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州:乡村振兴开新局走新路

2021-08-23 22:56唐钇
重庆与世界 2021年7期
关键词:攻坚

唐钇

在刘伯承元帅故里,一场以乡村振兴为核心的变革正在加速进行。在脱贫攻坚的国家统考中,开州人战天斗地、砥砺前行,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135个贫困村出列,12.57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如今,站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历史交汇点上,开州人将众志成城战天斗地的攻坚精神,内化为乡村振兴的价值追求,外化为帅乡儿女的自觉行动,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以新的使命与担当,开启乡村振兴的新征程。

有效衔接:跑好乡村振兴接力赛

乡村振兴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在脱贫攻坚基础上纵深推进。开州人深知,乡村振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须用更大的决心和更实的举措,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战略衔接,才能跑好这场接力赛和耐力赛。

基于这样的认知,开州人把乡村振兴作为开新局走新路的核心战场,用真金白银的“硬投入”和更加健全的政策“软环境”,加快补齐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三大短板,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

为跑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接力赛,开州将国土空间规划与乡村振兴规划有机衔接,出台了衔接实施意见、联系帮扶机制、驻村工作队轮换等多个文件,这些密集出台的文件,从机构队伍、帮扶力量、帮扶政策、帮扶责任等多个维度,推动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工作变轨。

三级书记领衔挂帅,保证了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无缝衔接、有序推动和高效运转。为了不让责任悬空,开州持续深化乡镇主体责任、部门行业责任、帮扶工作团牵头责任,将扶贫工作团转换为乡村振兴帮扶工作团,新轮换的420名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全部进入角色,做到了队伍不散,帮扶力度不减。

走进开州区大进镇,展现在眼前的是一片静怡之美,这个昔日的深度贫困乡镇已变身成为乡村振兴样本。为放大示范效应,开州选择一批发展前景好、群众意愿强、基础条件好的乡镇和村社进行试点示范。满月镇、竹溪镇和赵家街道周都红色美丽村庄分别入围市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镇和示范镇村。区里选择12个重点帮扶村和38个先行示范村,打造产业引领型、文化兴盛型、生态宜居型、乡村善治型、改革赋能型示范村。

规划先行、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综合施策,是开州乡村振兴的一条鲜明主线,区里从特色(品牌)农业、农产品加工产业、农村新型服务业、创新创业、数字农业五个维度做大乡村产业引擎,走出了一条独具开州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乡村重塑:大地长出时代新梦想

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简单地套用脱贫攻坚的工作思路。开州依托资源禀赋、基础条件和优势潜力,科学布局绿色生态产业,形成以环湖城郊现代农业示范圈、南部山地特色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区+北部山地生态农业发展区、开城高速+开梁高速+开达高速生态发展带的特色产业格局。

开州拥有两千多年柑橘种植史。近年来,开州按照“调品种、提品质、树品牌”的思路,大力发展春锦橙、春血橙、春脐橙、春橘橙等“开县春橙”系列品种,建成年繁育120万株无病毒晚熟柑橘良种苗木繁育场,年生产20万吨的橙汁加工基地,形成了柑橘生产加工的完整产业链。“开县春橙”先后荣获“中华名果”、首批“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中国区域品牌50强”“中国驰名商标”等殊荣。

柑橘产业只是开州产业振兴的一个缩影。开州通过做好产业发展、平台建设、品牌打造、延链增值四篇文章,全力打造国家農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和市级春橙现代农业产业园,做响“开县春橙”“开州香肠”“开州木香”等区域公用品牌,培育新业态,打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

