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之父”罗伯特·蒙代尔

2021-08-23 03:24李忠东
世界文化 2021年7期
关键词:经济学欧元货币

李忠东

蒙代尔的学术之路

蒙代尔是现代货币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的一代宗师,从贸易理论到国际宏观经济学,从货币理论到最优货币区理论,再到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在经济学多个领域都有突出贡献。作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和欧洲货币联盟的理论构建者之一,他富有远见卓识,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预言,汇率变动和资本高度流动在一个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中将会对经济政策产生极大影响。20世纪60年代,蒙代尔惊世骇俗地提出了 “主权与货币没有必然联系,而货币将走向统一”的论断,挑战一直被奉为金科玉律的“一个主权国家怎么可以没有独立的货币”观点,被经济界人士称为“疯子经济学家”。他1961年关于“最优货币区”的文章,为2000年姗姗而至的欧元顺利出台奠定了理论基础。

蒙代尔出生于1932年10月24日,1953年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取得学士学位后,到伦敦经济学院学习。1956年在麻省理工学院以《关于国际资本流动》的论文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并于1956年—1957年在芝加哥大学从事政治经济学博士后研究,读书期间,他十分幸运,导师中至少有4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他们是保罗·萨缪尔森、肯尼斯·约瑟夫·阿罗、詹姆斯·爱德华·米德和罗伯特·索洛,同时还有伦敦经济学院领袖昂内尔·罗宾斯和经济史家查尔斯·P. 金德尔伯格。蒙代尔曾在斯坦福大学以及意大利约翰·霍普金斯博罗格纳高级国际研究中心任教,1974年受聘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一直担任经济学教授,直至逝世。他曾到过北美洲、南美洲、非洲、澳大利亚和亚洲等地,广泛讲学。1997年获美国经济学会颁发的杰出人士奖, 1998年被选为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

1961年,蒙代尔任职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66年—1971年任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和《政治经济学期刊》的编辑,并兼任瑞士日内瓦的国际研究生院国际经济学暑期教授。离开芝加哥大学后,蒙代尔回到加拿大并在滑铁卢大学任教了一段时间。他1970年担任欧洲经济委员会货币委员会的顾问,是1972—1973年度在布鲁塞尔起草关于统一欧洲货币的报告的九名顾问之一。1964年—1978年蒙代尔担任BellagioPrinceton国际货币改革研究小组成员,1971年—1987年被选任Santa Colomba国际货币改革会议主席。1997年参与创立了《Zagreb经济学杂志》,2005年,以他名字命名的《蒙代尔》杂志出版。1999年开始担任全球领先的战略咨询机构——世界经理人集团董事会主席。截至2021年,蒙代尔获过50多个大学颁授的荣誉教授和荣誉博士衔,曾担任多个国际机构及组织的顾问,包括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会、世界银行、欧洲委员会、美国联邦储备局、美国财政部等。

这位经济学大师发表了大量有关国际经济学理论的著作和论文,系统地描述了什么是标准的国际宏观经济学模型,被誉为“最优化货币理论之父”。他是货币和财政政策相结合理论的开拓者,改写了通货膨胀和利息理论。蒙代尔与其他经济学家一起,共同倡导利用货币方法来解决支付平衡,他还是供应学派的倡导者之一。蒙代尔撰写了大量关于国际货币制度史的文章,对于欧元的创立起了重要的作用。此外还撰写了大量关于“转型”经济学的文章。

蒙代尔不仅是出色的理论经济学家,而且还应对过很多经济问题,是世界上曾经对政策的制定产生过直接影响的少数经济学家之一。1962年,美国整个经济状况不好,约翰·肯尼迪总统采用了蒙代尔提出的政策,一方面要减税,另外一方面通过货币的供应改变收支平衡的状态。他倡导的减税政策,在1964年夏天产生了非常好的结果,从那以后美国经济直线上升,实现了美国历史上最长时间的增长。

蒙代尔的代表性学术理论

蒙代尔的研究具有独创的超前性,当世界上大多数国家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仍以“布雷顿森林协议”制定固定汇率政策,即采用固定汇率之际,他就已经进行有关浮动汇率及资金高度流动的突破性研究。除了考虑一个国家应在何时放弃本国货币外,还阐明了不同汇率体系采取不同政策有何意义。如果推行浮动汇率,货币政策将扮演主导角色,财政政策只起辅助作用。若采用固定汇率,情况则相反。在资金自由流动的条件下,货币政策可以通过汇率等外在目标或稳定价格等内在目标为导向,但不能同时以上述两个目标为导向。

