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乐莫如读书

2021-08-23 00:51郭光文
新湘评论·上半月 2021年7期
关键词:读书人生生活

郭光文

“至乐莫如读书”这句格言源自先秦时期,后被清代学者金缨连同“至要莫如教子”一道收录在其编著《格言联壁》一书中。千百年来,她一直鼓舞和鞭策人们在学海里畅游,在书山中攀登,不仅激发了人们的生活情趣和振奋了人们的拼搏精神,而且净化了人们的思想灵魂和改变了人们的前途命运。

“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读书。”读书至乐乐在能够激发人的生活情趣上。由于“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读书”言明了人生在世最值得称颂的是孝顺和最有味有趣的是读书的道理,因而深得鲁迅赏识,被其作为对联木刻在三味书屋门框上,并且驱使他弃医从文,用笔作为投枪和匕首与敌人殊死搏斗。鲁迅的人生因之光彩夺目而又其乐无穷。读书能够带给人们的生活情趣,并非鲁迅个人的感受,而是广大文人的共识。法国作家莫泊桑说:“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光。”前苏联作家高尔基道:“热爱读书,它会使得你生活愉快轻松,它会帮助你了解纷繁复杂的思想、情趣和事件;它会教导你尊重别人和你自己;它会以热爱世界、热爱人类的情感来鼓舞你的智慧和灵魂。”宋末元初教育家翁森终身以书为友,一年四季乐在其中,他在《四时读书乐》诗中形象地写道:春天“读书之乐乐如何,绿满窗前草不除”;夏天“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秋天“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冬天“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读一本好书,就像吃一顿丰盛美味的佳肴,品尝之后让人齿颊留香;就像看一部精彩动人的电影,观阅之后画面永存脑海;就像搞一次个人难忘的旅游,风景无限,使人感到虽然孤独但却格外美好。特别是当我们一人一灯一卷书身处一桌一椅一茶几的书房时,或围炉细读或拥被低吟或掩卷静思,既能够听先哲一唱一叹,与古人心神交会,又可以发语天地,道人生真谛,言世间沧桑,那种乐趣和快慰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读书之乐乐在能够净化人的思想灵魂上。一本好书就相当于一个好社会,它能够陶冶人的感情与气质,使人高尚。读这样的书等于与许多杰出的人物促膝交谈和抵足同眠。“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它阐明的是读书与修养的关系,体现的是读书人的味道和风采。一个人既需要物质生活,也需要精神生活,而读书学习是一个人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人只有读书学习才能从中明理和悟道,才能由此增长知识和学问。读书人深知读书学习的作用不仅在于占有知识,而且在于净化人的思想灵魂,尤其是经常读书,日积月累就会使人远离低级趣味,耐得住寂寞,顶得住诱惑,养成高雅脱俗的气质。“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法国作家左拉说:“我们不必羡慕别人的聪明,如果你要像别人那样聪明,那就是读书。”一个善于读书学习的人,不仅可以从书中获得知识,使自己聪明起来,而且能够通过读书学习使自己保持健康的心态,即得时读书,则心不骄矜;失时读书,则心不忧伤;忙时读书,则心不内乱;闲时读书,则心不外驰。北宋文学家黄庭坚曾经如是说:“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细品其言是很有道理的。因为人不读书,则会陷身于世网尘劳,困厄于名缰利锁,五烧六蔽,苦恼烦心,自然面目可憎和语言无味。而读书人,等于是尚友古人,与古人游受其熏染,终乃收改变气质之功,境界既高和胸襟既广,脸上自然透露出一股清醇爽朗之气。正如现代作家林语堂所说的:“读书可以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和增学问,广见识,养性灵。”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一个真正的读书人,能知天地之大,能晓人生之难,有自知自明,有预料之先,不为苦而悲,不受宠而欢,他们绝权欲,弃浮华,潇洒达观,在嚣烦尘世中自尊自重自强自立而不卑不畏不俗不谄。

“丈夫欲遂平生志,一载寒窗一举汤。”读书之乐乐在能够振奋人的拼搏精神上。书对于奋斗者来说是达到目标的向导,它能指引你披荆斩棘,一往无前,夺取人生既定的伟大胜利;書对于探索者来说是通向彼岸的航船,它能载着你冲出激流,越过险滩,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正因为如此,大凡有志之士,都十分重视通过读书学习来培养自己的拼搏精神。“程门立雪”、“凿壁偷光”和“韦编三绝”、“悬梁刺股”等成语就是这种精神的真实写照。有了这种精神,我们就能够读以为学,不断地增长知识和丰富智慧;我们就能够学以致用,出色地干好工作和成就事业。当代作家余秋雨云:“读书的最大理由就是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份平庸的困扰。”为了摆脱平庸和创造辉煌,不少莘莘学子潜心读书学习“一载寒窗一举汤”,在他们身上,既凸显了“修身齐家治国安邦平天下,当今舍我而其谁”的英雄气概,又体现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凌云壮志,更展示了“不到黄河心不死,到了黄河不死心”的顽强毅力。

“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之乐乐在能够改变人的前途命运上。宋真宗赵恒在其《劝学诗》中写道:“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有马多如蔟。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宋真宗在这里用借代的修辞手法,以“千钟粟”、“黄金屋”和“颜如玉”等概括了古代读书人的目的和追求,在今天看来虽然不足取,但其中所包含的知识就是力量和知识就是财富的真理,却是入木三分和亘古不变的。古往今来,一切有作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科学家,大都是勤于读书学习,从读书学习中获取智慧和力量、成就人生和事业的。法国化学家格林尼亚,青年时期生活奢侈,游手好闲,不思进取,不少人说他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二流子”。在一次盛大宴会上,有位年轻漂亮的姑娘羞辱他说:“你站远一点,我最讨厌你这样的花花公子挡住视线!”格林尼亚有生以来第一次遭到别人白眼。但他没有因此失去理智,他冷静分析了别人蔑视自己的原因,下定决心,刻苦学习,告别昨天的自己。他根据自身的基础和条件,选择化学作为主攻方向,经过八年努力,终于成为著名的化学家,后来还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在呕心沥血的科技领域成就事业是这样,在群雄逐鹿的竞争社会创造辉煌亦如此。秦始皇为政期间每天要阅读写有30万字、重达120多斤的竹简,不看完不休息,应该说是读书学习成就了这位千古一帝。宋太宗赵光义当朝年代每天阅读《太平御览》等两卷,漏了一天则以后追补,并且深有体会地说:“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后人评说,宋太宗人生事业的获取,从根本上讲得益于他酷爱读书学习。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在读书学习方面更是堪称楷模。无论是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还是在日理万机的建设时期;无论是在风华正茂的青春岁月,还是在生命垂危的暮年病榻,他都手不释卷,甚至逝世前的六小时还在看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读书学习哺育了这位举世无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上述先贤伟人的实践证明,书是智慧的钥匙和进步的阶梯。它好似一扇窗子,打开了就能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它恰如一道门坎,跨进去就能创造人生美好的未来。

读书学习对于个人的成长进步、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民族的发展壮大、祖国的繁荣昌盛,都是至关重要和不可或缺的。读书学习是仰观天地和洞察历史的领悟。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读书学习如同攀登,登高方能望远。当前,我们正处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前进道路上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通过读书学习去回答和解决。我们不主张“学而优则仕”,但应该提倡“仕而优则学。”我们要把读书学习作为人生的最大爱好培养,在读书学习中完善自我、实现自我和成就事业、成就未来。唯有如此,人生才不致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

猜你喜欢
读书人生生活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人生中的某一天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生活感悟
我们一起读书吧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读书为了什么
独一无二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