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全体,发展个性:构建新时代艺术课程体系

2021-08-23 08:57胡荣堃王辉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学科艺术

胡荣堃 王辉

艺术课程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其质量决定着学校美育实践的有效性,影响着学生全面发展目标的落实。学校自建校以来,就一直探索构建艺术课程体系。经过三年的持续建设,学校初步形成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成长的小学艺术课程体系。

课程理念:全面发展、个性成长

学校坚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理念。一方面,坚持全人教育理念,明确艺术课程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在课程设置、课时安排、实施方式等方面予以保障落实。另一方面,充分认识艺术课程的全面育人功能,发挥艺术在陶冶品格、提高素养、开发智力等方面的作用。

同时,学校坚持个性化教育理念,以实现学生的个性成长为课程导向,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允许学生存在发展上的差异。因此,课程设置上,既要提供丰富的课程内容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又要给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课程实施上,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差异,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方法;课程评价上,既有保底要求,又有弹性空间,鼓励和支持学生的独特表达。

基于此,结合艺术学科课标要求,小学艺术课程以“美育身心、灵动成长”为目标,旨在通过多样的艺术活动,培养他们发现美、欣赏美、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其身心健康、品格完善和心智发展。同时,帮助每一个学生发掘自身的天赋潜能,发展1-2项艺术特长,成为一个素质全面、特长突出的灵动个体。

课程设置:丰富体验、多元选择

依据以上理念和目标,结合国家课程要求,学校形成了包括学科核心课程、体验拓展课程、课后延伸课程三类课程的小学艺术课程内容体系。

学科核心课程是特定年级学生必修的艺术学科课程,是学校美育实践的核心途径,由造型艺术和表演艺术两大类学科组成。造型艺术包括书画、美术和工艺三个科目,表演艺术包括音乐、创意舞动、戏剧和京剧四个科目。这些科目不仅涵盖义务教育阶段的国家课程内容,更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地域特色,加入了丰富的校本课程内容(如京剧),以及对艺术课程的校本化创新(如书画、创意舞动)。其中,京剧课程依托北京地域文化特色,通过学唱经典京剧选段,引导中年级学生体验和弘扬国粹艺术。书画课程以“书画同源”思想为指导,融合我国传统书法、绘画、篆刻等艺术形式,面向各年级学生开展传统书画教学。

体验拓展课程是校本化艺术体验活动,是学生必修的学科实践活动,旨在通过专业艺术活动的体验和熏陶,拓展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主要包括校内的“艺术时空”系列活动和校外的“馆园采风”活动。“艺术时空”专为表演艺术设计,每学期定期举行2次,邀请国内外的专业艺术人员到校进行现场表演和教学。“馆园采风”活动则针对造型艺术,每学期举行1-2次,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分别带领他们前往校外艺术场馆、园艺景观等场所参观、欣赏和写生。

课后延伸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课后艺术兴趣小组、社团,学生自主选择参加,每周定期开展活动,旨在鼓励每一个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特长。目前开设的科目主要分为造型艺术和表演艺术两类。造型艺术类涉及书画、美术、工艺三个领域,表演艺术类主要分为声乐、器乐、舞蹈、京剧、其他表演五类。

以上三类艺术课程中,学科核心课程是所有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体验拓展课程是对基础的补充,课后延伸课程是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路径。三者内容丰富、紧密結合,既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多样的艺术体验和基础素养,又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了自主发展的空间,让他们能够找到所爱、发展所长。

课程实施:“大课程”观、“生本”课堂

1.倡导“大课程”观

凸显课程融合。一方面,加强不同艺术学科的融合,打通艺术学习的内在联结。比如,工艺与书画、美术紧密结合,将学生在书画课、美术课上学到的表达方式转化到工艺制作上;将音乐、创意舞动、戏剧融合,形成歌舞剧表演艺术学习活动。另一方面,促进跨领域融合,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比如,三年级学生合作完成了科技与美术的跨领域项目学习作品《太阳系星空墙》,一、二年级语文与戏剧相结合形成课本剧编创和表演活动。

