书写内容与书写格式上。强调危重患者记录书写的及时性、准确性、真实性、客观性。突出重点,简明扼要,体现护理记录的动态性与连续性,使危重患者记录更加符合护理文件书写规范。
7精细化 ICU 抢救物品与仪器设备的管理
所有仪器设备给予定位放置、专人管理,班班交接,及时补充,每班登记使用时间和使用情况,对仪器设备安排专人定期维护保养并进行记录、登记,消除隐患,安全使用,始终保持所有抢救物品与仪器设备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综上所述,以上相关护理方式能够极大地缓解ICU患者心理与生理上的需求,能够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直至身心尽早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