“最优货币区”是一个经济地理概念,最早由蒙代尔于1961年提出,后经多位经济学家修正、补充和完善。他在关于“最优货币区”的文章中,首次提出了“什么时候、哪几个地区的国家放弃货币主权,而改用共同货币会有好处”这个重要问题。他认为,建立共同货币的好处在于贸易交易成本的下降以及相对价格不明朗因素得到减少等。但他同时也研究了共同货币可能存在的弊病,其中最主要的是当某个区域的需求有变或出现“不对称震荡”,以致实际工资需要下降时,很难令就业率维持在高水平。因此蒙代尔认为,共同货币区如需要稳健运作,必须有高度的劳工流动率来配合,以摆脱上述干扰。在共同货币区内某地区出现“不对称震荡”时,若该地区有极高的劳工流动率,就能维持全民就业。

“最優货币区”的核心内容是在具备一定条件的区域内,各国放弃本国的货币,采取统一的区域货币,这样有利于安排汇率,以实现就业、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宏观经济目标。“最优”是指货币区成员间要素是完全流动的,尤其是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可以对货币区结构失衡进行有效的调节。他认为,鉴于欧洲国家逐步走向一体化,组成共同货币同盟对欧洲的发展最为有利,欧洲就是 “最适当货币区”。这一区域内所有国家将会发现,采取单一货币比沿用本国货币更为方便。可以说,关于“最优货币区”的构想起源于对欧共体的思考。

蒙代尔的“最优货币区理论”推动供给侧经济学的发展,对欧元的创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成为欧元的理论奠基人。欧元区的建立是“最优货币区”理论的最佳实践,促进了国家间的贸易往来,降低了交易成本,对要素流动、产品和服务流通、建立开放型经济体都具有重大意义。他对欧元的诞生评价甚高,尽管没有亲自参与欧元的创建过程,但在共同货币方面发表的预言性理论和具有革新意义的研究,为发行欧洲单一货币——欧元奠定了基础,因此被誉为“欧元之父”。他谦虚地说: “这太过奖了,我也许是‘欧元之父,也许只是几位‘欧元之父中的一位。”

他的学术成就还有“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简称M-F模型,以及“蒙代尔-托宾效应”。他提出的“不可能三角”,指经济社会和财政金融政策目标选择面临诸多困境,难以同时获得三个方面的目标。在金融政策方面,资本自由流动、固定汇率和货币政策独立性三者也不可能兼得。回顾蒙代尔的成功之路,可以看到这位被称为经济学界巨人的天才身上充满了对传统理论的批判精神。

不拘小节的生活方式

1999年10月1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将该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蒙代尔,以表彰他“对不同汇率体制下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以及‘最优货币区的分析”所作出的伟大贡献。瑞典皇家科学院的颁奖词长达7页,其中一段这样高度评价道:“罗伯特·蒙代尔建立了开放经济条件下确定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内的现实可行政策的理论基础。他就‘货币动态学和‘最优货币区两个问题作出的研究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研究者。蒙代尔的成就尽管是几十年前取得的,至今仍在国际宏观经济学教科书中占有核心地位。”

蒙代尔有一头漂亮的银发,一双蓝眼睛闪闪发亮。在论坛上演讲时,生动的面庞魅力十足,谈吐睿智幽默。但是在平时的为人处世中,他的表现却迥然不同,说是“ 马大哈”一点也不为过。按蒙代尔在经济学界的贡献,1999年的诺贝尔奖算是姗姗来迟。其实,他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已被列入候选人名单,但因“举止怪异、行为不检”而被否决。例如,当选美国计量经济学院士后,因根本没把通知书拆开而对此荣誉全然不知。再如,被选为美国经济学会主席后竟然忘记出席就职典礼,等待听他演说的崇拜者在礼堂空等了一场。1967年—1971年在芝加哥大学任教并兼任《政治经济学期刊》编辑时,因为经常懒得看稿复信,使这份学术刊物最终惨遭倒闭。他上课时随心所欲,说到哪儿算哪儿,而且也不改考卷。蒙代尔喜欢画画,在1974年—1975年的18个月内画了400多张油画。画作色彩斑斓,鲜艳明快,其画风甚至比文森特·凡·高更疯狂。

这位经济大师的懒散也尽人皆知,他喜欢独自一个人在乡间别墅边看电视边饮酒,不知道是清醒还是微醉。除了去超级市场购物和回校讲课外,可以数日关在家中看电视,电视台的两位主播成为他眼中“美国最聪明的人”。蒙代尔为自己的“我行我素”付出了代价,竟让诺贝尔奖晚到了近20年。虽然所有的人都为他感到遗憾,但他自己却毫不在意,让他头疼的倒是如何使用这近100万美元的奖金。经过深思熟虑,最后花钱修缮自己在意大利的豪宅,为儿子买一匹矮马,剩余的钱以欧元形式存入账户。