开州享有巴山药库的美誉,其中药材产业“带贫益贫”模式入选重庆产业扶贫典型案例。依托良好的中药材资源禀赋和生态优势,加快构建以木香、黄连等两个道地药材品种为主导,以桔梗、川党参、天麻等3个药食两用药材品种为重点,以玄胡、杜仲、黄精等特色药材为补充的“2+3+N”特色产业矩阵,形成了“一园引领、两翼带动、全域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即:以浦里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为引领,建立中药材饮片、提取物、医院制剂和中成药生产线,形成生产加工、科研孵化、商贸物流、医药文化与康体养生等产业集群;以大进、满月、雪宝山等中高山为北翼和以大德、紫水、敦好等丘陵地区为南翼,重点发展道地、特色中药材种植和产地初加工。在全域形成以优势道地中药材品种筛选繁育、中药材生态种植、精深加工等主要业态,集“种、加、销、产、学、研、养、旅”为一体的百亿级中医药产业集群。

乡村旅游是各地争相发展的绿色朝阳产业,开州立足汉丰湖国家4A级景区、雪宝山国家森林公园等文旅资源,打造“康养游、体验游、休闲游”三大特色乡村旅游品牌,以旅游推动乡村产业联动。为夯实乡村生态底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和“百村宜居”计划等专项行动相继启动。区里严格按照时间表、任务书和路线图,扎实推进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污水治理、乡村洁净行动,因地制宜打造小组团和微田园,变乡村为风景,打造出市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村21个,建成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基地400多个,年接待游客600余万人次。

基础设施的强筋壮骨,绿色产业的异军突起、人居环境的整体嬗变、乡村人才的多维支撑,为开州聚合了强大的乡村振兴合力。

改革引路:创新激活乡村新生命

改革创新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稳妥推进“三权分置”改革、提质扩面“三变”改革、纵深推进“三社”融合改革的改革实践,不仅激活了开州乡村振兴的资源活力,也大大激活了乡村产业活力。

为推进“三权分置”改革,开州强力推动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变一家一户的破碎化经营为适度规模经营,鼓励有实力的农村经济组织对闲置宅基地使用权统一盘活利用。截至目前,全区土地流转面积达45万亩,关面乡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有偿退出改革试点全面破题。

竹溪镇白云村从2014年开始发展柑橘产业,但由于管理不善,柑橘又酸又涩,无人问津。村里引进开州茂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用扶贫到户资金入股企业,让濒临死亡的柑橘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如今,全村种植柑橘560亩,晚熟青脆李490亩、红心蜜柚100亩,全村765户、2322人全部进入经济联合社,共享产业发展红利,一举甩掉了市级贫困村的帽子。

“三变”改革的快速推进,大大激活了开州的乡村活力。全区9.28万亩资源变资产、1.3亿元资金变股金、8.51万农民变股东,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439个,探索出了“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大批“三变”改革模式,走出了一条企业、集体与村民互利共赢的乡村振兴之路。

针对农业社会化服务覆盖面不广、生产经营规模较小、服务功能单一等问题,开州加快推进供销社、农民合作社、信用社“三社”融合,通过股份合作、生产合作和服务合作,大大提高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农业产业效益。全区37个涉农镇乡街道恢复重建基层供销社,与4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股份合作和产业融合,打造临江福德、白鹤三合等“三社”融合试点12个。

以“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是开州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区里把乡村治理纳入法治轨道,使敬畏法律、信仰法律、尊重司法成为乡村治理的基本取向,形成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社会土壤。德治是社会舆论与行为自觉相结合的“软治理”,开州通过德治破解法律手段太硬、说服教育太软、行政措施太难的乡村治理难题,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落地生根。为强化村民自治,开州通过选优配强镇村领导班子,促进基层党建与乡村治理深度融合,文明乡风、涵养家风、淳朴民风。

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开州人谋定而后动,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积小胜为大成,一幅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丽乡村图景,正在开州大地徐徐铺展。

图片/开州区委宣传部提供

猜你喜欢
攻坚
把握“四度” 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山西吕梁:创新造林机制 助力脱贫攻坚
中国脱贫攻坚大数据
吉安市脱贫攻坚图片展
抚州市脱贫攻坚图片展
新余市脱贫攻坚图片展
打赢脱贫攻坚战
吕梁方山县:“十二个”攻坚行动助脱贫
攻坚脱贫