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浅
“我妈妈爱睡懒觉,特别特别懒。”当着一桌人的面,儿子冷不丁地冒出这么一句话。坐隔壁的小姑娘马上接了一句:“妈妈是生你养你的人,你怎么可以这样说她。”我儿子回道:“我奶奶说的。”
听到孩子们的对话,我有点尴尬,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儿子继续说:“我奶奶还说我妈妈很差劲,一个月领不到3000元的工资,还没有她退休金高呢!”这句话一出,我的朋友不淡定了。她凑过来跟我说:“老人家不可以这样教小孩,她说你是又懒又没用的人,孩子还会尊重你吗?你还能成为他的引路人吗?”
其实,我之前就知道婆婆会在孩子面前说我的不是,比如说我浪费、爱花钱、懒、做事不认真等等。但儿子无意间冒出的这些话,仍让我有点生气,我也在朋友面前吐槽过。
朋友听完后,说:“你怎么这么傻,孩子是自己的,你婆婆可以这样教他,你也可以这样教你孩子!你应该把孩子拉拢过来啊!”我知道,朋友是为我好,但我总觉得不太合适,但也说不上来是哪里不对。直到一个妈妈讲述了自己的遭遇后,我才明白过来,我是不想伤害孩子。
那个妈妈说,她的婆婆经常在5岁的女儿面前说她坏话。她气不过,就和婆婆较起了劲,也在孩子面前说婆婆的不是。有一次,她在女儿面前说婆婆不讲卫生,几天才洗一次头。没想到,女儿把这话说给了她婆婆听。
婆婆和她大吵了一架。她们吵架时,女儿缩在墙角哇哇大哭,直问妈妈,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看着女儿哭得梨花带雨的模样,她心都碎了。她骂自己怎么可以和婆婆这般见识,把孩子当作婆媳较量的工具,最后伤害了孩子幼小的心灵。
婆媳间发生矛盾,让孩子夹在中间是最不明智的做法。所以,我吸取了那个妈妈的教训,婆婆说我坏话,我当没听到。但一直让孩子接收妈妈不好的信息,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和亲子关系,我应该重视这件事,做些正面回应。
所以,思考再三后我决定,儿子再说起这些事时,我就引导他自己思考、判断是非。我問儿子:“你觉得奶奶为什么说妈妈懒呢?”儿子回答:“因为妈妈有时爱睡懒觉。”我没有否认儿子的说法,我周末确实有晚起的时候。我对他说:“妈妈周末是会晚起,有时候是因为前一晚写稿写迟了,才晚起。有时是因为妈妈工作日都早起,到了周末妈妈想补个觉。”
儿子听完,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然后还补了一句:“我知道,爸爸说你经常早上5点就起床做事情了。”我接着问了一句:“那宝贝还觉得妈妈是一个懒惰的人吗?”儿子说:“不会,妈妈很勤劳,只是爱睡觉。”
在我的引导下,儿子了解了事情的真相,也学会了自己辨别是非。还有一次,儿子问我:“外公是不是没有退休金,之前是不是无业人员?”我一听心里很不是滋味,肯定是婆婆又跟儿子说我爸了。
我跟儿子说:“你外公是家里的老大,当时家里穷,读到初一,太外婆就让他退学回家帮忙了。外公没有读书,没有学历,就找不到正式工作,老了自然就没有退休金。但这并不代表外公是无业人员,他有自己的工作。外公退学后开始自学工程预结算,在工地现场学习施工管理,最后成了工程管理人员。”
说完,我还把我爸的工作照,以及我爸之前负责过的几个落成的项目照片给儿子看,告诉儿子外公参与了这些工厂和小区的建设。儿子听完外公的经历后,说:“外公真的很了不起,还可以自学成才。”我发现,遇到类似问题,和孩子好好聊聊,让孩子自己做出判断,他就不会被婆婆的片面说辞禁锢住。
不过,和孩子解释,引导孩子思考,还是治标不治本。真正要避免类似事情的发生,还是得让我婆婆做出改变。第一步就要找到婆婆想让孩子敌视我的原因。心理学专家武志红说过:“一个新生儿的到来,意味着家庭的权利出现了新因素,那么谁和新生儿建立起更亲密的关系,谁就在家里拥有更多话语权。”
通过这句话,我似乎找到了答案。婆婆很可能是觉得儿子有了自己的小家,不再像之前那样需要她,她没有安全感。所以,她想离间我和孩子的关系,把孩子拉入她的阵营,巩固她在家里的话语权。
找到根源后,我决定和婆婆好好聊聊。那天吃晚饭时,婆婆跟我们说起她年轻时辛苦盖房的事。我趁机在儿子面前夸婆婆年轻时吃苦耐劳,家里这么整洁都是她的功劳。儿子很给力,在一旁附和着我的话。
婆婆听得眉开眼笑的,我顺着话,接着说道:“这么多年了,我一直跟孩子说您很勤劳,从没有在他面前说过您一句不是。在孩子面前说长辈的好,孩子才会尊重我们,有学习的好榜样,孩子才会越变越好。”听我说这些,婆婆大概知道我要说什么,没怎么搭腔。我继续说道:“表面上,孩子听到父母不好的信息,看似只会导致亲子关系不好,但其实在孩子的内心深处,会因为没办法与父母进行情感认同而没有安全感,产生自卑与自我厌恶等心理……”
我知道,话说到这就够了,毕竟婆婆是聪明人,她能听明白。所以,接着我又放缓了口气,说:“我知道您爱孩子,其实宝宝一直也很爱您。宝宝常在外面说奶奶对他最好了,最爱奶奶了,有什么好吃的也要带回来给您。”婆婆听完,高兴地说:“是的,是的,我知道宝宝爱我。”
那次聊完后,我试着做出一些改变,为的是让婆婆知道不用抢,孩子也会爱她。我常在孩子面前说婆婆的好话,肯定婆婆的付出,也会告诉孩子,奶奶年轻时很辛苦,现在条件好了,要让奶奶享享清福,要对奶奶好。
人心都是肉长的,你对别人真心了,别人自然也就对你真诚。从那之后,我很少听到儿子再说“我奶奶说”这类的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