蒙代尔虽然在经济界地位极高,但在公众面前经常举止怪异,有一段时间,他把银发蓄至肩头。在严肃的诺贝尔颁奖典礼上,竟一时兴起引吭高歌,成为20世纪唯一一个在诺贝尔颁奖典礼上唱歌的获奖者。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音乐厅,诺贝尔奖得主和来自瑞典王室、政府部门以及诺贝尔评奖委员会的1000多名宾客济济一堂。他深情地演唱了加拿大保罗·兰科写的歌《痛苦与欢乐》:“你认为我做了很多?可我要羞答答地唱:不,我没什么了不起,我只是走自己的路而已。”以表达获奖的感受,使典礼的气氛达到了高潮。

关注中国改革

1999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以后,蒙代尔逐渐淡出西方人的视线,他多数时间都在关注中国,不止一次地在公开场合表达了自己对中国的偏爱。2005年3月,蒙代尔成为正式取得北京“绿卡”的美国经济学家,这是自《外国人永久居住地审批管理办法》实施以来,北京首次向申请“外国人永久居住证”的外国人颁发证明。他在华永久居留证的颁证仪式上表示:“我过去70多年一直生活在世界不同地方,可以在北京安家对我来说是更重要的机会。北京是中国的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而中国将是世界上最大的咨询市场。”

2007年,蒙代尔在“中国交通金融发展”论坛上发表了关于“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宏观经济政策”的演讲,并在论坛上拉开了序幕。他谈到中国金融改革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和自由兑换以及中国外汇储备等问题,并现场回答了听众提出的问题。

蒙代尔一直是中国现行经济制度的力挺者,频繁发表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汇率制度等问题的见解,他不仅对人民币汇率政策给予了坚定的支持,而且对商业银行改造、资本市场建设和国有企业转制等经济改革举措大为赞赏,所著《过渡经济中的货币和金融市场改革:中国个案》也引起了国际经济学界的强烈反响。对于近来备受关注的人民币升值问题,蒙代尔以一个经济学家的身份,多次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蒙代尔长期关注中国的改革,发表过多篇论文,不但参加大型的博鳌亚洲论坛、北京科博会论坛和北京国际金融论坛等,而且还光临中小规模的海南大学名师论坛、搜狐“经济学人”论坛和深圳全球脑库论坛等,成了“论坛大师”。他认为中国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力量,人民币应以不变应万变;赞许设立对商业银行监管的银监会,将货币政策与监管职能分离,这两者之间构造了一道防火墙;建议制定经济政策时,要时刻注意保持汇率稳定和控制财政赤字。他非常关注中国经济的发展,推动成立了中国乃至全球第一所以诺贝尔奖获得者命名的国际企业家大学——蒙代尔国际企业家大学。

蒙代尔非常关心中国青年学者的成长,他是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和南开大学深圳金融工程学院名誉院长,应北京市教委聘请担任北京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顾问。北京中关村区的蒙代尔国际企业家大学也以他的名字命名,他还受聘担任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深圳大学、内蒙古大学等中国多所大学的顾问和名誉教授。1995年曾在中国人民大学做过4个月外教,2004年11月3日应邀访问武汉理工大学,并发表了演講。2006年10月13日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首义校区大礼堂,以“亚洲货币问题”为主题,给师生们作了一场学术报告。

蒙代尔在2010年的独家专访中说:“面对金融危机,我认为中国政府做得很好。它没有让人民币升值,反而稳定了人民币的价值。” 蒙代尔说,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将增加人民币的作用,这种增加是自然的。中国在亚洲经济中起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在世界经济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2012年,蒙代尔应邀到中国证监会,就美元、欧元、人民币和世界货币资本的未来发表演讲。他首次提出“创建以美元、欧元和人民币联盟的世界货币DEY—INTOR”,以提高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效率和应对未来国际货币危机。这一设想的主要内容是建立一个美元、欧元和人民币的三方汇率稳定机制,即将人民币纳入到欧元和美元的汇率稳定机制中,建立一个货币区域。在这个区域内,由三方货币当局共同组成一个委员会,对各种共同需要协调的货币政策进行管理,建立一种集合货币政策的协调机制,以保持欧元和美元的汇率稳定。

蒙代尔2013年曾预言,中国将在2025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他表示,“现在,中国的产出差不多是美国产出的一半。如果中国经济仍然按照现在这个发展速度的话,在十年左右的时间,中国的GDP可能就会和美国一样了。到了2022至2025年左右,很可能超过美国。”蒙代尔在国际金融领域的远见卓识是,公开提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该将人民币存入特别提款权(SDR)机制,并在未来与美元和欧元形成全球多元化的“ DEY系统”,以建立更稳定和公平的世界汇率机制。

猜你喜欢
经济学欧元货币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一国货币上的面孔能告诉我们什么?
三欧元淘得百年玉
欧元二十年
古代的货币
The Euro Turns 20欧元20年
欧元20年
古代的货币
经济学
经济学的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