注重环境育人。一方面,将校园看成是“大教具”,在校园中加入艺术要素,形成艺术熏陶的环境和氛围。比如,楼道中随处可见书法和篆刻作品,在专业教室和学校公共空间中布置和展示教师作品和学生作品,校园中的建筑、园区等成为学生观察、写生的场所。另一方面,充分利用“馆园采风”活动和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艺术要素,带领学生在自然风光、园艺景观中感受美、创造美。比如,组织学生在颐和园、陶然亭公园、北戴河阿那亚黄金海岸等地开展写生活动。

2.构建“生本”课堂

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理念,在艺术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尤为注重从以下五个方面构建“生本”课堂。

重创造性培养。课堂教学要格外关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坚持“有创造、无统一”,即教学环节中必须设置让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实践的环节,对于学生的作品没有固定的模板或标准化的要求,尊重学生的独创性。

强调全员参与。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体现为广泛的参与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小组活动、同伴互动、实践操作等多种形式,确保100%的学生都参与到艺术学习活动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体验、探究、实践的机会。

尊重个体差异。“以生为本”就要关注个体差异,发现每一个学生的天赋、潜能,最大化地促进其发展。教师要注重个性化的课堂反馈评价,让每一个学生能够感受到艺术学习带来的自信和愉悦,支持他们的独特表达,并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注重作品展示。“生本”课堂还体现在为学生提供“展台”和“舞台”。学校要求在艺术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必须有学生作品展示、交流互动的环节,学期末也要进行各种形式的展示活动,用学生的作品、表演体现教学效果,确保艺术课程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关注习惯养成。“以生为本”就要始终坚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所有教师都要关注学生的习惯培养,通过小组合作、用具整理、交流互动等,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促进其规则意识、合作意识的形成与内化,将学生德行品质的培养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

课程评价:形成性、表现性、个性化

1.普遍采用形成性评价

课程评价上,学校坚持保底标准和弹性达成,注重过程性,普遍采用形成性评价方式。艺术学科的形成性评价有两项内容:一项是学科专业技能掌握,另一项是综合素质提升,包括习惯养成、心智发展、品格培养等方面。比如,一年级书画课程的评价内容包括习惯养成、学具使用、书法、中国画、造型表现、色彩感受六个方面,课程初期关注习惯培养和基本技能,随着课程的开展,学生完成规定类型和数量的作品可以有不同的完成速度和兴趣倾向,教师通过学生整个学期的作品对其专业能力进行评价。

2.全面推行表现性评价

学校在艺术课程中全面推行表现性评价方式,即在期末进行作品展示,真实呈现学生专业能力的发展水平,并对每一个学生在此过程中表现出的学科核心素养进行评价。造型艺术类的科目主要是作品展览的方式,表演艺术类的科目主要是现场表演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仅用于艺术学科核心课程的期末评价,也适用于课后延伸课程的评价。作品展示要求学生“百分百参与、个性化表达”,即每个学生都有作品或参与作品的完成,但学生可以自主選择最佳的作品或最适合自己的任务。

3.注重个性化定性评价与反馈

艺术课程在评价中尤为注重个性化的定性评价与反馈,即对学生的作品及其呈现出的艺术素养,给出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评语。主要包括过程性评语和总结性评语两类。过程性评语是对学生阶段性作品或表现给出指导性评语,总结性评语是在期末对学生的学期表现给出总体评价。这两类评语都要遵从评价“三原则”:语言有温度、表述要专业、指导能落地,以真正落实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

学校初步形成的小学艺术课程体系,有效促进了学生整体素养和个性特长的发展,推动了育人目标和理念的落实。在此基础上,学校将持续进行艺术课程建设,进一步发挥九年一贯制的优势,构建内容更为丰富、方法更加多样、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一贯制艺术课程体系,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成长。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 2018 年度校本研究专项课题“全人教育理念下小学课程体系建设的行动研究”(批准号:CBDB18111)的阶段性成果

编辑 _ 于萍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学科艺术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纸的艺术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超学科”来啦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